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cs691133 wrote:
想想還是用windows好了,上面兩個問題,用windows的話只要30秒就能解決的
對我來說,你這些問題給我解決也不用30秒。無關電腦能力強弱,純粹是習慣。你已經慣於windows的邏輯,到ubuntu剛開始本來就需要轉換適應的時間。
比windows優秀的地方在於要架server很方便,但是要成為一般家用電腦,我想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ubuntu要普及於家用的阻礙在於,不能直接玩廣大的windows遊戲市場。至於其他方面,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只要有懂的人先幫他通通搞定,還不是一樣用得很開心。
我也覺得linux版本太多而且有些根本就不相容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說rpm很方便,但是不同版本的rpm又不相容這樣是要怎麼搞?
根本是在折騰使用者啊
使用者要的就很簡單,我要用的軟體,你linux換一個新版後還是可以用
問題是linux做不到
有人會說那不要用rpm啊,用tgz嘛
但是不是人人都會用tgz的,再者有的軟體根本沒出tgz,都出rpm(ex:nessus 3.x版本)
要是剛好你的linux核心是舊版,而你要用的軟體沒出你那一版kernel的rpm那怎麼辦?
只能哭哭了
如果你真的用心裝過ubuntu就會知道它根本就不是用rpm套件,它的套件是deb格式。
更重要的是,明明就有一個圖形介面的synaptic套件管理員讓人直接用了就裝,一般用戶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什麼是deb,什麼是rpm嘛!就算是其他的發行版,也一樣有各自的圖形介面呀。
再來,kernel基本上只有管到硬體溝通的部份,一般應用程式幾乎不會直接綁kernel版本,而是看你的系統中有沒有它執行所需的函式庫,沒有的話套件管理員會提醒你要一起裝,裝了就好啦。更不用說更新kernel現在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更新管理員都會自動提示。
由你的發言可以得知,像Ubuntu這類Linux發行版普及的最大障礙就是刻板印象。新手或一般使用者還好,轉換到ubuntu只要習慣一下新的圖形介面模式。
腦袋最難轉換過來的就是那些從小用windows,而且已經會在windows上自己裝各程式,改檔案,用破解,修登錄等等「調校」的稍進階使用者,因為會這些代表windows基礎的運作模式已經開始根植在他們的腦海裡了。一旦換到Ubuntu馬上就會覺得格格不入,然後就開始抱怨「怎麼跟windows不一樣!好難用!」
跟windows架構如果一樣,那Linux就不會是Linux了。硬要套用windows的概念到ubuntu上,遇到的當然只有挫折。從你的發言中看來,你其實不想瞭解Ubuntu,你只是想嚐鮮「不一樣的windows」,那不如去裝Vista吧。
ps.
另一部份的刻板印象就是廣大的老手自己造成的,比方說對新手教學的時候老是用指令!要新手,或是從沒用過windows指令的稍進階使用者,一來ubuntu就要他們用指令,那不如不教,因為這樣除了展現你老手的自傲以外,就是把社群中眾多圖形介面開發者的努力給否定掉了。指令好用歸好用,但不要強迫別人去用,有指令需要的人自然就會去請教用法。
還有,中文的文件實在不夠多。
OM-D E-M5/Xperia Z4 Tablet/LG G2/VAIO VPCEA16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