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選出了2009台灣熱門網站100總榜單。
姑且不論這份榜單是藉由怎麼樣的機制評比出來的,裡面都有不少有趣的社會現象值得觀察。
先說說排第一名的無名小站。
Facebook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社群網站,在Alexa上的全球排名是第五名。
但同樣身為社群網站的無名小站,卻是台灣網站排名的No.1。
可以見得無名小站在台灣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不重複使用人數高達1018萬人,代表臺灣幾乎每兩個人就有一個無名帳號,或至少一個月會上無名一次。
排名第二的雅虎奇摩在不重複使用人數上還更勝過無名一籌。
不過單次造訪停留時間不及無名小站讓他排名輸給了無名小站。
ARO到達率高達98.36%,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到底有多少人的首頁是雅虎奇摩?
再來是第九名的Google台灣。
在全球佔有率超高的Gogle,在台灣卻只能排在區區的第九名?
可以見得在網際網路上進入市場的先後有多麼重要了。
當人們習慣了使用你的服務,就很難投入別人的懷抱。
不過如果把第11名的Google.com也加在一起,排名應該要大躍進的。
16名跟32名代表著台灣目前失業率不斷上升的現況嗎?
我想多少有一點。
21名的百度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搜尋引擎。
長得很像Google,但老實說比起Google弱多了。
不過他可以找到很多不正經的東西,我想這是在台灣能上榜的原因。
24名的Wikipedia我實在很為他報屈。
全球排名第七名的維基百科居然在台灣只排第24名?
老實說,我認為是因為台灣的網友們對查詢資料的需求不如國外高。
而且台灣網友使用比較多的我看是奇摩知識家吧?
拜託!維基百科都打垮了微軟的百科業務了!
29名的Blogger,我很樂見他繼續成長。
以一個免費的BSP來講,Blogger應該是要勝出無名許多的。
不過,一樣的,這個市場已經由無名獨霸,後面要進來的網站不管你背後的母公司(Google)多麼強大也沒那麼容易成功了。
但老實說,他在整合的部分做的不如無名,除了網誌的功能以外,跟相簿的連結、留言板、個人首頁都不容易建立。
如果是一個什麼都不懂得部落客,無名還是容易使用的多了。
37名的土豆網也是對岸中國的網站,也是中國的Youtube。
在台灣走紅跟百度一樣也是因為提供很多台灣網站(或說是世界上大多數網站)不能提供的內容。
我在土豆網上看完螢之光,還看男女糾察隊。
41名的KKBOX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到目前為止還是台灣唯一合法提供線上音樂的網站吧?
或許有很多人不喜歡他的音質,或許有很多人不喜歡音樂檔案不能複製。
不過他還是提供了線上音樂商業一個很好的參考模式。
47名台北市教育入口網。台北還是首善之都,台北市的家長的確比起其他縣市家長重視教育的多了。
史萊姆的第一個家以一個單純的分享網站能進入到第50名真的很了不起。
52名的Foxy是出了名的暴力下載軟體,可是在台灣還是有不少的支持者。
這不用多說,就是為了補足KKBOX的不足--不能複製到別的裝置。
54名的GoGoBox也是好東西,說穿了主要用途跟Foxy一樣,都是沒有版權的分享。
61名的Yahoo Japan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日本的雅虎在台灣那麼紅?
從我準備當爸爸後,才知道寶貝家庭親子網。
從這個網站進入62名可以知道,只要鎖定好社群的目標,每一個網站都有機會創造不錯的成績。
74名的比價王跟86名的手機王是我覺得比較意外的。
照理說這之類替手機做測試報告跟比價的網站應該要頗有市場才對。
85名的Fashion Guide其實是華人最大的時尚資訊網。
我想他排名的繼續往前推升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講一下97名的7-11。
7-11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確確實實的走進一般民眾的生活。
將近165萬個不重複使用人數我想是為了到7-11官網找優惠,或是使用網站上跟實體商店種種連結的服務。
像我就很常使用i-Bon的列印服務,相信也很多人使用他們沖洗相片的服務,實在是很方便。
99名的VeryCD是中國的分享網站之一。
東西還蠻齊全的,也算是品質保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