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

是時候換 Linux 了嗎?

看了大家熱烈的討論,我也來說說我的心得。
其實我個人覺得那位N大之所以這麼反linux,他本身應該有段很投入、對linux很熱血的時期;所以才對很多細節有深刻的體認,而現在要勸大家如果未來不是從事IT、Server或者coding相關行業的人,不用浪費時間在linux上,還是回到Windows懷抱,至少你十年後不會有遺憾。

我本身之前也對linux相當熱血,學了compile、rpm,甚至還學了如何去改GUI設定,以便讓我的顯卡可以正常運作。前後也花的快一年的時間(斷斷續續啦,畢竟還要上學),那個時候真的很有成就感,覺得比別人強,比別人利害。不過,出社會之後,很快的就回到windows 98/xp;以前花這麼久時間自己慢慢摸索、學習的設定、編譯,現在幾乎都忘了。那段時間,其實只是在了解linux這個OS而已,還不如認真去學個應用程式比較好。我個人覺得甚至不如好好打魔獸還比較爽(大誤)。

當然,如果您真的對OS有興趣,去了解一下linux的運作方式,是很好的,就因為他不像微軟這麼直覺,花時間去體驗、感受,慢慢的就會對OS的運作方式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只是除非你是從事IT、系統或者開發的人員,一般這種了解,對你的學業、工作等,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只是打發時間的一種好像比較高尚的方式罷了。

當然,如果只是想省錢,使用linux不失為一種尊重版權的好想法,總比使用盜版軟體好很多!我對抱持這種想法的人,致上最大的敬意。
Linux從早期Red hat7之前就玩過
一直到最近的Ubuntu 8.04都有裝來用過。但到最後還是換回Windows

Linux,如果拿掉x-window,不做桌面應用,拿來當伺服器是個非常優秀的作業系統
但要用來當做一般應用的主力系統,是完全不及格

沒錯,Ubuntu是個很大的進步,但一直到最近的8.04還是不足
我認為整個GUI設計根本沒有考慮到人因工程,對於電腦熟練的使用者來說,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克服
但一般使用者呢?

我現在主要是使用Mac OS X
發現光是Mac跟Windows,兩者的設計哲學就很不同
Mac可說是「設計師引導工程師」,以使用者的角度,去要求工程師實做出功能與介面
Windows應該是「設計師就是工程師」,所以在Windows下面,我們可以自定很多東西,同時也有很不錯的操作體驗
而Linux,我用到目前的感覺是「設計師在那裡?」,整套系統充滿了工程師的geek哲學,幾乎所有設定都可以自己搞,也因此,老手可以搞出一套自己專屬的系統,但新手則無所適從

此外Linux的x-server進步緩慢,好不容易有個xgl,但設定麻煩的要死
打開compiz fusion的設定介面,幾十個特效,幾百個選項....一副就是「新手勿近」的感覺
我裝了ubuntu,然後又花了好幾個小時才把系統調整成適合我用的環境
最後由於flash跟firefox的一些小問題,以及一大堆三不五時發現的小問題
讓我又再度放棄了ubuntu...
aoisama wrote:
而Linux,我用到目前的感覺是「設計師在那裡?」,整套系統充滿了工程師的geek哲學,幾乎所有設定都可以自己搞,也因此,老手可以搞出一套自己專屬的系統,但新手則無所適從

我想你用的是 Ubuntu,指的應該是 Gnome 桌面環境。給你這麼講 Gnome 的社群應該相當不滿,因為 Gnome 可是有很嚴格的 HIG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而 Gnome 最講求的就是精簡,能達到目的就好。跟你講得相反的是 Gnome 很多進階設定是隱藏起來的,只有一些常用的設定會放在程式設定裡。另外有點矛盾的是,Linux 設定多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你去設啊。Windows 下還不是那麼多,還不說 registry 裡藏了那麼多咧。既然是新手就不要設那麼多東西啊,能用就好了,設定這種東西是個人喜好問題。我剛用 Vista 的時候還找不到介面字型怎麼換,搞了好久才發現用了 Aero 後傳統外觀設定會變成藍色連結,要點一下才能設定外觀。我倒覺得 Windows 不見得就好設定,而且到最後我的介面字型還是無法完全改掉,連 registry 都去改了,還是有些 Windows 介面 (是 Windows 自己某些視窗喔,不是個別程式) 字型完全不理我的設定。我不相信一個新手會曉得怎麼修改 registry 來改介面字型。
aoisama wrote:
此外Linux的x-server進步緩慢,好不容易有個xgl,但設定麻煩的要死
打開compiz fusion的設定介面,幾十個特效,幾百個選項....一副就是「新手勿近」的感覺

