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現在寫程式還是不如賣雞排?

randyyang65 wrote:
有誰可以告訴我這個標...(恕刪)



原物料漲了
雞排調價還是有人買

做資訊.寫軟體的有幾個敢漲?
哪裡好吃哪裡去:美食避雷箴 http://mshw.info
Please search 科技新貴賣雞排 營業額逾20萬 and 命理師一句話點醒 賭徒回頭 賣雞排月營業40萬元
小薇: 大家安安!
話說N年前 程式的冷笑話

程式設計師與妓女差異
1、都是靠出賣為生。
2、吃青春飯,人老珠黃肯定混不下去。
3、越進階收入越高,當然中間人的抽頭會更高。
4、生活沒有規律。以夜生活為主,如果需要,凌晨也要加班。
5、名聲越大,越容易受到青睞。
6、必須盡最大可能滿足客戶各種各樣非正常的需求。
7、鼓勵創新精神。
8、喜歡扎堆。程式設計師集中的地方稱為軟體園區,妓女集中的地方叫紅燈區。
9、流動性較大,正常情況下沒有工會。
10、如果懷孕了,既不能做程式設計師,也不能做妓女。

11、都為防病毒的問題而煩惱...
12、當然, 箇中高手還專門以製毒傳毒為樂。
13、一個是Microsoft,一個是Plug & Play。
14、工作狀態相同。工作時精神高度集中,最怕外界干擾。工作完畢身心放鬆 ,體會到一種不可替代的工作快樂。
15、女孩子最好還是不要做這兩個職業,但還是有很多女孩子做。
16、除非在轉行以後,否則都不願意結婚......沒空兒啊。
17、程式設計師怕查戶口的。妓女怕查房的。
18、妓女工作的地方(床)是程式設計師最嚮往的地方。
19、程式界的高手通常很討厭微軟,妓女界的高手嗯...這個...恐怕也如此。
20、都是吃青春飯,不過到人老珠黃後,憑著混個臉熟,程式設計師可以混個管理員,妓女也行,不過俗稱老鴇。

21、妓女靠的本錢是三圍,程式設計師靠的可是四圍(思維)。
22、程式設計師為了拉客,通常會在交易前提供一個DEMO,妓女提供的那叫PHOTO。
23、程式設計師現在出的活時興叫吃霸、結霸,妓女大姐一律叫波霸。
24、心不在焉的妓女可以一邊工作一邊do { beep(1); sleep(9) } until overflow。心不在焉的程式設計師也可以一邊工作一邊navigate到成人網站上 去。
25、程式設計師手冊:一套好的人機操作介面要求,對於新手,能夠一步一步的引 導他進入功能,相反對於熟客,能夠直奔主題;妓女同樣要遵守程式設計師手 冊對人雞介面的規定。
26、妓女在工作中最怕的是臨檢,程式設計師最怕的是停電。
27、新上手的程式設計師叫菜鳥,剛入行的妓女叫雛雞,都是好可憐的小動物。
28、程式界現在流行OO的方法,雖然在XXXX年前妓女已在床上掌握了O~O~~ ~的技術。
29、程式設計師為了拉客,無奈之時,也可以先讓客人試玩,妓女當然有時也會先 給您點甜頭。


不過總之程式設計師比妓女還慘,補充如下:
1、妓女每個月總有幾天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不,程式設計師如果老闆不發話,可要 一年干到黑。
2、女人做程式那叫奇女、才女,男人要是做妓,那就叫鴨了。
3、妓女不幹了人家那叫從良,程式設計師如果不幹了,估計是下了崗。
4、程式設計師有千禧蟲問題,妓女好像沒聽說有。
5、妓女的工作隱蔽性很強,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只怕親戚朋友都知道,所以更加沒臉皮。
6、程式設計師做的越好,要做的程式越多,妓女做的好,就可以挑三揀四。
7、程式設計師現在流行FREE、OPEN什麼的,說白了就是自己玩自己,妓女界好像 還沒這樣惡性競爭。


在很多比較規模的公司裡

寫程式是很 low-end 的,人們把寫程式的人當作機器一樣

在程式開發的生產鏈裡
反而類似系統開發 系統設計 系統分析 (SA) 的人會比較受到重視
往往這些人都是高階的人員

所以寫程式的人千萬別被寫程式(coding)綁死
要時時的充實自我 往比較高階的目標踏近才是
下午茶時間到了~~~肚子餓.....我比較想念賣雞排的而不是寫程式的....
坐在馬桶上想不通的事...
nook wrote:
話說N年前 程式的冷...(恕刪)


這是我看過最中肯的了 ^^
我供雜貨給雞排攤超過十六年了,
手中死掉的雞排攤至少百攤,
50%以上的攤子一天賺不到1000元,
50%以上開幕三個月內就倒擔了...
一個月要實賺十萬元以上的,
一百攤還找不到一攤,
你看到的月入幾十萬(不是實賺哦)例子,都是千中選一加上灌水...


