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自從看了Die Hard 4.0之後,魔俠那間「指揮中心」就是我玩電腦的最終目標,不過供養那麼多台電腦可能真的得要六台發電機,外加十顆1000W的Power吧?幾年前,電源供應器沒什麼玩家在意,隨便一個白牌250W就很好用了,但各零組件的耗電量越來越高,尤其是顯示卡,高階卡的耗電量甚至比一整台電腦還高。因此廠商出的Power瓦數越來越誇張,玩家也越來越在意主動式PFC、轉換效率等等,搞到打電動還得副修基本電學。

80%+轉換效率
台電計算家庭電費的方式比較不一樣,是以千瓦小時來算度數,因此Power在AC轉AC的升壓階段,不管有沒有用完就接地消失,不像歐洲會bypass回電路。簡單的說,所謂的「主動式PFC電源供應器」在台灣是沒辦法節省電費的(當然,有主動PFC的Power,通常轉換效率也比較好,而且對地球來說是做功德,所以也不全然無用),對台電計費有影響的只有Power的「整體轉換效率」,也就是AC(交流電)轉DC(直流電)時的效率。正好美國最近在推行80 PLUS新規範,讓我想物色一顆新Power,看80%以上的轉換效率能不能讓我省個幾百元。

在Computex 2007的時候,我就注意到技嘉新的ODIN GT電源,這是技嘉第一次進入Power市場,他們從很多高階Power上學到不少創意,整合出來的ODIN GT非常玩家取向,主打80%以上轉換效率、支援超高階顯示卡和軟體監控。因為太有趣了,我在Computex會場大概問了40分鐘以上的問題(感謝那位不厭其煩,始終面帶笑容的解說人員),過了一個多月,技嘉不堪其擾,終於寄來800W最高版本讓我玩玩。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 800W的外盒。ODIN(奧丁)是北歐神話中的神王,相當於希臘神話的宙斯,絕對不是丁字輩的.....呃,沒事。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盒子側邊有標示各個負載情況下的轉換效率表,最高到85%,最低也有80%以上。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盒子背面有各種圖示說明產品的特色,我一直很喜歡這種Fallout風格的有趣圖示,上面標有軟體控制、14公分風扇等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ODIN GT 800W符合80%+的規範(中間那排最上面的圖示),主動式PFC自然也是一定要有的。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拆開外箱,裡面的小箱才是真正裝Power的,這個小箱就沒什麼花花綠綠的圖案了。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如果買過一般白牌Power,打開盒子的剎那常有打開小丑盒的感覺,線材會整個「爆」出來,但ODIN GT整理的非常乾淨,只有Power主體和配件包,軟體CD和監控線壓在底部。


往下看之前要先聲明,這篇不是Power的測試。當了電腦媒體的編輯這麼久,我認為Power是最難測試的零組件,晶片類的CPU、記憶體、顯示卡有軟體數據量化反而最簡單,只要教三分鐘,搞不好連我媽都會跑3DMark。要「真正」測Power,一定得用特殊裝備,不然無法測出AC轉AC、AC轉DC的效率,當然後端也要有儀器可以模擬出不同的負載量,才能測足瓦、過載或過電流保護,而整顆Power的供電穩定度,比如漣波,不上示波器是看不到的(三用電表或主機板的電壓偵測很不準)。所以,這篇是ODIN GT 800W的「使用心得」,而不是「測試」。很不幸的,我手邊連分貝計也沒有(淚...),所以別指望看到認任何數據,連風扇的噪音值都沒有,我真的對不起社會大眾。