Xorg 進步緩慢是跟什麼比?Windows Vista?花了五年才做出來那麼一點特效?是誰比較緩慢?Ubuntu 8.04 裡特效只要到桌面特效裡啟動就開起了,一點都不困難。我承認顯示卡驅動程式可能較麻煩,但步驟並不多,知道後以後就很好設定了。不過這點跟 Windows 來比也差不多,你叫一個新手上網去找驅動程式一樣可能也就傻了。
Compiz Fusion 還是跟上面講的一樣,沒人叫你每項都去設。Compiz Fusion 有兩種設定工具,一種是基本設定介面,項目不多,適合新手用。另一種就是你用的進階設定。
aoisama wrote:
我裝了ubuntu,然後又花了好幾個小時才把系統調整成適合我用的環境
最後由於flash跟firefox的一些小問題,以及一大堆三不五時發現的小問題
讓我又再度放棄了ubuntu...

你叫一個新手在一兩小時內將 Windows 設定成你要的樣子,你看可不可能?
每個系統都會有小問題,沒有系統是完美的。你碰到一些小問題放棄了是因為你對 Ubuntu 並不熟。如果你在 Windows 下三不五時碰到小問題,你會放棄用 Windows 嗎?別說不可能,因為我在 Windows 下用時就是三不五時碰到小問題,我也沒因此放棄。只不過我現在大多時間都在用 Linux 而已。
我想這正點出台灣為何linux使用者不是很普及的原因

linux歡迎兩種人 全部都懂跟全部都不懂的人

全都懂的人要他去make還比get-apt來的自然

全都不懂的人單就ubuntu就有lazybuntu,tweak,power pack,easyubuntu.......

等一大堆讓你裝完後啥都不用煩惱的東西

在我印象中全部都用好好

只要使用者去用的輔助工具或是發行版可說是不計其數

但是你如果只是中度使用者

那很抱歉

你'一定'得要先對這個系統有認知才可以

正如同你對windows作業系統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你也得要對linux有足夠的認知

我覺得這並不是linux的原罪

相對的在一個好的發行版裡

你可以很容易去藉由社群來獲的任何你想要的知識

因為一切都是開放自由的


只是相對的你在改變設定時得同時去學習相關的知識

才使你覺得好像比windows來的麻煩


像我玩過beOS(Haiku)

在奘好後使用沒多久便深深覺得

如果沒有社群的力量

我完全沒辦法一路玩到裝好系統

但是社群也只到裝好為止

你只能體驗五秒內超快速啟動

任何操作都像是FireFox3一般快速

你沒辦法拿它來上網打bbs看youtube

你沒辦法讓它跑你想要的軟體(連替代軟體都沒有)

這麼好的系統卻沒辦法滿足日常使用


使我深深覺得

使用非windows作業系統

重點在社群能帶你走到哪裡

現在linux的社群可以說是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最友善的社群了

要是不以linux作為替代日常使用的作業系統首選

我還真不知道要用哪套作業系統了(OS X除外)

OS/2(eComstation)硬體支援太差

FreeBSD,Minix,UNIX,NetBSD,OpenBSD等等又缺乏一般使用者的完整桌面環境

原本超級看好的Darwin又被apple搞死了(沒錯...就是你知道的那家apple)

Syllable跟React又太不成熟(Syllable用戶請別生氣.....我指的是哪部分大家都知道)

看來看去我還是覺得linux對一般使用者最好







問題是要努力去克服,當然上手Linux帶來許多大小的問題
個人比較喜歡學習新事物

以下負面評價較多數,Linux的使用者請不要批我

當初第一次接觸Ubuntu 5.04,真是問題多多
exe 檔開不了,這一點讓新手很苦惱,想辦法逃離微軟機制
聽音樂也是要下一堆code,又發現網卡不支援,無法上網更新與下載
放棄了

後來又使用了Ubuntu 7.04,沒想到老PC配備是ATI顯卡與VIA主版,無法正常顯示與使用特效
又放棄了

對於新使用者,Linux已經進步不少
敗家買了新筆電,現在又有懶人包,配合wine一些舊遊戲也是可以玩,除了DX10遊戲玩不了
XP也是玩不了啊
現在Ubuntu 8.04都可以直接安裝在Vista上
Vista重灌次數比XP還多,被我玩壞嗎,哈哈
雙系統還不錯用
如果覺得GNOME介面難使用,可以使用KDE介面的Linux

