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開頭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打給厚,俗話說得好『玩ITX的孩子不會變壞』


話說到現代人大多住在都市空間,空間能利用的相對會比較小

出外念書的莘莘學子們努力苦讀住宿舍

受薪藍領一開始只能當小資族住在坪數小的雅房

但不論是打報告、追劇甚至是玩遊戲掛模擬器免不了還是要用電腦

也不是所有人空間都能放得下一台ATX機殼的電腦

所以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無限價值


喜歡玩遊戲、需要顯卡做渲染或是深度學習的人

可能會挑選SSUPD或是A4機殼這類可裝顯卡的機殼

那只需要一般文書工作、追劇或是簡單影音編輯的人

就還滿適合例如DESKMINI或是今天的主角CHOPIN MAX這類的機殼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CHOPIN MAX的外觀及使用環境供各位看倌參考看看

底下我會分為幾個部份

一、外觀介紹

二、實際上機操作體驗

三、與競品比較

四、結語

那就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囉!!


外觀

一、外觀介紹
箱子正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標示200W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盒子的正面,這代的CHOPIN後綴是掛著MAX

和上一代PRO相同的是,電供一樣給200W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盒子的背面,大大的紅色迎廣MARK

側面1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側面2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側面主要寫著CHOPIN MAX的SPEC

以下文字列表一下主要的SPEC

顏色:鈦灰、黑、銀(我今天開的是鈦灰哦!)
材質:SECC 鍍鋅鋼板, 鋁合金
主機板相容:Mini-ITX
I/O:USB 3.2 Gen 2x2 Type-C *1
USB 3.2 Gen 1 *2
HD Audio *1
散熱器高度:54 mm
背面磁碟槽:2 x 2.5" (硬碟厚度max. 9.5 mm)
電源供應器:內建InWin 200W 80 PLUS Gold金牌電源
產品尺寸(長 x 寬 x 高):217 x 84 x 244 mm
包裝尺寸(長 x 寬 x 高):270 x 120 x 276 mm
淨重:2.2 Kg
毛重:2.5 Kg

頂部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底部1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底部2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盒子頂部及底部分別是迎廣的LOGO及盒子製造商的資訊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打開盒子後第一眼也是迎廣的LOGO,迎廣 always be with you

套袋1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套袋2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機殼本體用透明套袋及泡綿保護著

而主要配件都直接放在機殼肚子內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本體直接拿出來,鍍鋅鋼板帶髮絲紋的外觀真的非常的美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主機的正面只有金屬浮雕的INWIN LOGO

非常的簡約且大氣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正面I/O從左至右是 USB3.0 耳機 麥克風 USB3.0及這次MAX主打的 USB3.2 GEN2x2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在開關的旁邊也是有著硬碟讀取及電源指示燈,亮起時是發白光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側面散熱口,要把鍍鋅鋼板拆下的話這邊有兩顆螺絲

機殼底部1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機殼底部2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這機殼如果要立起來的話這面是底部,帶有橡膠防滑塊

要拆鍍鋅鋼板的話這邊也還有一顆螺絲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還沒上機,可以看到所有配件包含電源線全都放在肚子內

而散熱網板看起來就很涼快,網孔大小適中,不會過度密集影響散熱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背面有著小小的兩個散熱口,可以幫助SATA硬碟排熱

側板螺絲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側板開啟方式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螺絲旋緊方向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接下來可以開始拆側板了,這邊需要動用到十字螺絲

然後這個突出的小耳朵要先小力的向上扳之後再向外抽出才能打開側板

而且螺絲鎖孔有個小巧思,看圖就知道順時鐘是轉緊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開膛剖肚拿出所有東西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電源線是米老鼠頭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配件包是用單次破壞性包裝,覺得日後改成夾鏈袋可能會更好

但迎廣好像都這樣包裝很久了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配件包內容物,有兩種螺絲、QR CODE 說明書、SATA一分二延長線及個性飾板

硬碟螺絲是有帶減震片比較多顆的

個性飾板承接著前兩代的傳統,黏貼靠3M背膠黏膠

私心希望可以改成磁吸式的,畢竟一次使用還滿可惜的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前I/O有 19PIN 的 USB3.0 及 TYPE-E可轉成前面板TYPE-C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HD AUDIO跟開關及指示燈的PIN腳接頭

