• 18

Google Chrome OS - 新世代作業系統

neon wrote:
台北市有Wifly+...(恕刪)


要看上載速度吧,台灣的上載速度沒幾家能看的。


我覺得單就Web OS來講,要克服的問題還蠻多的耶,如果要將資料的在Server端作,使用者的網路平寬就是一大問題;再者如果當使用上在顛峰時段,Server大量處裡資料的能力又是個問題。依現在系統使用上,硬體的提升已經帶給使用者執行軟體的快速及便利,如果Web OS在處裡上沒辦法達到效率,即便他在Client端系統很簡便,還是沒辦法吸引使用者使用。
r803405 wrote:
我覺得單就Web OS來講,要克服的問題還蠻多的耶,如果要將資料的在Server端作,使用者的網路平寬就是一大問題;
再者如果當使用上在顛峰時段,Server大量處裡資料的能力又是個問題。
依現在系統使用上,硬體的提升已經帶給使用者執行軟體的快速及便利,如果Web OS在處裡上沒辦法達到效率,即便他在Client端系統很簡便,還是沒辦法吸引使用者使用。
這又是另外一個待突破的點了

不過以Kevin Kelly演講中所帶來的觀念來說,以後的網路世界,也許根本就沒有所謂的 "Server",以一份檔案中的資訊來說,根本就不是儲存在單一一個地點,而是以離散的網路樣式來表達。

或許也可以說:整個網路就是一個大的server,就像大腦一樣,儲存資訊的、負責計算的、做出反應的 都是同一個東西 : 網路


andy2000a wrote:
問題在軟體

很多人的疑問都在這點上
我想我還是解釋一下
Chrome OS 基本上是以 Chrome Browser 為主體的操作環境
這跟目前的 Chrome Browser 相同

也就是說
Chrome OS 上的程式是以網路應用(Web Application)為主
眾多網路應用以及服務才是 Chrome OS 的"軟體"
而不是所謂 Chrome OS 版的桌面端軟體

在 Chrome OS 上使用者所使用的應用服務
在其他作業系統上也能透過各式的瀏覽器存取

比如我們在使用 Gmail 時
作業系統的不同不會有影響
因為網路是平台(終極的通用平台)
而瀏覽器是使用者端
無關桌面端的作業系統

Google 之所以要推出 Chrome OS
是因為目前的 Chrome 必須依附在傳統的作業系統(例: Windows, Mac OS)上執行
而 Chrome OS 自身就能獨立運作
提供只需要瀏覽器存取網路服務的人一個精簡高效率並兼顧安全性的選擇

以我自己為例
六人團隊要提出企劃
在三個月的時間裡
我只使用瀏覽器和其他組員一起完成了工作

期間我使用的 Google Sites (專案管理), Gmail/Gtalk (連絡), Google Docs (文件), Pixlr (影像處理), 以及最後簡報用的 SlideRocket
全都是透過瀏覽器存取的網路服務
我沒用到其他的桌面端軟體
這時對我來說
傳統的作業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累贅
我必須花時間精力維護一個龐大笨重的系統
而其實給我一個精簡的瀏覽器就足夠了
這時 Chrome OS 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分享 http://post.mchiang.name | 臉書 http://facebook.com/mchiang
JCC. wrote:
免費OS太多了好不好...(恕刪)


Windows要變成免費實在是不太可能
就算有人說Windows爛,有人說他黑,有人說他容易當,是最容易被駭客入侵的系統

但那並不如何

Windows已經成為主流也是一項事實
各個驅動程式、應用軟體都為了Windows開發也是事實

Windows賣錢也並不如何
因為一定有人會去買,而且絕對是多數人願意

xos84292 wrote:
windows vi...(恕刪)


我也覺得那是舊東西的問題
Vista都已經推出快滿3年了

新硬體根本就不會碰到這些問題

都2009年了還是有人把舊的東西拿來套在Vista身上
Vista落的臭名滿身,純粹是因為人為,而不是他本身的問題

拿2008、2009,甚至2010推出的硬體去跑Vista
根本就是無痛順暢
Wei_1144 wrote:
儲存資料的模式要先整個改變吧

近程來說
由於網路的大環境還沒準備好
因此 Chrome OS 勢必會加上本機端(離線)資料儲存的功能
而 Google 如何設計這塊我很有興趣
是否會對應推出雲端的 GDrive?
或甚至加上 GDrive 與本地端全時自動同步的機制

