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用Rufus安裝,不能用ISO模式,只能用DD模式,安裝後界面很簡潔漂亮,開機兩分鐘,關機十秒,我沒選試用而是直接安裝,已經預先割了一部分D槽50GB給它,選擇「縮小其中一個分割區」安裝模式,50GB分割區它只用了10GB,EXT3,都是自動的。
我還很狐疑它為何沒問要不要安裝Grub,結果安裝完,重新開機直接進入Lubuntu,看不到Windows,後來情急之下,插入隨身碟按F12,才發現Windows躲在主機板開機選單裡!!
這是一個大進步!!按Del查看主機板Boot,因為之前電池沒電自己又裝錯,請技嘉工程師幫忙修理,現在主機板電池很健康,會紀錄更改值。
我的硬碟只分C槽D槽,沒其他導引區或隱藏磁區,C槽備份考量,我不喜歡UEFI安裝模式,強制用MBR安裝,於是在Boot裏呈現單獨的硬碟名稱和加上Lubuntu字眼的硬碟名稱,從Boot更改就可選擇哪個作業系統作為預設啟動。
刪除也容易,用硬碟分割軟體或Gparted把硬碟回復到C槽D槽,然後到Bios設定去更改即可,比GRUB方便太多,很感動~~
Lubuntu自動選擇UEFI安裝,UEFI是把硬碟的一部分當作主機板的延伸,先前我說的用了七年的系微迷你桌機就是率先採用這方法,而我的技嘉Bace3160主機板,兼容MBR和UEFI。
Lubuntu要播放桌面幻燈片的話,圖片不能放在D槽,要移到home/user資料夾,燈光調整方便,也有夜燈redshift,但重新開機就回到預設值!!很氣!!找了一堆方法管理開機啟動項目,結果Lubuntu頻繁當機!!不是滑鼠鍵盤動不了就是網路連接不上,有線無線都連不上,今早開機甚至主畫面完全進不去,一直停留在開機畫面!!只好整個刪除。
Libre Office Draw啟動很快,必須手動安裝中文語系,網路查一查,從終端機安裝即可。
Lubuntu內建多重剪貼簿,不像微軟那陽春剪貼簿,重新開機內容會消失,它像Ditto一樣強大好用!!常駐工作列。
Lubuntu預設瀏覽器是火狐——當年妹還沒出嫁前,我們花300元在超商買了紅帽安裝光碟,徹夜研究,火狐前身是網景,火狐本身就是從Linux發跡,還有BleachBit,Libre Office,Open office,雖然在Windows它們活得很好,但Linux版本更新總是同步!!👍尤其火狐,只要火狐帳號一登入,附加元件、桌面捷徑、書籤,全部和Windows和手機毫無差異!!對Linux不離不棄,介面、設定方法完全一樣,好感動!!
Lubuntu安裝完還算順暢,但可能BleachBit清潔得太澈底,也可能安裝的東西愈來愈多,開始當機~~,沒辦法,只好拋棄這版本回到Windows~~~~
Chrome Flex OS前年玩過,當機更嚴重!!主要就是硬體支援太爛,打一個字要一分鐘~~,這次當機,我覺得應該跟前年問題一樣——硬體驅動不合。
很久沒玩Lubuntu,介面越來越友善,檔案總管不能看到C槽只能看到D槽,整個樹狀目錄和安卓差不多。預設軟體很少但很有用👍,終端機安裝非常方便,很像PowerShell,命令簡潔,而且說明親切詳細。👍
Lubuntu可改成深色介面,連檔案總管PC Man也可改成深色,但沒深色記事本,從終端機安裝NotePad++又總是連線不上~~
酷音安裝也很方便,但無法進入酷音設定畫面,只能照著預設值打字,打字算是很快。
我的技嘉Ram只有4GB,不想再買Ram,所以大概也不能安裝Ubuntu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