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派 ITX 機殼,Antec ISK600 機殼開箱測試



除了追求極致小型化、無風扇而不在意性能的組裝以外,蠻多玩家在 ITX 上的追求是走在最小空間內能夠裝入最高性能的小鋼砲玩法。市面上也蠻多產品以這樣的概念來設計,市面上較常能接觸到的bitfenix prodigy、CM Elite 120/130系列都是以這樣的訴求進行製作。

前一段時間 Antec 也針對這樣的市場,推出了 ISK600 mini-ITX 機殼,主打可以再 ITX 機殼內裝入塔式散熱器與長卡,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這 Antec ISK600 的內部設計與特點。

產品外包裝:


機殼本體:走方正路線的設計


面板部分:走簡潔風格的面板,進氣由側面進入,提供 USB 2.0/3.0各一,燈號置於飾條之內,光碟機部分限定為SLIMTYPE 光碟機。




外蓋為鋁質一體式折板,兩側皆有保留透氣孔,提供給顯卡進氣與電源出氣之用:




背面備有一顆12CM風扇,介面卡槽為雙槽設計,另外由電源座的設計應該就可以很明白地知道電源應該是裝在機殼前方的:


內裝部分:上方橫跨為3.5”硬碟架與2.5”硬碟/光碟機架,電源可裝標準ATX電源,再安裝處有泡棉條制震,USB 3.0 HEADER接線另外將 2.0 的線拉出,若在沒有 U3 的情況下仍然能提供安裝彈性,而不用犧牲 USB 3.0 Port。





風扇為 3PIN 與可調速設計:


硬碟架的設計相當有趣,已經替所有可能的安裝位置準備好孔位,除了好好地放在槽內,也可以倒掛安裝,基本上裝兩顆 3.5” 完全不是問題;2.5”硬碟架能可以安裝兩顆 SSD 在內,硬碟架的避振策略為泡棉大配橡皮套螺絲來進行制振減噪。






簡單的安裝一下,顯示卡使用了 HD7850 作為示範;電源則是 Coesair RM650 全模組化,可以看到顯卡其實還有很大的餘裕,但在實際上的安裝上使用者可能會發現會有某些問題的發生,後面會再提及。


硬碟的安裝、走線也很輕鬆,但這邊值得注意的是,圖中的 2.5” 硬碟架安裝是顛倒的,因為沒有特別明顯的防呆,因此簡單的方法可以從泡棉條的位置來確定,如果安裝顛倒會造成 SSD 突起,泡棉條會造成蓋板無法闔起,更重要的是光碟機將無法安裝。正確的方向應該是泡棉條那段朝向機殼內部來進行安裝。


因為電源位置的移動,因此可以安裝小尺寸的塔式散熱器,整體空間有相當多的餘裕與安裝彈行,此處骨架的孔位則可以安裝第三顆 3.5” 硬碟。


整體看來,ISK600 給了玩家相當大的自由度與彈性,透過硬碟架的變化,給不同需求的部件給予不同的空間,就算拿掉了硬碟架,也可以透過骨架預留的孔未來安裝一顆 3.5” 硬碟。整體的空間安排也不錯,電源的位置剛好可以從吸入前端進氣然後直接由側邊排出,也不因為上置電源而犧牲掉散熱器空間與或是為了增加散熱相容性而拉高高度,另一邊針對 VGA 的透氣孔也可以有效降低顯示卡的熱量。

至於顯示卡使用的選擇上,雖然理論上是可以裝上長卡,但實際測試下是有些條件的,使用模組化電源的時候,由於模組化接頭會較為伸出,因此如果是安裝像HD7970 這樣的卡,電源模組線可能會與顯示卡互相干涉,在此案例是 ATX 24P 連接線。在這樣的狀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較短的顯示卡,或者是選擇使用半模組化或是無模組化的電源供應器,才能夠減少干涉的發生。另外 2.5” 硬碟架的安裝方向上也要稍注意,以免硬裝造成蓋板與減震條的損壞。

簡單開箱安裝至此,謝謝收看。
2014-06-15 2:56 發佈
shadowsfall wrote:
除了追求極致小型化、...(恕刪)
覺得這殼有散熱不足的感覺



前面板:電源供應器吸入冷空氣的部份
右邊側板開孔(紅框):是電源供應器排出熱氣的位置 有隔板隔開主機板的位置
所以右側側板的開孔專供電源供應器排出廢熱 無法供應主機板的進風
電源供應器 散熱OK



左側側板開孔(紅框):開孔部分可供應主機板的進風 不過無法對應顯示卡的進風需求
主機板與顯示卡風扇共用這個進風孔 覺得開孔不夠大 會進風量不足
下方開孔:效果同左側開孔
顯卡與CPU散熱 只有這兩個位置開孔 進風量少 散熱可能不OK


我覺得左側開要全開(整個藍框)
這樣不管是圖中的鼓風扇 或是短卡單風扇 雙風扇 三風扇 都能從機殼外進風
不進風的部份可以用隔板 阻絕不要的網孔進風

讓顯示卡獨立成為一個散熱模組

----------------

不過這款看出來的優點是 上方如果不裝3.5"硬碟 高度可以更高 應該可以容納低高度的塔扇

左邊的骨架上的開孔(圖一紅筐) 應該可以再裝一個2.5吋硬碟或SSD 這是蠻讚的功能
多數骨架與骨架之間都是無法使用的薄空間 利用這個部分 多出一個擴充空間

電源供應器在前方 填滿以前少用的3.5"光碟擴充位置 充分利用空間
主機板上方空間很大 整線容易



如果左側顯卡位置全開孔 使用隔板與濾網使其能通用顯卡進風
會跟我理想中的小機殼構想蠻接近的

----------------

理想中的這種小機殻 略同樓主介紹的機殼
1.電源供應器放在3.5"光碟機擴充座 主機板如這款放置
機殼四周進風 前:進風電源供應器 左:全開孔進風顯示卡 右:進風主機板 後:進風主機板
最後主機板上方大風扇出風

2.電源供應器放在3.5"光碟機擴充座 主機板如這款放置
前左右:同1.進風 上方:CPU使用套管由機殼上方開孔進風 後:全部由後方排風

除了排風扇以外 把所有風扇都用來吸入機殼外的冷空氣
                              彈幕濃!

skiiks wrote:
覺得這殼有散熱不足的...(恕刪)


Cool ,感謝精彩的的意見分享

其實兩側的網孔不算小 當作是主板跟VGA共用的進氣個人認為應該是夠用,全開的話就會有入塵以及強度上的問題就是。不過在這種ITX機殼內 我認為還是使用下吹散熱才是可以完全顧到主板VRM的散熱的選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