有心的話,可以試試看Linux裝在PS3



袋鼠國大冒險
說到用linux的慘痛經驗

也是灌了ubuntu信心滿滿地要來用了

沒想到馬上發現幾個問題

1.kkman不支援linux沒辦法上bbs,好吧,馬上去弄了什麼pcman有的沒的,才終於可以上。
2.上了bbs後發現沒有中文輸入,我是使用無蝦米的,為了搞一個輸入法,我不斷上網找資料、測試有的沒的,一下子版本不符一下子怎樣怎樣的,總之完全是慘痛的經驗,等到搞定了我也累攤了

想想還是用windows好了,上面兩個問題,用windows的話只要30秒就能解決的
用了ubuntu,我花了一整個晚上,累到不行,我想linux還是有改進的空間
比windows優秀的地方在於要架server很方便,但是要成為一般家用電腦,我想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也覺得linux版本太多而且有些根本就不相容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說rpm很方便,但是不同版本的rpm又不相容這樣是要怎麼搞?
根本是在折騰使用者啊
使用者要的就很簡單,我要用的軟體,你linux換一個新版後還是可以用
問題是linux做不到

有人會說那不要用rpm啊,用tgz嘛
但是不是人人都會用tgz的,再者有的軟體根本沒出tgz,都出rpm(ex:nessus 3.x版本)
要是剛好你的linux核心是舊版,而你要用的軟體沒出你那一版kernel的rpm那怎麼辦?
只能哭哭了




playcs691133 wrote:
說到用linux的慘...(恕刪)


其實你說的問題,只要lazybuntu照上面的說明壓下去就解決了....

而且就像win各種版本之間相容性問題一樣
xp的sp1.2.3之相容ok
但是xp和vista之不就被抱怨過,後來一堆廠商修正才ok
然後反過來的有些vista上面跑的東西在xp上又不能跑了

同樣的linux各版本之當然也會出現相容性問題
只是每個升級版之間相容性會糟嗎?
會有東西在ubuntu5.04可以用但是8.04就死了嗎?很少吧
不同社群和公司出的東西
除非有迫切性壓力,否則沒有必要互相要求支援不是嗎?
如果現在是微軟市佔和ubuntu反過來
我就不相信廠商會無聊為了vista而去出新東西


code問題也是牽涉到合法使用性上面
微軟還mac有錢簽協定來使用這些code
可是如果是建立在不花錢之下,當然有些東西不能先裝上去不然早就被告死了



playcs691133 wrote:
1.kkman不支援linux沒辦法上bbs,好吧,馬上去弄了什麼pcman有的沒的,才終於可以上。
2.上了bbs後發現沒有中文輸入,我是使用無蝦米的,為了搞一個輸入法,我不斷上網找資料、測試有的沒的,一下子版本不符一下子怎樣怎樣的,總之完全是慘痛的經驗,等到搞定了我也累攤了

也許你當時用 Ubuntu 還沒有懶人包,現在這兩件事很好解決。再說,初次使用新系統會花時間是難免的。你叫我用 Windows 上 BBS,我也是一樣要花時間上 Google 找軟體。
playcs691133 wrote:
你說rpm很方便,但是不同版本的rpm又不相容這樣是要怎麼搞?
根本是在折騰使用者啊

你在 Ubuntu 上裝 rpm? O_o"
playcs691133 wrote:
使用者要的就很簡單,我要用的軟體,你linux換一個新版後還是可以用
問題是linux做不到

哪個軟體會這樣?我想知道。
playcs691133 wrote:
但是不是人人都會用tgz的,再者有的軟體根本沒出tgz,都出rpm(ex:nessus 3.x版本)

nessus.org 的軟體?不是有 Ubuntu 用的 deb 套件嗎?
playcs691133 wrote:
要是剛好你的linux核心是舊版,而你要用的軟體沒出你那一版kernel的rpm那怎麼辦?

我想了超久都想不出哪個軟體會要求新版 kernel。你給我一個例子吧?
除非是某個軟體需要用到 /sys,而你還在跑 kernel 2.4.x 超級舊時代的版本,我也沒話說了。我看也不是所有軟體都能在 XP 以前的版本上跑吧?