我想大家都在看 Google 如何做 :)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測試網路應用在當下的極限

分享 http://post.mchiang.name | 臉書 http://facebook.com/mchiang
MChiang wrote:
但近程來說
由於網路的大環境還沒準備好
因此 Chrome OS 勢必會加上本機端(離線)資料儲存的功能
而 Google 如何設計這塊我很有興趣
是否會對應推出雲端的 GDrive?
或甚至加上 GDrive 與本地端全時自動同步的
資料的儲存,也是一種服務

所謂的雲端,表示每一台電腦都是一塊小雲,共同組成這塊大雲,我的電腦所需要的服務,是由這塊大雲(眾多小雲)所提供的

但是反過來說,這塊大雲所需要的 "資料儲存的服務",也可以由我的電腦來提供呀,遠端提供計算服務的那朵雲,只需要保有一份index就可以了,而我的電腦,也保有一份local index,離線的時候,我的電腦透過local index存取與處理本機上的資料,連線的時候 遠端的雲朵與我的雲交換與更新的只是index的資料,文件資料的實體還是在我的電腦裡面

舉例來說,以email來講:
我可以離線新增一封email寄給甲,local index中就會標註某份文件是要寄給甲的
連線的時候,遠端的email "server"就會與我的電腦交換index資料,知道我有一封email要寄給甲
等甲也連上 email server的時候,他的電腦也獲得這部分index的資訊,於是就直接連到我的電腦來讀取這封email
這封email的資料實體,在過程中並沒有經過 email server, email server也避免了儲存資料的負擔

簡單的來說,就是P2P的架構啦,只是以前分享的是資料,以後會分享的除了資料之外,還有服務

Opera 好像有類似的東西

xos84292 wrote:
windows vista的驅動程式從來沒有什麼大問題

沒驅動的問題都是舊硬件問題,廠商想以支援新windows為賣點去推新產品,把舊產品的驅動程式都推後了,or乾脆不推


看來您是寫過Driver? 那我想請教一下我聽到的,認識的做硬體的廠商在轉換到Vista的時候
每個都抱怨Vista Driver改很大, 很難寫是怎麼回事? 那一定是我幻聽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marxmobile wrote:
為甚麼華碩的EPC不...(恕刪)


OS前前後後不知死了多少前輩了,google不太可能會作以前的人作過而沒成功的事,
他們OS想不搞那麼複雜,也不想一天到晚為了drv搞不定的話,
可能性就是....直接內建在bios裡,
看他們合作的廠商大概就嗅出一點這種味道了,
要執行windows,隨你便,但當win中毒時或懶得等開機時間或根本不想用win時,
直接就可以用了,如果是那樣的話,win7多強也不關google的事了.....
Wei_1144 wrote:
但是反過來說,這塊大雲所需要的 "資料儲存的服務",也可以由我的電腦來提供呀,遠端提供計算服務的那朵雲,只需要保有一份index就可以了,而我的電腦,也保有一份local index,離線的時候,我的電腦透過local index存取與處理本機上的資料,連線的時候遠端的雲朵與我的雲交換與更新的只是index的資料,文件資料的實體還是在我的電腦裡面

Wei_1144 wrote:
簡單的來說,就是P2P的架構啦,只是以前分享的是資料,以後會分享的除了資料之外,還有服務

Opera 好像有類似的東西

這樣的服務架構很適合 Private Cloud (私雲端, 自有伺服器)的特性(提供服務)
但比較不適合運用在個人隨身攜帶的精簡終端(例: Netbook)上(存取服務)
在未來
每一個單位(企業或家庭)應該都會有 Private Cloud (私雲端)扮演 Public Cloud (公雲端)和使用者的 Thin Client (精簡終端)間的中介者
成員透過各式各樣的精簡終端(智慧手機, Netbook, PC等裝置)存取公私雲端上的資源

人們或許會希望將個人資料存放在私雲端上(例: 生活照片)
而使用公雲端提供的各式服務某種程度的連結私雲端上的資源(例: 允許 Facebook 連結展示這些生活照片)

Opera Unite 算是這個概念的實做





分享 http://post.mchiang.name | 臉書 http://facebook.com/mchiang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