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n wrote:
台北市有Wifly+...(恕刪)
要看上載速度吧,台灣的上載速度沒幾家能看的。
我覺得單就Web OS來講,要克服的問題還蠻多的耶,如果要將資料的在Server端作,使用者的網路平寬就是一大問題;再者如果當使用上在顛峰時段,Server大量處裡資料的能力又是個問題。依現在系統使用上,硬體的提升已經帶給使用者執行軟體的快速及便利,如果Web OS在處裡上沒辦法達到效率,即便他在Client端系統很簡便,還是沒辦法吸引使用者使用。
r803405 wrote:這又是另外一個待突破的點了
我覺得單就Web OS來講,要克服的問題還蠻多的耶,如果要將資料的在Server端作,使用者的網路平寬就是一大問題;
再者如果當使用上在顛峰時段,Server大量處裡資料的能力又是個問題。
依現在系統使用上,硬體的提升已經帶給使用者執行軟體的快速及便利,如果Web OS在處裡上沒辦法達到效率,即便他在Client端系統很簡便,還是沒辦法吸引使用者使用。
Wei_1144 wrote:
這又是另外一個待突破...(恕刪)
andy2000a wrote:
問題在軟體
JCC. wrote:
免費OS太多了好不好...(恕刪)
xos84292 wrote:
windows vi...(恕刪)
MChiang wrote:資料的儲存,也是一種服務
但近程來說
由於網路的大環境還沒準備好
因此 Chrome OS 勢必會加上本機端(離線)資料儲存的功能
而 Google 如何設計這塊我很有興趣
是否會對應推出雲端的 GDrive?
或甚至加上 GDrive 與本地端全時自動同步的
Wei_1144 wrote:
但是反過來說,這塊大雲所需要的 "資料儲存的服務",也可以由我的電腦來提供呀,遠端提供計算服務的那朵雲,只需要保有一份index就可以了,而我的電腦,也保有一份local index,離線的時候,我的電腦透過local index存取與處理本機上的資料,連線的時候遠端的雲朵與我的雲交換與更新的只是index的資料,文件資料的實體還是在我的電腦裡面
Wei_1144 wrote:
簡單的來說,就是P2P的架構啦,只是以前分享的是資料,以後會分享的除了資料之外,還有服務
Opera 好像有類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