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殼外箱的正面照

▲規格說明,比較吸引我目光的是它的 2.5”裝置可以支援到 18 個之譜。

▲特色說明。

▲機殼內附的配件及說明書。

▲配件包內容物一覽,比較特別的是這款機殼有附「水冷排支架」,就是照片左邊的那2支專門用來安裝在機殼前面板的支架。所附的零件包裡面的螺絲全部都沒有分類就這樣放在同一包,實在很亂,所以我額外買了夾鏈袋來把螺絲分門別類並且貼上小標籤來辨別,這樣哪種螺絲用在那個零組件就可以一目了然了。附帶一提:那個倒L的東西是風扇防震墊圈,如果你裡面的硬碟架想要加裝風扇的話,一定要鎖上它的墊圈。

▲機殼的正面照,有內建2個12cm風扇,它的5.25”的面板是快拆式的,可以安裝3個5.25”的裝置,不過這是有前提的,要安裝第3個裝置的話,必需犧牲掉一個12cm風扇才行。

▲機殼的前面板也是快拆式的,且內建濾網。

▲前面板的背面。

▲我買的是透側的版本,涵蓋的面積還蠻大的,而且沒有風扇開孔,酷媽這樣子做就對了。

▲機殼右側側板,有做隆起的設計,好處是在做機殼背板整線的時候比較不會壓到線材及擁擠不堪。

▲機殼上方一覽,它的上蓋板要拆卸也是相當容易,只要移除後方的一顆手鎖螺絲即可。

▲機殼上方前置面板,左邊為電源開關,右下為重置開關,左上為前方2顆風扇的LED燈光開關。

▲機殼提供2組 USB2.0 Ports,2組 USB3.0 Ports(線材為內接式19 Pin),以及耳機、麥克風孔。

▲移除機殼上蓋板後的樣子。

▲機殼底部,附有前、後各一個快拆式濾網。

▲底部濾網拆下的樣子,面積都一樣,前後對調應該也是ok 的。

▲機殼背部有7個可重覆利用的擴充卡擋板,也內建一顆12cm風扇。

▲內部一覽,上方亦有內建一顆14cm風扇。該有的主機板安裝區的橡膠環也一樣不缺。

▲

▲再來是我特別讚賞的硬碟架,


▲安裝 HDD 的樣子。

▲正面有2.5”的螺絲孔位,所以也可以安裝 SSD。

▲硬碟架的背面可以再加裝一顆 2.5” SSD。

▲直接把SSD卡進去即可。

▲同時安裝HDD和 SSD。

▲另一側。簡單的說,在3.5”可以裝8個的情況下,2.5”又可以額外再裝10個(含背板的2個),充份利用硬碟架空間的話,一共可以安裝總共18個,這樣子開牧場,養動物的人還怕沒地方可以放嗎。


▲這是它的硬碟架檔板,藉著更換檔板方向,而使硬碟的安裝方向更具彈性,你可以讓硬碟側向安裝或是朝後面安裝都可以。

▲硬碟架檔板的另一面,如果你要加裝第3個5.25”裝置的話,除了檔板方向要轉向外,檔板本身也要轉成背面才行。

▲線材一覽,比較特別的是機殼的電源以及硬碟指示燈必需要額外接大4 Pin的線材才能有燈效,而不是單純把線材接在主機板的Pin腳就可以,這點要特別注意。

▲機殼背板。

▲走線空間大約2cm左右,不致造成整線困擾。

▲它的背板還可以額外再安裝2顆2.5”裝置,1顆安裝在下面。

▲1顆安裝在上面。

▲簡單的裝機一下。

▲裝機完成。

▲

▲再來一張。

▲

▲

▲照慣例,為我的 Cosmos SE 裝上防塵蓋。

▲

▲
感想:這款機殼的外型以及大面積的透明側板,一整個就是打中我的點,



以上,給想要入手這一咖的玩家們一個參考。
小白的開箱文,我們下次見。

本文同步發表於T客邦之T17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