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Google Chrome OS - 新世代作業系統

Wei_1144 wrote:
...
sien wrote:
嗯...這個KVM也可以做的到呀,而且做的更好...fully control
讓你擺脫google的制約...XDD
我怎麼覺得這是兩件不衝突的事情?
透過KVM所看到的"電腦",或許就像透過瀏覽器看到的 G.ho.st 一樣,但是目前G.ho.st的運作模式,可能還不是雲端運算的極致

想像中,雲端世代看到的"電腦桌面"或許還是和現在差不多,但是"程式集"中的每一支程式都只是一個 link,有其不同的來源,而且提供計算服務的機器其實是分散在網路中的,

例如 PhotoShop,根本也不需要安裝,而是一支WebAP,WebAP和WebAP之間也可以互動,感覺上跟現在的作業模式是一樣的,但是其實每支AP,每次計算,都不一定是全部依賴單一特定機器的資源
這是我想像中的KVM應用
embedded加一點簡單的本機應用軟體....設定IP,開機後透過web直接連線server
連線起來就是該server的桌面
家裡的server則是直接灌套裝軟體就ok
想要更安全,可以直接power on/off的話
可以選硬體的KVM

這樣可以兼容並蓄~
想要使用server本機端的資源,想要藉server,使用雲端運算
都可以達成
Everything is amazing. No one is happy.
Wei_1144 wrote:
我怎麼覺得這是兩件不衝突的事情?
透過KVM看到的是終端機,但是這台終端機 也是需要跑OS啊?!
http://www.sunbox.com.tw/kvm.asp
http://pank.org/blog/archives/000536.html
由這兩篇看,終端機這邊是要跑軟體的。
我沒用過,以我的需求, VM server 就可以了(也是瀏覽器介面)。

而且,雲端運算的主要訴求,並不只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網路上的資源,還有更重要的,是這些資料儲存與計算的服務,是由很多小雲所共同提供的

原本的client-server的架構,變成client-all(many)的架構
這意思是說:"伺服器" 其實是分佈在各處的 "google 主機s 的總體集合",這樣的意思吧?
其實我把 「伺服器裡面」括號起來,也是這意思。
個人覺得未來如果Google可以把Android跟Chrome OS合併在一起也不錯
現在雖然有網路KVM, 但問題在於你連線回家裡電腦開的一樣是桌上型作業系統啊
如果是透過手持式裝置開啟VISTA...那個畫面操作起來會很痛苦吧....
但如果是雲端OS就不會有這問題啦
可以隨著你的裝置改變操作型態
但是內部儲存的資料卻都沒有變化

可能在家裡可以是大螢幕導向的操作畫面
在手機上就可以轉變成幾個精簡控制選項
但是呈現出來的文件格式卻是統一的

我覺得操作介面並不為難呀
只要server端的軟體,提供不同介面選擇就好了
google選擇了雲端來發展
其實只要有其它公司願意在對的時機來推廣KVM
是可以對雲端的應用,造成很大的威脅


Everything is amazing. No one is happy.
Kevincat wrote:
個人覺得未來如果Google可以把Android跟Chrome OS合併在一起也不錯
Android跟Chrome OS 是兄弟啦!
樓主給的 google blog 日誌中:
Google Chrome OS is a new project, separate from Android.
同一段中還說:
While there are areas where Google Chrome OS and Android overlap, we believe choice will drive innovation for the benefit of everyone, including Google.
可見,這兩者的相似度是非常高的。(可見,不會是以某個 distribution 改來的,因為普遍性用途的系統太耗資源。)
我覺得只要可以解決離線操作模式的問題
Google真的完全是我心目中的大神了0.0
sien wrote:
其實只要有其它公司願意在對的時機來推廣KVM
我想,這種用戶應該是少數。
就像主機代管或私人秘書服務的方式,要有比較特殊需求的人才會想要這樣用。
所以才說時機未到...XD
就像樓主常講的,時間的問題

雲端之所以hot,是因為google
也是因為對MS的反動
到時哪個big name的公司再推廣改良其它技術的話
又是另一番光景
Everything is amazing. No one is happy.
sien wrote:
嗯...這個KVM也可以做的到呀,而且做的更好...fully control
讓你擺脫google的制約...XDD

sien wrote:
Wei_1144 wrote:
而且,雲端運算的主要訴求,並不只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網路上的資源,還有更重要的,是這些資料儲存與計算的服務,是由很多小雲所共同提供的

原本的client-server的架構,變成client-all(many)的架構

這意思是說:"伺服器" 其實是分佈在各處的 "google 主機s 的總體集合",這樣的意思吧?

我不清楚為什麼你會把雲端跟 Google 劃上等號
事實上, 雲端不等於 Google

比如就我所知
在台灣最被廣泛使用的電子郵件服務(雲端服務)是 Yahoo! Mail 而不是 Gmail

sien wrote:
MChiang wrote:
而這不正是 Private Cloud (私雲端)的概念
雲端運算或許是個新名詞
但本身的概念不是 :)

我是覺得這和google行銷的Chrome OS有段距離
KVM只是單純想要創造讓使用者雖然不在實體電腦前
卻依然能享受到對該電腦的完全控制
一開機,就出現桌面....仿佛使用者依然坐在電腦前
現在的技術就能做到
只是差網路環境...如果起來後
說真的
我不知道我要雲端結構的OS做什麼....XD

sien wrote:
這是我想像中的KVM應用
embedded加一點簡單的本機應用軟體....設定IP,開機後透過web直接連線server
連線起來就是該server的桌面
家裡的server則是直接灌套裝軟體就ok

Remote desktop (遠端桌面) 也是由終端(IP KVM)透過網路存取伺服器(你自有的電腦)資源的方式
跟雲端運算不同在哪?
或是你可以參考我前文(在80樓)所提私雲端的部分

這樣的應用我看不出跟 Chrome OS 有什麼衝突
而且相反的, 這類連線服務的使用者端裝置正適合 Chrome OS 這類型以瀏覽器為主體的精簡系統
因為你只需要瀏覽器連線遠端的桌面

另一方面, 精簡化的作業系統也可以讓廠商設計出更輕薄省電的硬體
讓你更從容的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遙控你的伺服器不是嗎?

不過話說回來
擁有自己的伺服器(私雲端)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絕對不會是 "家裡的server直接灌套裝軟體就ok"
你忽略了後續的維護

以我為例
在上個世紀(XDD...)我開始用電子郵件時
基於跟你一樣的想法(全盤的控制)
我選擇自己架設伺服器(Windows + MDaemon)
架郵件伺服器的軟硬體需求不高
但運行時要求的是Zero downtime的高標準
相關的設定, 維護, 更新, 資料備份, 安全防護以及不時 ISP 來個連線不穩
要不是有好友也使用這個郵件伺服器
我很早前就想關閉了

直到 Google 推出可以客制化的 Google Apps
我把郵件網域移過去
郵件服務整個託管給 Google
我才終於脫離這個責任

重點是
我從原本當電腦的長工
回到當個單純的使用者

分享 http://post.mchiang.name | 臉書 http://facebook.com/mchiang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