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Windows 3.1CPU還在Cx486DX2-S 80MGHz(還不是Intel的)AT主機板應該有換過吧??!(那時候準備是AT跨ATX的年代)1996年看起來是華碩/技嘉的版子記憶體還在貴鬆鬆的EDO-RAM 1MB等於一千元年代(8MB等於八千元)EDO-RAM==>平民SDRAM/貴族RAMBUS==>SDRAM==>DDR==>DDR2==>DDR3硬碟應該是後來換的昆騰火球系列3.2G昆騰當時市占率很高,最後被(Maxtor)收購MAXTOR最後也被(SEAGATE)收購趕緊備品說:1.骨董級硬碟且要支援Windows 3.1(跳蚤市場還有機會買的到)2.骨董AT主機板,很困難了,還要有EDO-RAM插槽3.AT電源供應器
拜託~ 你請的是工讀生.Win3.1 年代,他毛都沒長齊,拿此事來消遣別人,會不會太缺德了點.-----------------------GWBasic , ETBasic, HBasic, QuickBasic...我後悔把8088的機器給丟掉了.
rabbit72190 wrote:cyris 的cpu後來變哪間了?我記得以前只有intel和cyris 還沒有amd...(恕刪) AMD在x86時代也有發展出來相容的CPU,相容性100%。AMD 486 「最後等級」應該是具有「自動倍頻」的 DX4-133這顆,使用33的時脈。不少人,包括我,都把機板時脈調到40,2倍頻,就變成了DX-160,無敵穩。當時我是從80486 DX-33,升級CPU為DX2-66,最後升級為AMD DX4-133。都是使用同一張主機板(早期的機板有的不可以調倍頻,有的則可以調成2倍頻,AMD DX4 CPU則通通送給你了)(資料待確認)後來INTEL跟AMD有打這官司的樣子,因為兩家早期一開始有簽協議。大概判下來就是數字不能當mark,所以Intel才會開始替下一代586CPU取名PENTIUM。但是進入PENTIUM時代的初期,AMD很慘。Cryis要找一下歷史了,其實Cryis無法繼續下去有點可惜啊!UMC則是太晚了,而且人家不讓你跳下來玩。以上資訊,因我使用的歷史久遠,所以有些謬誤(錯很大)。歡迎補充更正。NEC 9801系列當時買得起的玩家算是很厲害的了。不過印象中都是拿來玩遊戲(H-GAME)的比較多。我第一台電腦是台灣NEC的,台灣代工的。印表機是 Canon BJ-200e。喔,對了,升級到DX4-133後,已經可以看VCD了,當初還買了不少VCD來看。我這台使用時間是從1994-2002,一直沒壞,後來家裡沒地方放才拿去丟的。OS/2、Windws 95 Beta我都有參與測試,不過只抓到些許Bug,也曾見過比爾蓋茲。「早期電腦那麼弱都可以把人拋向月球,現在電腦那麼強卻只能把鳥拋向豬」(搜尋資料時找到的一句玩笑話)
民國80年念專四時家人幫買的第一部電腦是386-40(AMD)1MB DRAMTRIDENT 512K 顯示卡裝震漢中文當時價格36500含14"螢幕那時學的最多的是修改CONFIG.SYS和AUTOEXEC.BAT的參數只為了玩玩DOSV(不知道DOSV是幹啥用的..請搜9801或9821)糟...洩漏自己的年齡呵性別了
8960470 wrote:公司新來的工讀生 說...(恕刪) WINDOWS 3.1啊~好懷念~>"<CX80486DX2-80這玩意沒記錯應該跟AMD一樣要風扇吧~=.=|||話說我好像歷代X86 CPU通通有玩過...=.=樓主別擔心如果沒有特殊需求與解析度問題真掛了就XP加掛虛擬機RS232和PRINT 都能用這點幾年前有試過OK沒問題當時拿虛擬機+DOS跑組合語言比在XP的命令提示模式下還好用倚天也照跑無誤!Com與PRT也都OK唯一缺點就剩下解析度太低顏色太爛只有640*4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