寫著F的那個接頭直接往主機板上的系統控制面板連接排針完美結合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提供滿滿動力的是迎廣自研的電源供應器

型號為IP-AD200C7-2,12V可以吃到192W

其他3.3V及5V加起來可以提供最高200W的動力來源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PSU自帶的接頭很簡單

一個MB的24Pin帶SATA,再加一個CPU 4+4 Pin

SATA想擴充可以用配件包的一分二延長線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背面側板打開,可以看到有幾個水滴狀洞洞是拿來掛SATA硬碟用的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有刻印表明著安裝硬碟的方向(理論上要安裝錯誤很難啦)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這個巨大開口是為了方便主機板背後的M.2插拔用的

不必將主機板卸下拆裝就是好評!!


外觀介紹完畢了,進入下一個上機環節


上機

二、實際上機操作體驗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這次搭配的硬體是如圖所示

i7-12700k

ASUS ROG B660-i

配上AXP90-X53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電供方面我沒有示波器之類的高級器材

只能拿這個大家都有(應該吧!?)的電供功能檢測器

正常可過電!!

組機正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組機背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經過快速裝機後,因為也沒什麼線材需要理線

整體安裝過程非常的簡單且快速

只是要注意主機板放進機殼時需要將線才拉好才放得進去就是了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安裝完主機板,可以看到背面M.2插拔開口

不過貼心提醒,背面要安裝M.2的話用GEN3就好

太過高溫的SSD放背面那溫度會太感人我不敢看呢

而這邊也得順帶提一下,AXP90的強化背板會跟2.5吋硬碟安裝螺絲起干涉

所以建議先將硬碟預先安裝上再用主機板比對一下

看有哪些螺絲不要安裝,免得裝完主機板後才發現就會悲劇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這邊我安裝AXP90,安裝時有個小地方須注意一下

鰭片的方向是朝著上下比較好而不是左右

原因很簡單,朝著上下的話,往上的風可以從透氣口順利排出

減少積熱的現象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裝機完成,我裝完之後才深深覺得原來電腦桌也能那麼乾淨啊!!

搭配著無線鍵鼠及大螢幕,簡單又暴力的電腦桌就此誕生

待機-AIDA64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待機紅外線熱顯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待機分貝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待機狀態的AIDA64資訊及紅外線熱顯圖

CPU風扇的地方感覺頗涼快呢

但是電源本身的風扇噪音不小,我將環境音降到最低後還是有55分貝

不知道是不是我測試環節哪邊出錯,不管怎麼降低待機功耗

PSU的風扇都還滿高轉速的,求高人幫解

燒機-AIDA64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燒機紅外線熱顯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燒機分貝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烤FPU五分鐘後的AIDA64資訊及紅外線熱顯圖

這邊我直接將PL1及PL2都限制在145W而已

不是擔心CHOPIN MAX的電力不足,而是12700K用AXP90再多給一點電的話會壓不住

此時AXP90風扇聲會直接蓋過電供的風扇聲

前面板C口測試裝置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前接口跑分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使用LINDY林帝的TB4線及ACASIS的USB4.0線材想測試前I/O的C口速度

可惜的是ACASIS的內建晶片除了USB4之外只有3.2 Gen2x1

所以只跑出10Gpbs的速度

非常可惜手邊沒有Gen2x2的外接盒 ̄▽ ̄||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這邊附上當初我考量過要採用哪些散熱器的資料

最後選擇利民主要是因為他FULL BLACK版本跟機殼整體配色很搭

而且散熱能力夠及噪音不算高

如果使用12400這類不太燙的CPU也可以直接養貓,貓貓的安靜程度應該還是NO.1



實際上機測試過後,經過各種操作如LR轉檔或各類花式烤機

都沒有出現電源供應不穩的狀況,這部份還會持續使用若有更新資訊會更新的!!


比較

三、與競品比較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我想應該很多人在考慮這類不需顯卡的小電腦時

都會拿蕭邦及DESKMINI來作比較

以下我用我使用過的體驗來聊聊天

疊疊樂1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疊疊樂2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身為兩種小機殼都擁有的使用者而言

我會這樣定位

如果是求極致空間節省的話就直上DESKMINI

如果是要追求較高效能且空間還足夠的話,INWIN蕭邦系列是好選擇


DESKMINI我會將它定調成買主機板送機殼

所有的週邊配置還是得圍繞在主機板本身的限制

變壓器只有120瓦就決定了這主機能力的上限會較低一點


而蕭邦系列經過這幾年的更迭後,進化化成200W電供及前面板有USB3.2 GEN2x2接口

可自行選擇喜歡的主機板,讓它的上限拉得比較高了些

官方有測試這個電供最高可以經得起12700的摧殘(?!)

