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一下..
有關,主機各種地方風扇的吹向..
1. 電源供應的風扇是,{由主機外的風吸入主機內}還是{由主機內的風吸出主機外}?
2. cpu核心的風扇是,{由 cpu外的風吸入 cpu內}還是{由 cpu內的風吸出 cpu外}?
3. 機殼後置的風扇是,{由主機外的風吸入主機內}還是{由主機內的風吸出主機外}?
4. 機殼前置的風扇是,{由主機外的風吸入主機內}還是{由主機內的風吸出主機外}?
5. 機殼側面的風扇是,{由主機外的風吸入主機內}還是{由主機內的風吸出主機外}?
是將外面的空氣吹入PSU裡面幫助PSU散熱,20年前的PC分XT及
AT,熱量不多,CPU上也沒有散熱器,後來到了80486時代熱量增加
了,PSU的風扇也改由吹入變成吸出,在風扇無法直接吹向發熱源的
地方時,吸出方式的散熱效能會比吹入來的高,PSU將熱氣吸出時除
了PSU的散熱外同時也將電腦機箱內的熱氣帶出來。
機箱面板前下面的風扇一般都是向機箱裡面吹,通常那裡有個發熱源
,那就是硬碟,機箱背面的風扇是將機箱的熱空氣抽出外面,這樣機
箱前後面板的空氣就形成一種有效的對流。
機箱側面的風扇通常是將外面的空氣吹進機箱內,外面冷空氣正好吹
向主機板,然後由機箱背面的大風扇將熱空氣抽出去。
≡ 若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若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事 ≡ 嗡噠咧嘟噠咧嘟咧唆哈 ≡ 太極法印 ≡
zxcxcxcxc wrote:
所以,在主機上,只需要一個後置的風扇,將熱風抽出就夠了嗎?‧
基本上 ,即使是最好的靜音機殼.. 也必須留一前一後兩個風扇做"對流"把餘熱排除 ,即使是水冷亦然
因為我想再增加裝設其他風扇...所以,在裝設時全都是{擺設吸入外面的冷風,吹向硬體}嗎?
而不必在再裝設,第二個,將主機內熱風抽出,的風扇?‧
我這樣的想法,在 散熱效能 是否有問題?‧
裝設風扇有個很重要的重點 : 排出>吸入 (指整個系統)
高發熱的硬體上一般都會有散熱片 ,吸入的冷空氣只要有完整的對流 ,能確實的把散熱片的熱帶出即可
當然 ,能直接吹向散熱片會更好.. 但切記 "對流" 遠比直吹重要
大部分的高價機殼設計取向亦是 "對流"的順暢為目標
那麼 ,若 吸入 >排出 會如何呢?
吸入的空氣量較大 ,排出較少.. 在機殼內會產生正壓 ,因而造成漩渦
想像一下 ,一道水流流向一個很小的出水口.. 在水口旁來不及排出的水會產生渦流 ,這是一樣的道理
產生漩渦 ,有可能使的廢熱集中在渦內.. 而冷空氣卻從旋渦旁流走 ,使熱無法有效排出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問題喔~
..百年の幻想,千劫の迷夢
小弟的power是在前方(特殊平躺式小機殼)所以將power拆開將風扇(12cm)改成吸入
不然手和臉都會感受到排出的熱氣,側板(平躺後變成上板)處多放一顆12cm剛好排出power吸入的熱氣
k7 cpu風扇用6cm轉8cm風罩並將風向改為由cpu抽出
側板風扇剛好在cpu上,一樣是由機殼內抽到外
後風扇是進氣,全機的風扇轉速都在1800rpm以內(顯卡的也將風扇拆掉留散熱片後硬上一顆6cm慢轉扇)
改完後我的平躺殼基本上是側面進風,上面出風,效果滿不錯的
小弟的風扇都是便宜貨,除了cpu那顆8cm 1600rpm貴了點(NT.200以內)
其它都是用電阻作限流降轉速的..........
haid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