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mail 是丟給有在使用即時通訊族群的人用的,沒辦法,Jabber 太小眾。或作為 Gmail 的備用信箱(我的名片一次印兩個信箱上去,重要信函要求對方一式兩份)。缺點是介面花俏沈重,動作不夠快。因為是備援信箱,所以不會考慮用 Google 去收它。
---以上這兩個的特徵:穩定、收信時間短、服務多、整合性(特別是跟行動裝置)高---
Yahoo:轉 gmail 過濾。留著使用 Yahoo 服務用。因為 yahoo 在全球各地被濾很大,連當免洗信箱都不配。
智邦:我應該算是滿早期就擁有智邦信箱了(ms2),但目前僅收電子報或偶爾註冊一些國外論壇用。智邦最大的缺點就是收信 lag 很大,連當註冊信箱都嫌麻煩。
openfind:前幾天還看到它的消息,還是有它不算小的企業市場。對它的印象就是簡潔、功能強大介面腦殘、當年線上免費版丟信丟很大。所以沒在用了。
PChome:免洗信箱專用。
---
ISP 、學校、或員工信箱:以前會當做主力信箱用,不過這類信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就不好玩了。除了內部工作用途之外(這是專業度問題,不過還是用 gmail 收取...),其餘都是拿來當某些很刁的伺服器註冊認證用(以前還可以當 telnet 跳板..)。我自身不是 Hinet 的用戶,但還是保留一個學生時代辦的 Hinet 撥接(ms8),一方面是有時臨時上網會用到,另一方面則是保留一個中華電信客戶的身分,有些整合服務還是中華方便(例如:小額付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