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機殼外箱,整體外箱非常的小,重量也非常的輕,讓我不免的有點擔心會不會整體韌性不佳,等等就知道了
01.外箱正面

箱子的側面貼有產品型號以及規格,機殼本體長寬高分別為46x22x37.5cm,對比我目前的216(48.9x23.5x49.1)主要差在高度的部分,整個機殼確實也比216小很多
02.外箱側面

打開箱子可以看到正面的進氣網孔,這個跟聯力216是相似的
03.箱子打開

再來就是機殼整體的外觀,可以發現側面的玻璃側板幾乎占了整個機殼的大部分面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個機殼跟聯力216的差別主要是在下方,216電源的部分是依照正常電供的高度去設計擋板的,Airface Pure Pro的話則是將電供內收到玻璃側板內部,也因為這樣讓整體機殼變得更緊湊小巧,只是這樣一來下方缺少進氣通道,這樣在下方安裝風扇的效果可能會因此下降
04.機殼本體

機殼上方有一塊磁吸的濾網,這塊濾網只有在機殼上方作為進氣方向的時候才會有用,但是上方如果補了兩顆120的風扇可能讓這個殼變成一個正壓殼(5進1排),感覺有的太不平衡了,其實我個人不太建議,因此如果是用風冷的話,我會選擇在上方不安裝風扇,讓整體機殼變成3進1排的微正壓。
05.機殼上方濾網

正面有一些小網孔的設計,但是後方並沒有提供濾網,所以其實就只有一層的過濾作用
06.正面散熱網孔

正面風扇拆開

機殼後方是一般的電源固定、IO挖孔、以及PCIE插槽,這邊值得注意的就是PCIE插槽部分是採用一次式的擋板,如果是能重複使用的會更好,但這應該就是costdown的地方吧
07.背面IO

機殼底部也有提供電源進氣的濾網,但安裝方式較為單調,不像216有提供滑軌方便插入
08.底部散熱濾網

打開機殼背面,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線材
09.側面風扇線材

老實說我第一眼看到真的有一些眼花,好不容易將這些線材整理後,才知道這些線材分別為:
1.RGB風扇PWM接口x4、風扇RGB接口x4
10.風扇線x4

2.RGB hub SATA供電接口、4pinRGB接口
11.Hub ARGB與SATA電源線

3.主機板USB Type C接口、音效接口、開機鍵接口、RGB燈效開關接口
12.機殼正面IO

不得不說這咖線材都給的很長,長是好事,但太長且沒有整理反而讓整個機殼背面看起來有點亂,但這些都可以靠自己整線改善,只是一打開背板有點嚇到哈哈
機殼內也有一個小盒子,裡面放有安裝主機板跟風扇的螺絲、風扇集線器(好評)以及一些很細的束帶(可以拿來綁電源線線材或者原本那些很零亂的風扇LED線材)
13.收納盒內容物

翻回來正面,機殼的玻璃側板為無穿孔的玻璃製作而成,安裝方式也是用快扣裝置(跟216非常像),完全不需要任何螺絲即可安裝
14.無鑽孔玻璃

再虧一眼機殼內部,整體真的非常緊湊,有點好奇實際安裝主機板後是不是會有相容性的問題,等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15.機殼正面內部

接下來就是要安裝主機板了,本次測試的幫手為以下:
CPU: Intel 13700K
MB: 技嘉 Z690 Aorus Elite DDR4
RAM: 金士頓 Fury Beast狩獵者 DDR4 3200 16Gx2
電源:Seasonic Focus GX1000(非ATX3)
因為我自己沒有備用電源,所以還是特別從我原本主機上拔下來的,就當作是順便清理一下裡面的灰塵吧!!
安裝主機本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將主機板放上去並鎖上對應的螺絲即可
16.安裝主機板

主板安裝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需要將風扇的線材與機殼IO線材插入,這時候就會發現剛剛的IO線才真的是非常的堅挺,又粗又大,有點難把它順利地塞進機殼,需要用一點力將多餘的線材放到風扇下的空隙處才能勉強安裝好
17.安裝機殼IO線材

再來就是要安裝電源了,這次使用的電源剛好也是白色的,整體非常的搭配
電源的部分其實意外的好安裝,由於下方給的空間還算可以,所以線材也都能順利地塞進去,只是這一個機殼我不太建議安裝太多額外的小配件,一來空間只夠一些基本的線材若塞下太多配件可能會導致線材太多以致於關不上背板
18.電源與機殼

安裝好後背部照,由於上述所提及之機殼與風扇LED線材非常多,所以也只能盡可能的把他往下方硬碟架塞了
19.機殼與硬碟架

最後終於可以擦電開機!
20.擦電開機

由於這次使用的散熱器完全壓不住137K,所以也比較難測試散熱,但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機殼後方排風是溫溫的,使用上也沒有問題,推測風量應該是蠻足夠的,4顆風扇確實都有起到作用
以下就是這個風扇提供的各式各樣的LED燈效(我自己是覺得改成風扇集線器會比較有實質效果一點),不果也好久沒有看到有特別在前方設置LED燈效按鈕的機殼了




整體來說,這次Cougar Airface Pure Pro整體開箱體驗我的平價是中等,作為一個MATX大小的殼卻能支援ATX主板我覺得很不錯,該有的都有給,風扇也有4個,讓大家不用再去購買,空間的運用也還可以,是一個合格的機殼
缺點的部分肯定也是有的:
首先,雖然提供ATX主機板支援,但是受限於空間的關係,導致ATX在配件擴充上的優勢無法發揮(藏線空間太少)
再來就是外殼的剛性只能說是還可以,對比像是聯力216的鋼板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價格帶來的影響
第三就是背部線材的雜亂,會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整理,線材的長度也沒有很合理,尤其是IO線材,雖然是在側邊靠近一般主機板IO針腳的地方,但線材卻超級長,又很硬,光是這樣就非常難藏線,希望未來可以改善
第四就是指支援最大240水冷,在這個時代,只支援240水冷真的蠻少見的,更何況前方都有三風扇了,可能是考量到冷排的厚度才會做的犧牲吧,不過風冷的部分卻沒有太大的限制,安裝起來穩穩的
總的來說是一款除了水冷支援度以外沒有明顯短版,安裝過程也還算順心的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