模組化設計

ODIN GT 800W完全是針對玩家而設計,線材模組化是最基本要求,我自己用的下一顆Power絕對不會再買非模組化的了,光整線綁線就弄到滿肚子火。基本連接ODIN GT的電源線只有四條:24pin的主機板電源、8pin/4pin的CPU電源,和兩個8pin的PCI-Express 2.0電源,都是高階玩家必定會插的,其他的大4pin電源都只預留插孔,線材放在配件包裡,需要時再插上就好。Power上預留四個孔位,每個都可再分出三個大4pin,或三個SATA硬碟電源線,十幾個週邊的電源線,絕對夠插了。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 800W的主體照,基本線材很簡單,其他週邊所用的大4pin線材全都做成模組化的插孔了。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特殊顏色的是給顯示卡用的,中間則是週邊或硬碟用的,左邊則是ODIN GT特殊功能,四個測溫插孔和風扇電源。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 800W用上超大的14公分風扇,安靜到幾乎聽不到運轉的聲音,比Mobile01惡魔黨總部還安靜(哈!好像並不難)。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 800W的配件包,捲起來用魔鬼氈黏住,保銳的Power好像也有類似的包裝。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配件包裡面有PCI-E 2.0的8pin電源兩條,四條12V/5V/3.3V的週邊電源線,給硬碟、光碟機用的,每個都分支成三個,全部都有網狀包覆。總共有6個SATA電源、5個大4pin和一個軟碟機的電源,長度都有90cm以上,絕對可以把電力輸出到大型機殼的任何地方。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拆下風扇護罩,裡面的散熱片是鋁片鍍上銅色,散熱片幫大型的電解電容做散熱,ODIN GT 800W另一個賣點就是全日系電解電容(但不是固態電容,固態的要做到容值那麼大太難了),大大的「JAPAN MADE CAPACITOR」印在電容上,想不看到都難。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Power側邊的蜂窩狀散熱孔,可以確保最大的對流散熱面積。順帶一提,那個「GIGABYTE Power Supply」的logo做的挺不賴。


PCI-Express 2.0電源

ODIN GT吸引我的是新的PCI-E 2.0電源線,目前市場上只有一張顯示卡用到,也就是吃電大怪獸ATI Radeon HD 2900XT,當初為了測這張卡,找特殊的8pin電源線就找超久,沒插8pin電源,2900XT雖然還是能跑,但就不能超頻了,最後是七盟借了一顆1000W暴力Power才搞定。

ODIN GT則是本體就附上兩條PCI-E 2.0的8pin電源,而且做成分叉的設計,插上一般的6pin也行,配件包裡還有另外兩條8pin電源。在Power側邊有標示各種電壓值電源線所能承受的最大電流,其中12V3和12V4都有25安培的輸出電流,對照底下的表格,12V3是本體連接的24pin和PCI-E 2.0,12V4是給大4pin和藍色插頭的PCI-E 2.0。主機板的24pin雖然pin腳超多,但頂多在5安培以內,這兩個12V幾乎都是給顯示卡用的,每個足足都有最高300W負載能力,插兩張ATI Radeon HD 2900XT也沒問題,反正兩張加起來也不過「區區」450W罷了,當然插兩張NVIDIA GeForce 8800 Ultra也絕對OK,ODIN GT已經通過SLI的認証。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本體連接的兩條PCI-E 2.0的8pin電源線,分叉式的設計,插在一般顯示卡的6pin也沒問題。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配件包裡還有另外兩條PCI-E 2.0的8pin電源線。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Power側邊有詳細說明各種電壓值電源線的所能承受的電流量,12V3和12V4幾乎都是給顯示卡用的,每個12V的最大電流可達25A,也就是300W。不過12V的總安培數只有62A,各線路並不能「同時」跑在最高負載。


監控功能

ODIN GT 800W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不只是Power而已,根本快變監控中心了!Power的 監控功能在伺服器產品很多,但玩家端還不多見。ODIN GT後端模組化的接頭除了給電源,還有溫度和風扇監控功能,其中風扇監控不是看Power本體上的14公分風扇,而是監控機殼裡其他系統風扇;溫度控制也是附贈四條測溫線隨便你貼。另外,ODIN GT也能自我監控,並把所有的數據透過USB接到電腦上,靠技嘉的P-Tuner做軟體監控。非常方便,絕對滿足指揮中心的快感,只是監控功能的接線蠻複雜的。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附的監控線,包括四條測溫線,一條風扇監控,還有USB轉接線。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後端有一個USB線,把監控數據傳到軟體上,原本是設計成接在主機板上的USB針腳。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懶得內接的話,可以用轉接線變成一般的外接USB插頭。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附的風扇監控線,可監控兩個系統風扇的轉速。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把系統風扇的插頭接在監控線上,再把監控線接到Power上。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附的測溫線,一共四條,可以隨便貼在任何地方。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測溫線是接在Power後端的T1~T4插孔上。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ODIN GT後端插上兩條監控線,數據會從USB線出去。


