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前言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打給厚

話說AI運算正當紅,目前多數AI訓練都用高階顯示卡當作訓練用的工具

面對一般小型工作站的需求來說,多數是裝個1~2張4090作為深度學習的訓練

畢竟一般家用型的主機最高電供就1600瓦,裝個2張4090已經算是極限了

今天為各位開箱一咖號稱能完美裝得下2張4090的機殼

來自那個大家都熟知的全漢,所推出的塔型機殼CUT610


話說這咖CUT610算是沒有走在遊戲電競需求上

主打一個我什麼高階硬體都吞得下,但是對於RGB以及玻璃透測都捨棄的路線

所以它能吃得下2張長390mm的高階顯卡

能安裝360冷排、也有9組PCI槽空間能擴充,甚至是附一個顯卡直立位

但它內建的風扇不會發光,也沒有任何發光機構(除了電源指示燈)

旁邊的透測也是壓克力板而已,走的就是一個樸實無華認真工作的好員工路線


先來簡單提起CUT610的機殼相關SPEC

長寬高:465 x 235 x 565 mm
主機板:E-ATX 向下相容ATX、mATX及ITX
前IO:USB 3.2 Type-C x1 、 USB 3.0 x2 、USB 2.0 x1、 HD Audio
散熱器高度:180mm
顯卡長度:390mm
擴充卡槽:9+2(直立槽)
硬碟擴充:3.5吋*2、2.5吋*2
電供長度:160mm
預裝風扇:前140*3,後140mm*4
風扇支援:前方120mm*4或140*3,上120mm*3,後120/140mm*2
水冷支援:前360mm、上360mm

實拍照片
外箱正面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外箱背面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外箱採用簡約風格,單獨用黑色線條勾勒出產品的外貌

背面則是用爆炸圖描述機殼的內在

題外話:不得不說這建模的人作得真好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直接抽出本體,第一印象是:哇這機殼真的很高耶!!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拿出祖傳的魯班尺一量,有著57cm,幾近鄉民的2倍長度了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機殼正面網孔開好開滿,正面除了網孔外沒有任何的廠牌銘牌之類的東西

近期全漢機殼的路線都是如此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背板的部份在上方有作開口,供電供通風用

(因為電供裝在上方靠背板處,待後續圖片說明)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後方一覽圖,總共9個可拆卸式PCI槽,一直雙槽的直立位

外加可看到電供位的鎖點以及內附的雙120mm風扇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唯一證明是全漢機殼的地方,一個貌似有一點歪的FSP字樣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稍微放大一點看直立槽位,可以看到這邊的PCI槽開口是一次性的

要折斷才可以使用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機殼頂端有兩處一大一小的磁吸式防塵網,以及所有貓咪都喜歡(?!)的上置式IO開關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該有的插口一應俱全,這邊的LED按鈕是另有玄機的(畢竟全機無任何LED配件)

是給外置LED套件切換用(但這套件還真的不好找,手邊翻來翻去還找不到)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底部防震腳非常的大顆,搭配底部有偌大的防塵網

從這邊透光處也能看到有作風扇固定位(但官方資料沒有寫)

若是PCI裝置沒有裝那麼多的話,也可以在底部安裝進氣風扇增強機殼內對流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透側板固定是採用四邊手擰螺絲的模式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壓克力透側厚度為4mm左右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將四角的螺絲擰開取下,可看到機殼內部空間非常的大

光是側邊理線槽就有兩排了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頂樓加蓋處為電供放置處以及走線的地方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一開始看到這邊覺得有一點可惜,空間其實不小但風扇線吊在這就覺得心理有點過不去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雙直立位的擋板雖然是一次性使用

但目測也是可以安裝市售的各種擋板

避免拆下後空在那邊的窘況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為了最大相容E-ATX開的雙排理線槽

對於目前常見的雙CPU主機板都沒問題

這邊很不錯都有提供遮羞用的橡膠檔板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前方有三顆140mm風扇直接往機殼內部灌進去新鮮涼爽的空氣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說明書就只有這張紙,簡單的講述安裝的位置及注意事項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前方網孔板拆掉後可以看到高度應該也是足夠安裝420冷排才是

因為每個風扇間都還有一些間隔

面對14900K這種360水冷都壓不下的巨獸,或許420水冷是一道來解救的庶光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IO處也是整個模組化,假設未來有替換的需求的話也是可以整個拆卸下的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背板打開後,零件盒就跟吊豬肉一樣懸吊在那邊

2.5及3.5吋擴充硬碟也是安裝在背部

但注意它並無任何快拆裝置都得用螺絲鎖上進行安裝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配件盒內附有一個蜂鳴器及束帶,還有一堆一定用得到的螺絲們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內附的風扇為3Pin DC fan

