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後,登入畫面出現Xfce和Xfce Wayland兩個選項,Xfce Wayland完全進不去,因為我的螢幕完全不支援Wayland。
我後來懷疑到一個奇怪的點,系統更新將近1GB,原本6.24GB到昨晚7.35GB,而且後續還有650MB需要更新,但這些更新,沒有一個跟安全性有關,懷疑有人為了做實驗,拚命塞東西到的Ubuntu伺服器。
之所以必須開Thunar pkexec緊急root救援模式,是更新了GRUB大包之後,而我的電腦總是出現 Intel error 22,懷疑跟EUFI有關。
做好的再生龍映像檔裡頭有些檔案必須root模式才能移動,所以Thunar必須常開root模式,Free File Sync也必須開root模式,不然同步檔案很容易失敗,透過pkexec thunar的/usr/share/applications/開任何程式都是root模式,更新後,連終端機也無法使用sudo,必須透過pkexec thunar開啟。
考慮了一下,有些大的文書檔圖片檔還是常常得編輯,更新後電腦稍微變重,會拖慢那些程式編輯速度,更何況──這些更新,沒有一個跟安全性有關……
再生龍我做了三個版本的備份,今早復原到最初尚未系統更新前的第一備份,復原時再生龍出現紅字錯誤訊息,似乎是系統更新更改了GRUB,但後來還是成功復原了。
我現在的決定是——不玩更新了,除非有重大安全疑慮,然後等Lubuntu新版本出來,看是2025年10月的25.10真正的版本,還是2026年4月全新版本。
有沒有辦法只針對安全漏洞做更新呢?
我最不喜歡人家說我電腦老舊!!更新變慢,是更新的錯,開機我可以優化到一分鐘以內,還能說電腦老舊或有問題嗎!?
Win10我熟悉到玩不出新花樣了,Win11毫無新鮮感和市場區別性,我討厭純文字打字時一堆AI提示!!對我而言,AI,留在網路上搜尋引擎就好。
Lubuntu確實輕量,更新後變重可能是Ubuntu覺得它太輕了,「好心地」加上一些「重量」吧!!🤣用Lubuntu Update檢查,和安全相關的更新是0,意思就是,不更新也不會有安全疑慮。
Chrome Flex OS我玩過,鍵盤慢到打一個字要一分鐘,似乎是硬體驅動沒安裝好;安卓桌機版很多版本都玩過,就是陽春的安卓平板,沒法看到D槽內容讓我非常不滿意。Debian雖然網友評價很好,但無法空密碼——而我要的,是家用電腦,不是伺服器!!
Lubuntu非常接近Win10,安全性夠,電腦小白也能使用。
雖然以前安裝Line電腦版,但開啟超慢!!明明更新到最新版還問我要不要更新!!文字圖片用FTP傳到手機,連結用火狐同步傳,也是一樣。更何況Ubuntu的檔案總管不會像Windows仍然使用ANSI,檔名老是出現亂碼,還得額外安裝FTP軟體~~
至於三竹,只要幾天沒看,就連不上去!!保留user設定檔也沒用!!得全部重新安裝!!
所以,用Lubuntu和Win10真的沒差。重點是——微軟壟斷時代,必須要結束!!💪
因為把這些程式移到D槽,之前終端機apt autoremove沒徹底移除fcitx5 gtk,昨晚用synaptic徹底移除,因為這樣,整個Lubuntu系統昨晚優化到——只有5.9GB🎉
因為Lubuntu沒有覆蓋安裝這檔事,考量日後會用25.10或26.04版,程式盡量改用免安裝。
底下圖片除了LibreOffice和GreenFish是deb離線安裝包,其他都已經是免安裝。

根據官方說明,6500以上只會調暗,6500以下才能過濾藍光,也就是說,redshift -O 7000這樣的設定就可以取代Brightness。
所以快捷鍵做了三顆,指令分別為
調暗redshift -O 7000
過濾藍光redshift -O 6000
回到螢幕預設值redshift -x
多按幾次就可以慢慢變暗,redshift -O 6000和redshift -O 7000可以搭配使用。
開機登入後若太亮就在「會話設定」—「自動啟動程式」—「新增」redshift -O 4000,或redshift -O 3000,看自己眼睛光線接受度。
不要去命令redshift -l,會自動偵測時區,強制螢幕自動調整,無法用redshift -x改回來,只能徹底移除重新安裝。
LXQT-Panel移除後快捷鍵調整音量跟著失效,所以額外又做兩顆,
大聲pactl set-sink-volume 0 +5%
小聲pactl set-sink-volume 0 -5%
直接用PulseAudio的指令去控制。
LXQT的全域快捷鍵不錯用,但Panel我還是繼續用Plank。
之前我安裝Lubuntun標準版(現在是精簡安裝),標準安裝裡頭內建Wine,我毫不費力打開notepad++(當時Win10還在,雙系統),notepad++陳意過高,卻沒Linux版本,相當不爽!!😡
至於Emoji,我懶得研究如何切換,乾脆更改/usr/share/libchewing/symbols.dat,大量加入emoji。
把Win10時代做的symbols.dat覆蓋過去即可,windows底下,symbols.dat加入emoji會有不少亂碼,在Lubuntu只出現過一次。
酷音中英切換太慢,無法發音,常打錯字,十分痛苦!!華碩輸入法太耗資源,寫信要求酷音中英切換時要發出音效,至今也沒改!!Gcin發音太恐怖,安卓新的免費版限制越來越嚴苛,也很不爽。
若說拋棄Win10還有什麼不滿的,就是沒有智慧輸入法或自然輸入法邊打邊發音!!
難聽歸難聽,能辨識中英文也是可以的,但沒有Emoji也很麻煩。
昨晚把MousePad換成L3afPad,更輕量好用,在L3afPad空白處按右鍵,會有「Insert Emoji」選項,如此一來,Gcin沒有Emoji問題也解決了🎉,因為根本上我不會在記事本以外的地方使用Emoji。
不像終端機,Synaptic移除程式是徹底移除,移除IBus後Libgtk必須安裝回去,不然Free File Sync無法運作(程式會自己提示,很貼心💕),因為這樣,BleachBit as Root清掃之後,整個系統只剩5.88GB🎊
Ubuntu雖源自Debian,但Debian給人保守、少變化、限制多的印象,我要Ubuntu的源頭又不想要Ubuntu的重量,所以選擇Lubuntu,比Linux Mint更靈活更輕量,支援也多,雖抱怨文我也寫不少,但仍然推薦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