P-Tuner監控調整軟體

P-Tuner是ODIN GT的專用監控軟體,所有數據都從USB傳過來,好玩的是,因為ODIN GT可以轉成外接式的USB,所以能在另一台電腦上監控ODIN GT,這樣就算全螢幕玩遊戲,也能即時監看耗電量多寡。P-Tuner能監控調整的東西超級多,Power的耗電負載量、電壓、電流、風扇轉速、溫度都能即時監控,並以賽車式的數字錶顯示,風扇的圖示還會跟著旋轉,連繁體中文化都做好了,不只實用,擺在桌面上也非常酷炫!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很少有Power會附上「軟體光碟」,CD裡除了P-Tuner監控軟體之外,還有一份超完整的中文手冊,產品附的「快速手冊」實在太精簡了,最好讀一下完整版。


耗電量
總耗電量的部分,P-Tuner顯示的是後端設備的總耗電,是DC直流電的部分,而非AC交流電,這中間有轉換消耗,因此不能以P-Tuner顯示的數值做為計算電費的標準。正好我手邊有PowerAngel,可以偵測Power在AC端抽了多少交流電,而P-Tuner會顯示後端DC直流電的負載量,兩者相除理論上就是轉換功率了。我的測試機台從PowerAngel看是230W,P-Tuner則顯示173W,轉換效率只有75%,不過PowerAngel是台幣數百元的小工具,精準度並不高,而且它本身和電源線都有損耗,可惜我沒有精準儀器可以測定,但既然ODIN GT已經符合80 PLUS的規範,ODIN GT標榜的80%+一定是名符其實。

風扇與溫度
「風扇轉速」是監控ODIN GT上那14公分的巨無霸風扇的轉速,另一個「系統風扇」則是外接風扇插座到ODIN GT上,透過ODIN GT來監控。「溫度」則是監控ODIN GT的內部溫度,和四條測溫線所測到的溫度,在P-Tuner裡,T1~T4測溫線的文字可以自己改,比如把一條測溫線黏在硬碟上,就可以把文字改成「硬碟」,我是把測溫線插到顯示卡的散熱器中間,文字改成「顯示卡」。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P-Tuner的主畫面,全部都中文化了,所有功能一目瞭然。右下角的「LED」則是控制ODIN GT上藍色炫光的開關。


電壓電流完整監控
「電壓」和「電流」的部分,則可細到監控各種電壓值電源線的即時電壓電流值,雖然現在主機板都有內建電壓、電流偵測,從BIOS或專用軟體裡就能看到。但電走到主機板之後,線路損耗再加上偵測誤差,絕對沒有Power本身自己監控來的準,尤其是電壓的部分,用主機板看通常誤差會蠻大的。不過,我也不能確定P-Tuner就一定準,原因已經提過了,我沒有儀器。

P-Tuner主畫面一次只能顯示一條線路的各項數值,按下「電壓」和「電流」下的「全部」小按鈕,就會另開視窗,一次顯示所有數值,Power的電流和電壓的波動清清楚楚。很可惜的是,就跟總耗電量一樣,P-Tuner只會紀錄尖峰值,無法長時間紀錄成log,技嘉表示log的功能還有點問題,在Vista下會吃掉大量記憶體,修正之後會在官方網站上發佈新版的P-Tuner,反正這只是軟體端的小bug。