還有很多人不停說 Linux 相容性問題多嚴重,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等以後遊戲全面改 DirectX 10 only 時,還在用 XP 的人怎麼辦?這不是超大的相容性問題?
playcs691133 wrote:
想想還是用windows好了,上面兩個問題,用windows的話只要30秒就能解決的

對我來說,你這些問題給我解決也不用30秒。無關電腦能力強弱,純粹是習慣。你已經慣於windows的邏輯,到ubuntu剛開始本來就需要轉換適應的時間。

比windows優秀的地方在於要架server很方便,但是要成為一般家用電腦,我想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ubuntu要普及於家用的阻礙在於,不能直接玩廣大的windows遊戲市場。至於其他方面,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只要有懂的人先幫他通通搞定,還不是一樣用得很開心。

我也覺得linux版本太多而且有些根本就不相容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說rpm很方便,但是不同版本的rpm又不相容這樣是要怎麼搞?
根本是在折騰使用者啊
使用者要的就很簡單,我要用的軟體,你linux換一個新版後還是可以用
問題是linux做不到

有人會說那不要用rpm啊,用tgz嘛
但是不是人人都會用tgz的,再者有的軟體根本沒出tgz,都出rpm(ex:nessus 3.x版本)
要是剛好你的linux核心是舊版,而你要用的軟體沒出你那一版kernel的rpm那怎麼辦?
只能哭哭了

如果你真的用心裝過ubuntu就會知道它根本就不是用rpm套件,它的套件是deb格式。

更重要的是,明明就有一個圖形介面的synaptic套件管理員讓人直接用了就裝,一般用戶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什麼是deb,什麼是rpm嘛!就算是其他的發行版,也一樣有各自的圖形介面呀。

再來,kernel基本上只有管到硬體溝通的部份,一般應用程式幾乎不會直接綁kernel版本,而是看你的系統中有沒有它執行所需的函式庫,沒有的話套件管理員會提醒你要一起裝,裝了就好啦。更不用說更新kernel現在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更新管理員都會自動提示。

由你的發言可以得知,像Ubuntu這類Linux發行版普及的最大障礙就是刻板印象。新手或一般使用者還好,轉換到ubuntu只要習慣一下新的圖形介面模式。

腦袋最難轉換過來的就是那些從小用windows,而且已經會在windows上自己裝各程式,改檔案,用破解,修登錄等等「調校」的稍進階使用者,因為會這些代表windows基礎的運作模式已經開始根植在他們的腦海裡了。一旦換到Ubuntu馬上就會覺得格格不入,然後就開始抱怨「怎麼跟windows不一樣!好難用!」

跟windows架構如果一樣,那Linux就不會是Linux了。硬要套用windows的概念到ubuntu上,遇到的當然只有挫折。從你的發言中看來,你其實不想瞭解Ubuntu,你只是想嚐鮮「不一樣的windows」,那不如去裝Vista吧。

ps.
另一部份的刻板印象就是廣大的老手自己造成的,比方說對新手教學的時候老是用指令!要新手,或是從沒用過windows指令的稍進階使用者,一來ubuntu就要他們用指令,那不如不教,因為這樣除了展現你老手的自傲以外,就是把社群中眾多圖形介面開發者的努力給否定掉了。指令好用歸好用,但不要強迫別人去用,有指令需要的人自然就會去請教用法。

還有,中文的文件實在不夠多。
OM-D E-M5/Xperia Z4 Tablet/LG G2/VAIO VPCEA16FW
Si_NZ wrote:
也許你當時用 Ubu...(恕刪)


就作業系統角度而言,如果 Vista 不能跑 DirectX9 的遊戲,才叫相容性問題。

舊作業系統還要能支援新的支援特徵,這已經不是純粹相容性問題,以 linux 來說,就像要舊核心跑新核心提供的功能。

提 DirectX 實在不是個好 idea,因為 XP 下 DirectX 設計,遊戲會獨佔 DirectX 資源,導致 DirectX 的多程式多工不好,過去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會去用 DirectX 的多數是遊戲,而跑遊戲時,也很少人會開兩個以上遊戲程式同時跑,所以沒什麼問題。而硬體的驅動程式因此之故,所以 DirectX 上的資源分配也比較不注重多工資源的分配。

但是除了遊戲外,其他會使用到 DirectX 的軟體也逐漸增多,這情況下,XP 要改善 DirectX 的資源分配,底層就得大改,結果就是 Vista.

所以以 DirectX 去指責 XP 不支援 DirectX 10 是不太妥當的,因為 XP 底層架構就是不太能符合 DirectX 10 開始要求的多工資源分配,所以才重新制定多工架構成為 Vista .

  • 1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