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活型態大約就是不缺效能,影音小遊戲上網功能性的電腦需求。
加上有時夜深人靜起來發呆時,電腦噪音真是有點惱人,因此想要把多台電腦整併成一台使用。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38b3c469315fb4cf6586bdf81a58693c.jpg)
其實近年出了很多小迷你的電腦,規格都很中意,不過價格並沒有很便宜。
最近出的AI Max+ 395小電腦,最中意了,3D效能很不錯,遠遠超出,但看發售價格也遠遠超出天際。近乎八萬十萬台幣,那真的可以組一台高階電腦了....
要花十萬組電腦,那我還不買個5090,多吵都願意。既然需求都不高,那 不如來個無風扇!!
桌上型目前選擇只有AMD 8700G,雖然3D效能也不能玩甚麼遊戲,但需求就是玩個戰艦世界,還行的。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adac21281551180444b056f90dd6f1f3.jpg)
但無風扇電腦,要小體積,幾乎都只有降頻降功率才撐得住,因此今天就不談錢不談性能了。就看看這個架構可以撐得起多少瓦數的功率釋放。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a69cdad1f89c315fee7d8c8724470671.jpg)
最初裝機是使用主機板 精粤B650I Night Devil主板V2.3版本,這真是我看這麼久的ITX最最便宜的,又有光纖輸出,適合我家目前的音響連接。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288ba389c8d2fd5fc24a5f1ca91ec5fb.jpg)
擺上來櫃子,小小體積不會很礙眼,整體很精簡,電源也包含在內,精粤主機板的debug燈,剛好從下方透出,非常適合。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9e8821d3d752f4e7368f288aee9b5ccc.jpg)
整體機箱是走煙囪熱流設計,外面的散熱片封閉成一個管道,內部有開口,讓內部一樣從底部往上流動。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89fba6b3a6cacd12ee9443d48ca16f8e.jpg)
底板他做給SSD散熱用。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6fbadc03e7cc0f52dea0a152f34c7092.jpg)
這下我家可以達成全ITX電腦了! 搬來一起合照
在這邊,店家是有先告知我,此機殼是無法壓制8700G的熱量的,不過我想雖然壓低功率,但至少他還是能以12CU來跑遊戲的吧,怎麼也不能選更低的。
散熱架構採取將熱先導到均熱板,在導向外面的煙囪鋁殼進行散熱。
我大略繪製如下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501152d82475d7f6ce478bcf0089264e.jpg)
他使用了極大塊的均熱板,導向三面散熱,當初感覺應該很厲害的。
不過熱管設計並沒有直觸,加上多層傳導。而且有沒有風扇,真的是天與地的差別,無風扇真的很費錢,要達到100W無風扇穩定散熱,其體積絕對超大到無法忽視。
燒機短時間跑了一下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6f1395a9379e6604458477a55e15af0c.jpg)
8700G最大功耗都產生在GPU負載,雖然大家燒機所指的最大乘載都是指能不能壓制在100℃,但是無風扇可能整機外表都是80度以上高溫燙手,那應該是不能放在桌子上的,個人傾向於調低壓制60度左右,極限就70度的標準。CPU一律關掉Boost,功耗都不高的。
這邊負載65W,其長時間,CPU會超過90度的,也可以觀察到機箱內部開始積熱,最終溫度會失控的。
若是一些高階3D遊戲,是會達到GPU 100%使用率,這溫度就太高。 如能調整至60-70%左右的使用率,那看起來是可以進行2-3小時的遊玩的。不過這是在冷氣房條件下,室溫高可能就撐不住了。
上網觀看4K youtube很省電的,大約只需他8W的電力,待機則為4-5W。
整體看起來,這個小無風扇機殼能達到,長時間連續輸出40W ,能穩定維持約六十幾度,手摸外殼不會被燙傷的。
其他如撥放mkv 2160P 搭配madvr一些調整,大約要吃20W的效能,長時間也是可以撐得住的。
全靜音用 foobar2000來聽音樂,也是一個很棒的感受,又可以享受PC電腦操作的便利性。