另一點我覺得可惜的則是硬體端的,ODIN GT的12V線路都是共用的,顯示卡和24pin,或顯示卡和大4pin共用,為何不讓24pin與大4pin共用?並獨立兩條12V出專門給顯示卡用,這樣從P-Tuner裡就能直接監控顯示卡的純耗電(只要再加上PCI-E金手指的75W)。技嘉說他們有想過這個idea,但因為設計上的各種考量無法做到,有點小可惜。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各種線路的精確電壓值,波動的幅度不會太大。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各種電壓線路的精確電流值,乘上電壓就是該線路目前的耗電量。


風扇與電壓調整
P-Tuner不只有監控功能,按下P-Tuner左下角的「C」,就會切換到調整模式,從軟體設定Power上的風扇轉速與輸出電壓。風扇轉速的部分預設三種模式:「效能」、「標準」與「靜音」,其實就是以溫度來控制風扇的電壓,進而調整轉速。比如「效能模式」就是當Power本體超過40度之後,風扇的電壓就從7.0V加速快轉;「靜音模式」則是Power得到55度之後,風扇電壓才從4.0V慢慢往上升。風扇電壓值愈高,轉速就愈快,散熱能力愈強,但也就愈吵了。

P-Tuner還提供「手動模式」讓玩家自由調整風扇啟動溫度和風扇電壓,以曲線的方式設定,彈性極高。原本14公分風扇預設是1000轉左右,幾乎無聲,最快則能調到約2100轉,就有點吵了。有一點蠻可惜的是,風扇調整的部分無法直接看到轉速,只能調風扇的電壓值,如果能加上該電壓對應的轉速值會更直覺。

至於電壓調整,則是昇降各線路的電壓值,技嘉為了避免燒壞設備,調整幅度只有3%,因為一調整就是該線路的供電全部提高或降低,比如把12V的線路拉到12.36V,那所有12V的零組件,包括主機板、CPU、顯示卡、硬碟馬達的供電都會提高,是可以增加超頻穩定性,但從主機板來微調各零組件的電壓值好像比較保險,即使這功能真的很酷,從軟體就能調整Power的輸出電壓。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P-Tuner風扇調整的「效能模式」,右邊曲線圖的方塊點就是對應風扇開始加速的溫度與電壓值。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靜音模式」得等到Power升到55度才會加速,而且起始電壓並不高,慢慢轉很安靜。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想要加強散熱而且不怕吵的話,可以用「手動模式」讓風扇一直處於最快的2100轉,或是永遠以最低速旋轉,不過後者可能會損害系統,也許P-Tuner應該限定最低設定值。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P-Tuner的電壓調整功能,有12V、5V、3.3V可調,只要拉高一個,該線路上所有零組件的電壓值都會提高,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P-Tuner最後一個功能是警報,只要總耗電、電壓電流、溫度、風扇轉速高於或低於某個設定值,P-Tuner就會警告使用者。


結語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最後是個有趣的小東西,這是ODIN GT的選購配備,USB外接錶,可以顯示Power的耗電量、溫度和風扇轉速,做的蠻像賽車錶的。


技嘉 ODIN GT 800W,神王級大瓦數Power
這個錶必須搭配P-Tuner使用,軟體關掉就沒用了。插上時會有藍色炫光,底下三個鈕分別控制讓指針跳到耗電量、溫度或是風扇轉速。


超過600W的Power本來就不多,附加功能這麼多的產品更是極為罕見。大部分的Power監控功能都是以液晶小螢幕,或是外接5.25吋小畫面來顯示,技嘉用P-Tuner軟體監控反而更方便,功能也更完整,就算人不在電腦前也能遠端監控,而只要加入log功能,便能監控一整天的電腦負載狀況,外接USB也不必擔心軟體吃掉本機的資源。

不過,或許目前還不是正式Final版,P-Tuner吃的資源有點高,Memory Leak的情況蠻嚴重的,軟體常駐久一點,會慢慢吃掉300MB以上的記憶體,希望技嘉能趕快修正。

總而言之,近萬元的售價我覺得還蠻值得的,對高階玩家來說,ODIN GT 800W幾乎什麼都有了,下面列的缺點老實說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吹毛求疵。當然,800W根本不是正常人在用的,技嘉的ODIN GT系列也有比較不那麼瘋狂的680W與550W,除了瓦數和售價較低,其他模組化、監控功能、大尺寸風扇一個也沒缺。