做一途怨一途,看阿婆仔吃雞腱~說脆脆啦!
我想樓主和蔡大俠指的軟體產業應該是指台灣的軟體專案產業也有人稱SI(系統整合)產業
就是依照客人需求做出專屬於需求的系統或是軟體的產業,由於很多時候需要系統整合,所以這些公司也稱自己為系統整合商.
小弟不才在這產業也混了5年多,對此現象也滿腹牢騷和苦水,對於很多硬體/韌體工程師的較好待遇更是羨慕又忌妒.
小弟覺得這產業在台灣有幾個現象(其實前面幾樓應該也會看到樓有多所著墨),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1.供過於求導致劣幣逐良幣:到底客戶需要此系統嗎??需要花個幾十或是幾百萬弄套系統嗎?我曾聽一個Sales同事跟我講個真實的笑話,他去推個系統結果那個客戶跟他說,你這套自動帶入資料的系統是不錯啦,可是我還是寧願請三個小妹妹來幫我key-in這些資料,他們還可以當公司門面,我也可以順便跟他們聊聊天,這樣有趣多了....這凸顯了軟體專案的供需問題,常常這些軟體是需要透過Sales三寸不爛之舌或是跟客戶搏感情cook一兩個月,還得幫他寫開標書,才搞出來的案子,這案子可能真的是他的需求,但是是真的他的"必要"嗎? 沒了這系統他是否也一樣做原來的事情,是否也是賺一樣的錢?在台灣真的需要有這麼多軟體的專案需求嗎? 要不是政府各部門單位釋出很多e化需求建立了很多網站和系統需求,我還真的覺得我會沒程式寫,我會沒飯吃~台灣的軟體專案公司真的太多了(因為開公司的成本很低),所以很多削價競爭,劣幣逐良幣的現象.試想那些follow軟工流程的專案公司,怎能跟一兩個人工程師趕工做出來的成本相比.

2.客戶需求朝夕令改導致時程延宕,品質不佳: 這樣的情形在台灣非常常見,歸咎原因不外乎客戶需求不明確(因為可能都是sales去洗腦的,可能根本就沒有這樣的需要),你做好個prototype 他看到就想改一下,做好個demo site他又想改一下,期中驗收看到又改一下,改到最後,咦?怎麼跟原本的需求書不一樣.根本的問題還是在...到底有無這樣的需求,要是客戶真的需要此系統,自然有能力把需求敘述完整.所以我在此奉勸軟體專案的Sales 為了業績也要積點陰德,真正傾聽客戶的聲音.這樣的專案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不是結果四不像就是bug一堆,然後時間一長 PG沒績效了,加班又被老闆罵,所以開始走人,這樣更慘了,接手的人無論能力好壞都還得適應,這樣品質會好,我想也很難,時程當然是一步落,步步落.

3.利潤縮減又無法量產,老闆只好cost down : 上述兩種情況下,老闆先想到專案能否複製,能否量產,除了一些會計財務的系統(因為法規)規則比較solid,不太改變以外,偏偏台灣人喜歡跟Sony一樣 like no other .系統邏輯通常喜歡搞點不一樣的,其實專案的價值也在這客製化,但是也成了無法量產的缺點.無法像硬體產品一樣,韌體或是應用程式porting好之後,就可以好幾K的賣,可以以量取勝,cost down政策可以顯示出效果.偏偏台灣的老闆們也羨慕硬體可以這樣cost down量化,但這樣的生產鏈就跟硬體不太一樣,所以cost down的結果通常可想而知,只是壓榨PG,你沒法被壓榨就走人我在找便宜的新人來壓榨,也無怪乎此樓如此高.當然要像國外有令人尊敬的senior pg產生更不易.

4.Cost down導致產業無創意和技術深度: 其實Programming不單純只是技術,還有點design的元素在,在老是加班或是覺得被壓榨的環境下,哪來有何創意,更遑論技術的深入.所以台灣PG的出路就是SA,PM,因為可以比較多自由度和可能多一點的薪資和尊重.如此就阻礙了一些PG在技術上深入的正向循環,試想他的晉升管道是技術較高的Senior PG or tech leader(owner),他一定是更加努力的專研技術不是嗎?

抱歉,說了如此多的廢話,其實小弟心中也只有感概而尚未找到答案,很期待台灣的專案產業能更有價值,而不是靠搭配硬體送給客戶,或是靠Sales唬爛推銷給客戶,而讓我們這些PG不再覺得我們比賣雞排的不如!!!能讓我們能像國外一樣,軟體公司的股票比硬體公司股票高,讓軟體工程師出頭!!!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