精粵主機板雖然口碑有點崩,不過我用起來還行,就是可調選項少,有點挑記憶體。但是他BIOS是可以在WIN下執行更新的,主要 便宜....又有光纖。
但是主機一來,就有點毛病,有70%機率開不了機,加上燒機幾次,記憶體就掛一條(KingBank DDR5 6000Mhz)
又花了錢,換掉了主機板跟記憶體,還好8700G沒壞。
主機板換成了燒U名物 ASRock | B850I Lightning WiFi ,這也是大概台灣市場可以找到較為便宜有光纖的itx主機板。
拆裝了三四次,整個機殼我都熟了...這個架構真是挺麻煩的,比較大的問題是記憶體他被均熱板包圍,散熱瓶頸卡在主機板與記憶體溫度。U型均熱板更是讓安裝難度直線上升。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ed1791b55b6e321415f5a9893c73dda6.jpg)
順便測了一下,當把直立機殼,放橫後,升溫斜率明顯增加不少,這說明煙囪效應的確在這邊有發揮效果的。
佐以外面電風扇吹底部往上,升溫是止住了,內部主板與記憶體也降溫了,但對於CPU導熱出來的速度並沒有特別的下降,這大概可以說明熱能導出到空氣的速率不算很高,而且均熱板的升溫降溫都是比較緩慢的,可能是多層傳導結構障礙較多,這應該是再改進的。
不過在每一次燒機升溫後,一關掉,CPU降溫的確非常快速,表示這散熱還是可靠的。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ef6508b1cc025309c5e68ba53abdf8b4.jpg)
asrock的BIOS選項就比較多,這邊我關掉SMT與BOOST,CPU定頻3.6G,GPU定頻2.5G ,DDR5 4800MHz,整機的功率都低很多,個人覺得效能也夠,跑起來頂多六十幾度,不太會失控。當然玩遊戲負載不要超過90%是撐得住的。
asrock最近燒了很多U,比如有次我同時燒了FPU + GPU,他一次就給了128W上去,真是嚇死我了,瞬間撞溫度牆。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b4579ae7c566aab25ba80f4e2bae47fa.jpg)
對於基本我有在玩的戰艦世界,1080P開中低特效,穩定60fps,只會占用GPU 35%使用率,真是妥妥的。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7/mobile01-806518ba958bf3bdd1192db2dbd470dd.png)
在無冷氣無風的室溫28度,長時間遊玩,溫度最高61度,很穩。
用來替代老機FX8320E+1050ti 是很足夠的。
這個無風扇小機殼,外觀方正又小,又包含電源在內,真算是好攜帶(整機大概有四公斤重吧..)
可以說的缺點大概就是,電源插座是米老鼠,這有點冷門,不算好找替代線。缺一個穩固的基座,整機沒有止滑的。電源LED白光稍微刺眼。
全靜音無風扇+ITX代價高阿。
===2025/8/17自主更新====
8700G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實際上不會用到那麼多的效能,就多降點頻。
CPU多降一些,降到3.2G給他0.9V,避免太低壓而不穩定。
GPU 測試了一下2.9 跟2.4的耗電(軟體顯示非實際總體功耗)。
單GPU 2.9G大約會跑到接近65w(很快頂到設定80度溫度牆,會降頻變動),2.4G約在35W~38W,2.5G大約會接近40W。此時CPU 8core 3.2Ghz全速跑起來約耗17W左右。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8/mobile01-f7b6bd8b7cbe227a54bca9aaa622972a.jpg)
自己覺得這樣能效比還划算,又可以壓在無風扇的限制裡。
不過這樣的性能,跟目前小mini pc比起來,效能都在倒數第二了吧,但至少有個無風扇的優點。
![點我看大圖 無風扇一體化小機殼 VC850 [心得]](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508/mobile01-d70f453e1b55dd678732caaf78a06071.jpg)
780M的GPU頻率壓到2.4G的話,3D效能測起來約是8600G的成績,不過以40W跑出8600G全速的成績,感覺上是可以的。
但這個780M不適合超頻,是實際獲得的效益太低,假如說超頻可以提高達到130%的跑分,但實際可能就是 35fps變成46fps ,那還是不怎樣。而且功耗還可能超過120W。還是壓低跑他適合的遊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