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XP時代,各種介面、圖示、icon、logo等等都是具有3D、漸層、色澤、陰影等等效果的立體風格,比較接近真實世界,也有很多有趣的動畫,例如搜尋時會有狗狗在找東西,下載檔案時會有一封一封的封包從地球飄到自己的電腦資料夾中,複製檔案時也會有一封一封的封包從一個資料夾飄到另一個資料夾中,還有XP的視窗工具列也是有漂亮色澤的藍色,右上角縮小、關閉等按鈕也都是立體的
手機也是,以前Android 2.3或是4.0時代,都會有很多可愛的小工具、天氣動畫、螢幕解鎖特效、指針時鐘等等,例如HTC以前有漂亮的解鎖拉環、翻頁時鐘、天氣動畫、雨天有小雨刷等等
但當年的硬體技術還未成熟,32位元XP電腦RAM只支援到3G,有的人只裝不到1G,當年的手機RAM也不足1G,所以有時會lag卡頓,但如今硬體已大幅長進,電腦RAM已普及16G,手機RAM也有8G了,所以應該可以完美的運行以上那些特效,但奇怪的是,在硬體如此成熟的今天,介面卻越趨單調,扁平面化,不再有立體效果或動畫,很像把世界壓扁在螞蟻的平面視角似的,明明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的世界中,而且相關硬體也早已成熟,但為何現在卻要開始流行平面風格呢?
如果你有看過Macintoch的畫面, 就會知道最早UI設計也是扁平的, 不過那時候是因為硬體限制所以不得不為。那大概是DOS, Windows 1.0, 2.0, OS/2的時代。
後來景氣好的時候, 裝潢, 服飾流行花俏, 平面設計也流行重視細節。那時候的硬體也成熟了, 所以UI也是跟著越來越花俏。大概就是從Windows 3.1, 98, XP開始。
手機出來之後, 以iPhone6為分界, 圖示都是做得像實物一樣, 大概算是UI實物風的頂峰吧, 那時候不論什麼OS都是那個樣子。Android也是, Windows也是, MacOS也是。
後來, 可能也是景氣越來越差, 大家的審美觀朝向務實轉變, 所以圖示都變得簡單, 類似Bauhaus, 注重功能, 省略細節。你可以去看各種平面設計, 都是往這方面走。就連奧運的運動項目, 也都是簡單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