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是 Vista x64)
我想瀏覽器只是個工具,不需要有太多的預設立場吧!
我目前最常用的是 FF + Chrome
偶爾使用 Opera & IE8
Chrome 主要用來開 Gmail, iGoole 等相關 google 網頁
受惠於 Chrome 的速度以及 跟 Google 系出同門!
不過 開啟某些網站時 相容性並沒有 FF 來得好!
至於 FF 的好處是客製化,我把他 整個 Cache(Profile) 目錄移到 RAM Disk
速度明顯提升,配合 自己使用 .bat 檔配合 7-Zip 在關機時將整個
Profile 壓縮加密,達到完全個人化使用及安全
另外豐富的 add-on 也是其一大特色
( 我個人使用的外掛並不多,3~5個而已
Opera 則是專門設定成需要 PROXY 的網站專用
Safari 4.0 當初用 BETA , 常遇到當掉問題,目前暫時沒有使用
(對我來說,之前使用 Safari 的部分都以chrome取代,所以我目前沒用這個瀏覽器
(但也不代表他不好,只是對我個人而言,沒有明確需求~
至於IE8,ATM轉帳少不了他,但我也遇到用IE8開 Gmail
下載附件時常常下載到一半就莫名結束下載的問題!
(同一時間 用 FF跟Chrome 測試並不會,只有IE會
至於記憶體問題,現在記憶體便宜,我個人加到8G,完全不在意!
個人認為,有這些工具可以讓你選擇,如何妥善運用這些軟體來
增進自己的效率以及舒適度才是重點!
應該不需要對各個瀏覽器存有那麼大的偏見~
( 工具是無辜的,看每個人怎麼使用才是重點~
IE 要中獎的確比較容易,對於那種愛亂按,按了什麼都不知道的使用者來說 IE 是比較危險的。
我個人由於是 Mac 使用者,因此 IE 只有跑 WebATM 的時候才會用到,其餘時候不是 Safari 就是 FireFox。
Google Chrome 本身用的也是 Safari 的核心 WebKit,因此跟 Safari 速度上應該不會有太明顯的差異才是,主要是操作方式跟概念上有所區別。
IE 對於開放規格支援上較弱也較緩慢,開啟重度使用 AJAX frameworks 的網站跑起來效果跟效能都不理想。國外的網頁設計師對於多瀏覽器相容性比較有在注意,因此對於國內的使用者,開啟國內的網站對於 IE 的依賴度才會比較高,我本身常逛的網站都是國外的居多,用 IE 以外的瀏覽器幾乎沒有遇到問題過。
我對 IE8 基本上抱持正面的態度,微軟在此版本對於開放規格支援度有提升,不過由於其他瀏覽器相對之下支援度還是較好,因此 IE8 依然是很少使用。
steven0629 wrote:
開放原始碼?
痾...
我沒在寫 code... 這對我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相信這也是一般普羅大眾的想法...
對 end user 來說, 最重要的莫過於開啟快速, loading 快速, 而且要開得沒啥問題
所以我在 Chrome 與 FF 中間換來換去~
這是很多人的誤會, 覺得我不寫程式, 開放原始碼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老實說關係大得很。
如果不是開放原始碼, 現在 FireFox 不會有這麼多好用的擴充套件。如果你沒有認真去看過, 建議您去參考一下。
如果不是開放原始碼, 你也沒有機會看到一個軟體說, 「啊, 這個不錯, 不過我還想 XX 功能。」然後找人去寫就好, 不需要苦苦等待廠商出下一版。
如果不是開放原始碼, 說不定現在還在 IE 6, 說不定 IE 都可以收錢, 你也只好乖乖交了。
很多人說 IE 支援度最高, 這是很有問題的說法。你可以看國外的網站, 幾乎個個用什麼瀏覽器看都可以。你可以問國外的網頁設計師, 許多都會抱怨為了支援 IE 要多花一些心思。為什麼? 因為 IE 就是弄得和別人不一樣, 不照標準來 (不過我們要公平, 聽說這個現象在 IE 7, IE 8 已大大改善 -- 相信有競爭也是個重要原因)。台灣非常吃 Microsoft 這一套, 簡直是死忠支持。老實說台灣這麼多公家機關還弄出非要 IE/MS Office 產品才能使用的網站或文件, 在國外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所以, 就算你喜歡用 IE (當然可以啊), 開放原碼的程式還是讓你的 IE 更常更新, 功能更棒, 也還維持免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