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618 wrote:
Linux最大的問題...(恕刪)
Linux的「驅動程式」做法其實有點....不知道怎麼說,兩面刀吧。
Linux是由核心Kernel統一支援所有硬體,Kernel是由Linux發明者和一個Team來維護,要讓Linux支援某硬體,該硬體的廠商就得把硬體的一些資料公開給Linux,讓Kernel加進去,但加進去之後就一定會變成Open Source,因此廠商會陷入兩難。想要讓Linux支援,但又不想公開硬體的機密資訊,就得自己做Closed Source Module,讓使用者自己掛上封閉原始碼的驅動程式進去Kernel,但因為這不是由核心統一支援,所以Linux也不保証這種封閉原始碼驅動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相容性,而且安裝難度也相當高(Ubuntu的顯示卡驅動算是超簡單的了!),當然也沒辦法把驅動程式放在像Ubuntu這種緊緊遵守Open Source原則的Linux,因為這些驅動是封閉原始碼的。
Linux這種中央集權的作法有好處,有時候不同的硬體有相同的溝通方式,像USB裝置,這時只要Kernel一更新,所有硬體的效能都直接受益,而且可以把不同硬體重複的部分寫在一起,縮小核心體積,這也是Linux系統資料佔用低的原因之一,而且這讓Linux的隨插即用非常徹底,因為只要Kernel有支援,就一定可以立即抓到該硬體,不用灌什麼驅動,但壞處就是很多廠商並不願意把硬體資訊公開,不支援的硬體就麻煩大了。至於Windows的作法則是訂一個標準,讓各廠商自己寫驅動,好處是大家都可以安心保護自己的商業機密,而壞處...相信大家用Windows都有感覺了,尤其是偉大又肥大的Vista。
以上有錯請高手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