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米飯糰 wrote:
其實都是斯德哥爾摩症...(恕刪)
轉自維基: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1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會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經歷以下四大曆程:
1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2害怕: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3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4幫助: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我看起來立場是這樣:

1人質(使用者)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微軟)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新介面)過程中,人質(使用者)必須體會出綁匪(微軟)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現代資訊環境下 不可能)。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繼續使用WIN7…)
1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其他競爭對手:APPLE、GOOGLE)
2害怕: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比競爭對手晚入市場的劣勢下)
3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強制新介面),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4幫助:給予挾持者(新介面)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