一切都是成本考量,有需要的話可自行更換喜歡的風扇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稍微把線撿一撿可以得到比較乾淨的視覺感受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硬碟槽安裝一邊用卡扣,另一邊用螺絲作固定


2.5安裝位-1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2.5安裝位-2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2.5安裝位-3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拿2.5吋的硬碟槽作示範,各處鎖點幾乎都有開口,可以自行決定要鎖哪邊的螺絲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安裝完後的示意圖,老話一句安裝完也得注意電供的線是不是夠長插得到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電供安裝處有一個大空間可以讓所有線材都安在這邊

但因為可以透到讓前方看得到,走線要走得漂亮確實得多費點心思


前面板針腳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LED SW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資料傳輸線們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前置I/O及主板控制面板針腳一覽

多的那個LED SW就是假如有RGB控制器要切換燈效時用的

它是插在外接RGB控制器上而非主板上的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背板整線空間大概是16mm,不算太大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電供出線孔距離安裝處約有21cm,安裝大型電供是完全沒問題的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上方防塵網拿下來後可以看到滿滿的開口



組裝流程分享

外觀照片到此結束

不免俗的要來組裝一番來輾示這機殼到底有多能"吞"

這次搭配的硬體如下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把手邊最粗最大的東西都拿出來組了

採用阿撒辛4為了看一下風冷的干涉程度會不會影響裝機體驗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記得要在安裝前把所有對應主機板的銅柱都給鎖上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阿撒辛4裝上去,上下左右的空間都很足夠,完全不會頂到上方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CPU 8P的走線位比較極限了一點

會比較建議把線先插上在安裝主板才會輕鬆點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雷神2代安裝上去輕輕鬆鬆

安裝處再安裝一顆電供感覺也是沒問題的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這邊有點要注意的地方,若是顯卡是越肩設計的話

安裝空冷後這直立位就無法使用了,會頂到空冷


裝雙卡正面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顯卡離前側只剩約1CM空間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雙顯卡示意圖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就讓它安裝兩張40系列的巨無霸看看

但通常真的要安裝兩張顯卡會比較建議裝渦輪版的才不會上面的顯卡一直吃廢熱

(註:下面那張顯卡只有風扇模組而非真實顯卡,此處為展示之用)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這邊不小心拍糊了)背板在電供螺絲處有做一個空間防止干涉



組裝完畢照片分享

再來全部裝完實際開機體驗一下

因為這機殼沒有任何RGB所以我硬是加個聯力的RGB線來點綴一下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裝了兩張巨無霸顯卡後,體現了什麼叫塞滿滿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前方上置I/O也只有電源燈會亮起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張哥口吻:後方兩顆大風扇嗚嗚嗚地轉了起來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面對ROG 4090這粗勇的卡,前方也只剩下約1公分的空間而已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請忽視倒影的阿宅樣貌) 壓克力板的透光程度也是不差的


[開箱] 全漢 CUT610,輕輕鬆鬆裝下雙4090
最後用一張開白光裝單卡的樣貌結束裝機



最後結語

總結:

其實因為這機殼定位就是為了小型工作室作雙卡安裝才出的特化型配置

所以除了空間以外就作了不少取捨

例如燈光這些當今最能提升硬體心靈分數的東西(笑)

但換來的就是各種硬體可以輕鬆安裝

只是我安裝完後思考了一個禮拜覺得某些點可以在下一代(或許會有)上面來作改進的

例如電供位置我就覺得可以安裝雙電供

然後全漢本身就是電供的領導者,作個電供的連動裝置應該也是不在話下

這樣一來可以驅動高階硬體完全無煩惱

而上側風扇處若是安裝一體式水冷也是得注意一下水管長度

畢竟頂樓加蓋過後那個高度真的跟一般機殼不太一樣,要好好挑選水冷的水管長度

總的來說,若是有想要弄運算工作機的需求

這機殼也算是個不必煩惱安裝空間的好選擇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2024-04-03 23:32 發佈
後方雙排風扇的設定, 好物耶
我的Thermaltake V1000A也是後方雙排風扇, 雖然是8026的

3.5" HDD有點少, 稍微可惜了些
之云
之云 樓主

沒辦法囉~現在NAS當道,對於大容量存儲幾乎都轉去NAS了

2024-05-05 22:24
哇,可以塞兩張4090還保留有一些空間,這機殼設計真亮眼
之云
之云 樓主

小型工作室算AI可能可以考慮用看看

2024-05-05 22:24
跟這台蠻相似的, 真希望能把機殼裝進行李箱帶回台灣, 雖然不太可能
ITX倒是可以試試

感謝分享介紹
是咖簡單粗暴純粹機殼
有考慮拿來給目前裸機使用RTX 4090 有個家....
之云
之云 樓主

其實裸機也是個選擇,拆裝有夠方便的

2024-05-05 22: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