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oxxoxxo wrote:
我可以請教一下Ubuntu可以使用photoshop嗎
Ubuntu 有 GIMP 功能類似,不過習慣photoshop還是可以執行的。
Ubuntu跑 photoshop
小弟個人私以為完全是炒作出來的結果....

Ubuntu 的社群把 Debian 這套生硬的 Linux 系統 "弄得" 比較親近使用者,
X Window 搞得漂亮一點,滑鼠可以點的 user space application 多了一點,
結果開始在 "原本" 就有在用 Linux 的使用者社群中傳出口碑,
Canonical 也許是看到商機,於是開始大力宣揚給地球上其他人,
還搶搭上小筆電的列車,
知名度大增....

為啥很多人原本不用 Linux 卻想安裝 Ubuntu 呢?
大部份原因就如樓主標題的前兩字吧....

Ubuntu 並不代表 Linux 這個 OS,
不會用 Linux 的人安裝了 Ubuntu 也一樣會挫折感很重,
並不會因為他是 Ubuntu 就讓人比較親近 Linux 這套 OS....
沒有 UNIX or Linux 的一點底子,
用了 Ubuntu 可能還是很快會灌回 M$ Windows 的....

除非有很大的誘因。
連 OS 最重要的 driver 安裝,
大部份都還是需要從 make kernel module 下手還可能要自己 debug,
沒有底子的人,小弟只能說真的不要勉強....

小小感想,沒有惡意。
[在這個世界上,自以為是的人太多,我得隨時提醒自己要謙虛。]
weijoewang wrote:
連 OS 最重要的 driver 安裝,
大部份都還是需要從 make kernel module 下手還可能要自己 debug,
可是這一點也是Ubuntu的優點之一,它不像Win下的驅動模式。
Win-去原廠看支援程度-使用者必須自己尋找驅動程式-廠商沒支援-驅動設備等於報銷。
Ubuntu-沒支援-等待核心更新-快樂使用。
注意到了嗎?Ubuntu 不用自己安裝驅動程式,除非你很急著將你的不支援設備驅動,才有必要自己編譯模組。
Ubuntu雖然硬體支援依然比不上Win,但主流的的配備真的不用擔心,一定有支援,一但編入核心,使用者根本無需往後的升級事煩,因為每次的核心更新會自動也更新驅動,支援更多的設備等等。
Ubuntu難的是在你的設備的第一次驅動,如果真的很冷門,耐心等一下,會支援的。
相較而言,Ubuntu的驅動比Win還簡單,如ati的顯示驅動,也就按兩下,就全裝好,相對比Win簡單太多了。
weijoewang wrote:
沒有 UNIX or Linux 的一點底子,
用了 Ubuntu 可能還是很快會灌回 M$ Windows 的....(恕刪)
哈哈,說沒有linux底子的人應該就是指我這種人吧?!
我用了大概一個禮拜左右而已,
目前除了早上看盤切回去win,其他都用ubuntu9.10作業。
當初也很怕要輸指令,還是什麼硬體衝突之類的事。
自己裝了以後才知道一切都那麼簡單,
絕大部分都跟win或是mac os一樣按按滑鼠就搞定了。
真的有什麼問題出現,在使用windows時會怎麼做?
把錯誤訊息或是狀況google一下或是上奇摩知識+,
win系統是大部份人使用的系統,資源當然沒話說,馬上就可以解決問題。
但是在ubuntu下發生問題怎麼辦?.....別太小看ubuntu的資源和高手了。
一樣,google一下或上奇摩知識+,
遇到要使用終端機的問題,
只要滑鼠打開終端機,然後解決問題的指令用copy/paste大法就好。
所以到現在我還是不懂那些指令是什麼意思?!
我想之後我也不會了解.....

至於硬體問題,小弟只遇到軟體數據機驅動造成沒聲音,
也是google就找到解決方法,
說真的,
用用看就知道沒想像中難,很多都是自己嚇自己而已。
免費 穩定 不怕毒 佔用資源少 沒有版權問題
雖然不像mac osx完整
也不能像windows一樣下單
但是整體利多於弊,用用又何妨,
各種os都有優缺,多個選擇總不是壞處。
mindforce wrote:
真的非常漂亮請問大大...(恕刪)
我用的是Hiragino Sans GB,也就是SL 10.6裡面的簡體字型,詳細的介紹在meow大的這篇。取得字體之後,更換字型可以參考google上的,這邊節錄一些步驟:
1. 開啟終端機
2. sudo gnome-open /usr/share/fonts/
3. 新增mac資料夾,將字型copy過去
4. cd /usr/share/fonts/mac/
5. sudo mkfontscale
6. sudo mkfontdir
7. sudo fc-cache -fv
在桌面上點右鍵>更改桌面背景>字型,把每個字型都換成Hiragino Sans GB,我是在"詳細設定..."中調整解析度為110dpi(我的laptop是14"有點小),就一整個清晰啦。
kkgo2 wrote:
可是這一點也是...(恕刪)
您說的大部份都是正確的..

不過,這只是很小的比例。
我想不太能用來含蓋大部份在使用 Linux OS 的狀況。
以新的硬體設備而言 (談舊硬體可能沒啥意義了),
硬體設備製造商把東西賣到市場上,
我相信絕大部份需要另外裝 driver 的都會有目前主流的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驅動吧?
還得要過 M$ HWQL 才成。
但是 for Linux 的 driver 呢?很抱歉,這可不一定有。
得看 IHV 有沒有提供,如果沒有,才會有人去做 porting ,
但就如您所言,要癡癡的等。等多久才有人寫出 driver 呢?不知道........
等核心更新,是沒錯,
但萬一 user 剛好就是 NIC 沒法驅動呢?
小弟以個人在 UNIX/Linux 上工作多年的小小經驗來說,
就算 kernel 更新,不能用的東西還是不一定會動的。
我的機器上有張 Realtek 8191SE 的 wifi 卡,
9.10 裝好 default 值下就是沒法驅動,
sysfs and devfs 都沒東西,
kernel 看得到,吃不到。
這東西算新設備嗎?小弟可不這麼認為。
還有一些超普通的設備,
UVC web camera,
這個夠普通了,連 Windows 都不用另外裝 driver,
9.10 裝好 default 下一樣不能驅動。
得要另外 patch uvcvideo kernel driver,
我才能夠跟朋友在 Linux 下視訊........
Linux 的 driver 只有少部份有圖型介面讓人去點兩下,
絕大部份都是要把 tar ball 解開去 make 的,
頂多有個 shell script 讓你跑,
但這樣問題又來了,
不知道的人還是不會裝吧?
萬一 shell script 沒有 X 屬性呢?
當然,您也可以說直接在 Dolphin 裡點兩下就好....

小弟是很贊成網兄所說,
很多東西遲早會有支援,
問題是 user 能不能等?
東扯西扯,小弟想說的是,
Linux (Ubuntu, openSUSE, Fedora, Mandriva...etc) 的市場雖然有比以前大了許多,
但即便是搶先搭上的這一兩年火熱的小筆電市場,
OS 也是大家公認的穩定跟強大,
卻依然不會對危卵造成威脅,
原因在於 user friendly 這一點沒法再更進步,
這是 UNIX/Linux 的發展歷史所致。
離題太多,言盡於此,下台一鞠躬。


[在這個世界上,自以為是的人太多,我得隨時提醒自己要謙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