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因為手癢以及便宜所以就敗下來(有點被強迫消費的感覺…厄)

其實我也是想利用他(7900GT*2 SLI)來玩玩NBA 2008
先前的6600GT早就有點給他不夠力啦~~
只好去商場東買西買總算組件都收集起來啦!!(為了玩只好配合一點)

因為預算真的不足所以也不考慮買CASE了就直接裸體在外吧~~
(也剛好華碩的M2-CROSSHAIR也很適合裸體)
Power想說選顆模組化的放在外也比較好整理,
所以老哥也和我一樣敗了一顆保銳自由400w模組化
(本來想買500W會穩定一些但…小朋友真的不多了!!)

先前買時沒有和大家分享所以就趁現在就來和大家共享一下開箱心得囉~~
今日主角花了我們二千多的保銳模組化自由400w先來張外盒照吧~~

包裝其實還瞞有質感的(左下標示為雙+12v輸出,主動PFC,支援Cross Fire等…)

來張外箱的正面照右上方有DX X ready支援6+2pin的標示

盒底有線材的介紹包括了20+4pin的主電插頭6+2pin及6pin各一的顯卡專用插頭,再來就是處理器用的4+4pin+12v插頭,盒內的線材說明介紹的很完整
其它盒外標示有支援雙核心系統,電功率0.99(100-240vac自動切換)
效率值80%,EMI…等

外盒也有標明規格在目前大家重視的+12V1與+12V2雙輸出自由400w有20A的實力算是一個不錯的規格喔~~

再來就直接脫下他的外衣吧~~見到的是一張官方的保固卡一年更新三年保固,店家忘了幫我蓋個店章哇勒…


一家大小排排站的合照 (電源本體,線材,貼紙,套套*3可將用不到的孔位蓋上,螺絲,說明書)

再來就是今日主角自由400w來個寫真集吧

右上方有個防拆的保固貼…所以無法和大家分享他的裸體請大家見諒



主角的屁屁照用顏色來區分方便大家組裝時不會搞錯黑的接黑的紅的接紅的也算是個很特別貼心的設計

本體的規格表請參照

主機板的24pin主電照上方也有註明not for cpu我想是怕初學者硬拉去差cpu
但我想沒有人會那麼天吧~~~

同樣的在cpu的4+4pin也有標示看的出來保銳的用心

線材方面一共是五條SATA*6大4p*6還有一個FDD用的小4p
每條線材上都有SATA還有IDE各二

顯卡專用的6pin及6+2pin將來要來個升級都可以接的上來喔

再來就是二手品家族的全家合照
主機板:ASUS-M2-CROSSHAIR
CPU:AMD Athlon 64*2 4600+
RAM:kingstong 512 800 *2
顯卡:技嘉7900GT*2 SLI
硬碟: WD800JDSATA

主機板BIOS電壓狀況大至看來還蠻準確的,12V落在11.9
老古董CRT比較不好看,大家見諒阿....小弟實在沒錢


EVEREST的電壓狀況軟體測到的12V也是11.9V,EVEREST與BIOS同步準確

本想來個OCCT配合EVEREST的偵測電壓運作
但實在是沒什麼時間去摸OCCT等待下次有空再來測給大家看八

使用心得:
裝上了自由400W之後,感覺這個新朋友沒有任何當機不穩的情形,電壓方面表現也算是穩定有機會再來用OCCT來跑給各位看!!
優點:
有獨立兩組的+12v輸出
主動式PFC加上80%高效率
雙滾珠軸承在使用上真的非常安靜怕吵的人客可以考慮
內部有很多貼心的小設計包括線材,本體上都可以看的出來
還有一個是我比較不知的EMI電磁波過濾應該是防止組件週邊的干擾吧(這個讓專業的來解說)
當然還是有一點小建議:
1.每條線材上有二組SATA和大4PIN每組的距離有點短,不知是不是原廠想讓使用者在四個接頭上擇二來使用,其實IDE介面的設備應該不多了,可以獨立一條供給IDE,其他線都用SATA介面,最好是可以拉長拉短 ,這樣我想一條就可以解決拉達到模組化真正目的~~
2.孔位套套不夠用勒我全上之後還是有空洞希望可以給多一些些比較有整體性
以上感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