我使用12700K降PL1及PL2的使用體驗也覺得滿不錯的

結語


四、結語

組裝完後使用了也接近一星期

覺得如果真的只有文書需求而且擺放空間有限的話

蕭邦MAX不失為是一個好選擇

整套組到好應該都可以抓在20K以下

擺在電視旁或是書房使用都十分得宜

303NV聯名疊疊樂-正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303NV聯名疊疊樂-側面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畢竟客廳跟書房好像都不太適合放太大的機殼

看上圖便知那體積的差距真的是不小呢!


而我也有想過一個可能性

就是CHOPIN MAX搭配上Z690-i這類帶有雷電4的主機板配上外接顯卡是否也有搞頭

但因為我的外接顯卡盒已經出售,所以我這個幻想無法被滿足了

用外接顯卡盒彌補蕭邦系列的PCIE槽無法被使用的空缺似乎挺有趣的



總得來說,我只有個遺撼就是太晚才認識這個機殼了

但我覺得到手的時機卻是恰到好處,如果在前幾年入手的話

就失去擴充更高階CPU及USB3.2 GEN2x2的機會了

高階CPU搭配上USB3.2 GEN2x2

讓小小的機殼生產力也能UPUP


以下列出我認為的優缺點供大家參考看看


優點1 質感好(髮絲紋配上鋼板,那種內斂的美真的激推)

優點2 介面完整(有3.2 GEN2x2已滿足)

優點3 價格不算太高,大約3000元的價格含PSU我認為非常合理


缺點1 我很喜歡迎廣機殼都有一個夾鏈袋放各種配件,但蕭邦沒有

缺點2 線上說明書其實還是有點過度簡單,這類ITX機殼若沒有安裝經驗的話

其實都還是非常仰賴官方的文件給的指引

缺點3 電供風扇聲較大,但這邊我不確定是否我拿到的是機王

這風扇聲對於要求安靜的使用者來說可能稍稍惱人

我有詢問過第一代的使用者,他們說非常安靜

所以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升級成金牌電源後才變大聲的

[開箱] 簡約大氣 INWIN 迎廣 Chopin Max

↑最後的最後用一張空拍圖結束開箱文

迎廣 CHOPIN MAX真心覺得不錯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2022-09-12 0:03 發佈
我也是他們家的愛用者
InWin 909路過中
之云
之云 樓主

我用過很多個迎廣機殼,做工真的非常不錯,我NV聯名款一直捨不得賣掉還留著當紀念呢

2022-09-13 0:17
yen.abow

303 NV真的是經典款式! 現在已經買不到了~

2022-09-13 10:58
之云 wrote:
開頭 打給厚,俗話說...(恕刪)


我看到B站有人換電源風扇
用貓頭鷹 NF-A4X10 FLX
買一台這個給孩子,增加孩子的生產力與學習效率很不錯,小朋友的成績嗖嗖就上來了,再說現在小朋友不少要學習程式設計,讓孩子可以從小接觸程式設計,未來有很大的機率成為電腦專家,讓小朋友營造起跑線,真的是很不錯的選擇
補上 USB-C 之後實用性大增。
我是第一代,電源是150W但很安靜,目前使用AM4 5600G,CPU風扇拆掉上緣保護蓋直上,沒另外買散熱器

缺點是太重及前方無進排氣孔,塞在後方無開孔的櫥櫃散熱會很差,只能把機殼轉個方向,上方面對外面排氣
蕭邦的電源規格如果改成TFX ,電源的維修選擇就更有彈性,不需要同1U電源,1U電源的風扇太大聲
TFX高65寬85深175mm,TFX比蕭邦電源略大一點但身形類似都是細長
銀欣及全漢有TFX電源,規格有做到700W
在台灣還好處理蕭邦電源,但當目標是行銷全球,或是要帶出國,電源相容普及問題就浮現
蕭邦在國外壞電源,要處理就很麻煩;但TFX還有機會找amazon/ebay

另一點是迎廣A3價格能否降到略同全漢CST350,後面還有鈞嵐小蒼龍三百多那種價位在市場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