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
想請教一下,CM 690 II這咖機殼,可以改正壓差嗎?
如果可以的話,要如何配置?請各位大大建議一下,謝謝!^^
目前為前(進)後(出)上(進X2)側邊(封住)底部(進X1)
所配置的孔位或檢附的風扇都僅為堪用;要最佳化機殼空冷散熱亦可利用「風扇轉速差」來達
成!方法有二:
一、在機殼安裝不同轉速的風扇來修正,在風扇同規格的前提下,例如:
IN=前1下1,選購1800轉以上風扇共兩顆。
OUT=上2後1,選購1200轉風扇共三顆。
理論上可達成正壓差的需求,優點是經濟。
(選購時請注意風扇的風壓及風量大小及標示單位)
二、增購「風扇調速器」調整不同位置的風扇轉速來修正:
要控制5顆以上風扇的市售產品多以「調整電壓」來控制小3pin的風扇轉速,且多無顯示轉速
功能,只能憑產品規格來判斷,例如小弟用的聯立PT-FN04這組來說,它共可控制6組0.6A的
風扇,每組控制約分四段速(100%、75%、50%、25%);優點是可選購高效能的風扇,工作時
可全速運轉加強散熱,也可在待機時透過降電壓來降轉,達到省電及靜音效果,缺點是多花錢!
以您的CM 690 II這咖機殼,它原廠風扇應配:前14"上14"後12"三顆均是1200轉的沒錯吧!?
若您要配置正壓差,以下是建議:
IN=前14"1200轉風扇(原配)+下12"1500轉以上風扇(增購);
OUT=上前14"1200轉風扇(原配)+後12"1200轉風扇(原配)。
同時將機殼內所有非風扇位置氣孔都封住,這樣理論上最接近正壓差,也最省錢的配置!
至於您原本想設定上方風扇為IN,我是不建議,因為會帶來更多灰塵!

若您的組件多為高功耗且熱力十足的東西,那再討論吧....

PS:因小弟沒專業儀器精確測出風扇及機殼壓力差精確的數據,以上概念供您參考。

sam888888888888 wrote:
感謝RomeoChen大大的建議!
目前機殼
上面為VIZO-12CM(1200轉)X2已調為出
後面為Tt-12CM(1500轉)為出
前面VIZO-14CM(1000轉)為進
下面VIZO-14CM(1000轉)為進
硬碟架旁在加一個VIZO-12CM(1200轉)為進
這樣是否也可達到最接近正壓差,謝謝!^^
...(恕刪)
別忘了唷,規劃機殼進排氣的正負壓差,風扇規格中的「風量」是優先的參考數值!
若機殼中安裝不同款式的風扇,還得從個別規格來調整,剛幫您查了一下不確定是否如下款式??

VIZO-12CM(1200轉)
http://www.vizo.com.tw/front/product/get_product_detail/59/3/1
Super Muffle
Model : SF12025
Dimensions : 120 x 120 x 25 mm
Fan Speed : 1200 R.P.M.
Air Flow : 38.4 CFM
VIZO-14CM(1000轉)
http://www.vizo.com.tw/front/product/get_product_detail/102/3/1
BiG Muffle
Model :BMF14025
Dimensions : 140 x 140 x 25 mm
Fan Speed : 1000 R.P.M.
Air Flow : 47.11 CFM
Tt-12CM(1500轉)
http://www.thermaltake.com.tw/product_info.aspx?PARENT_CID=C_00000428&id=C_00000429&name=Cyclo+12cm+Blue+Pattern+Fan&ov=n&ovid=
型號 A2450
風扇尺寸 120 x 120 x 41mm
風扇轉速 1500RPM
最大氣流 64CFM
-----------------------------------------------------------------------------------------
※氣流單位CFM的單位定義為「 每分鐘流過體積為一立方英呎之流量」
假設風扇全速跑的情況(未經過主機板或其他裝置降壓),且機殼非風扇的所有氣孔封閉或忽略,
我們粗略算一下原本的配置:
IN=47.11*2=94.22
OUT=38.4*2+64=140.8
IN-OUT=-46.58
於側板再加一顆VIZO-12CM(1200轉)
IN-OUT=-46.58+38.4=-8.18
若依以上風扇型號無誤情況下,金拍謝還是「負壓」

請樓主確認您風扇的規格數據後,大家在討論吧...

RomeoChen你好!
你所有風扇的型號都正確,另外如果照你所計算方式,我把上面那兩顆再轉回來(進)的方式,
是否就可以達到正壓差的,先不管灰塵問題,單這咖機殼來說,如果都改為進風,只有後面出風,
側板封住,是否應該就可以達到正壓差,謝謝!^^
...(恕刪)
恩,是的!

......
如果上面兩顆改為出風,那前面和底部就得換風扇來達到正壓差囉!謝謝!^^...(恕刪)
要也可以,但要多花錢!
若您有看懂樓上依照您配置提出的假設時,其實只要將硬碟架旁VIZO-12CM(1200轉)與
後面Tt-12CM(1500轉)對調,就可達到正壓差了...也就是:
IN:
前面VIZO-14CM(1000轉)+下面VIZO-14CM(1000轉)+硬碟架旁Tt-12CM(1500轉)
OUT:
上面為VIZO-12CM(1200轉)*2+後面為VIZO-12CM(1200轉)
IN-OUT
=(2*47.11+64)-3*38.4
=158.22-115.2
=43.02

PS:以上假設為風扇全速運轉及所有非風扇氣孔封閉情況下...
飛行海鳥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
這咖這麼多洞,正壓差或負壓差效果會明顯嗎?
...(恕刪)
效果如何,這可能要請樓主在配置後,用檢測軟體去測試零組件溫度才知道!
不過依銀欣官網提出的論點,在不對機殼進行複雜的防塵工程上,正壓差似乎可改善「防塵」及「強化顯示卡原裝散熱器散熱的效能」...
有興趣可參考連結:http://www.silverstonetek.com.tw/tech/wh_positive.php?area=tw
不過小弟的Coolermaster Cosmos S殼採用的是負壓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