說真的,550W的版本讓我有點手癢想敗了......。


技嘉 ODIN GT 800W 電源供應器 優缺點

優點:
.800W超大瓦數
.80%以上的轉換效率,主動式PFC
.電源線材模組化設計,整齊的配件包
.主要線路如24pin、CPU用的4/8Pin與顯示卡的8pin並未模組化,可加強供電品質。
.14公分大風扇,非常安靜
.四條PCI-Express 2.0的8pin電源
.透過測溫線,可監控四個地方的溫度
.可監控系統風扇轉速
.可調整Power的風扇轉速與輸出電壓
.附贈P-Tuner,由USB監控Power所有數值

缺點:
.價格頗貴(接近萬元)
.P-Tuner很吃記憶體資源
.風扇調整沒有直接顯示轉速
.P-Tuner目前尚無法紀錄耗電log
.紙本手冊能再詳細一點會更好
.無法得知DC交流電端的耗電量
.可惜12V3與12V4不是獨立的顯示卡供電
2007-07-31 9:50 發佈
G.F 大大起床啦,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這款看起來好讚喔,不管是用料、設計、功能性,
可以把他廠下掉嚕,技嘉終於脫穎而出啦,

國產之光,支持一下,可惜我用不到這麼大W數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嗯 , 看起來就是保銳代工 , 不過當初覺得保銳價格一直壓不下來 , 技嘉就尋求其它廠商了 , 現在...我只能確定 , 這絕對是外銷大廠--僑威科技代工的。這款電源供應器開發了很久 , 在華碩與技嘉成立技嘉聯合之前就說要出了 , 我想想 , 應該在一年半前就說要推出了吧 !


附註一下 , 臺灣的電源供應器商 , 其實都有非常好的設計能力 , 很多廠商都會幫一些國外的「伺服器」甚至是「超級電腦」來專案設計電源供應器。
MoreForce wrote:
嗯 , 看起來就是保...(恕刪)


僑威唷.....之前買他們的550w打開發現一堆富之餘小電容,果真過沒多久通通激凸爆漿,
好在大電容用日系的還能硬撐一下,現在挫咧蛋中。
記得康舒也有作PSU的監控軟體OR前置面板!

下次買PSU會考慮這類的產品!其實這樣的功能蠻方便的!

謝謝G.F大的分享!
老實說,現在的power真的讓我很驚訝,
竟然已經變這麼多了,
我的認知還停在三四年前,power是跟case一起買的,
直到前幾天去買了一個新的power,因為受不了舊的實在是太吵了,
才知道現在的規格多出這麼多(一方面也是因為電腦是舊的,沒有需要新的接頭-PEI,SATA之類的),
這篇真是受用無窮,增長知識啊
真是超高級的電源供應器了
只是怕這種監控軟體是否很佔系統資源呢
我家裡的電腦,我是買了一個音響用的電源供應器(6000多元)
感覺輸入端的電源要純,要穩
至於監控軟體
我個人是不需要了
不過還是對這家公司拍手 加油囉
從頭看到尾,真的是相當的心動呀!
心裡想著,看看那邊有在賣,一定要立刻去殺一顆回來
結果看到最後的缺點....一顆要近萬....

算了,老頭生意沒做這麼大,近萬可乙組一台文書等級的電腦了,上上網,看看影片,養養動物還不錯用....

也許哪天自立門戶當蘇活族,生意做大一點的時候再來考慮一個一萬元的POWER吧!
感謝GF大的分享
有問題請在版上直接提出大家討論,別直接PM問老頭,老頭沒跟原廠收費做客服,謝謝
樓主,

那側面的通風孔是裝備用的 ,
孔的後面還是有透明塑膠片擋著,
是做造型用的, 非幫助通風的,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嗯~ 長的真不錯,愈看愈喜歡,等我 X1900XTX 要 CrossFire 的時後,我看也要搞一顆來用了...
時間一整個不夠用 Orz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