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冉冉
機殼裡的零組件不知變過幾次
然而換機殼卻是已經過了六年
以往我對機殼的看法是買個好機殼
可以用個天長地久
不過隨著電腦演變
機殼還是會在設計上被淘汰
機殼設計是與時俱進的
P3 的時代,那時候顯示卡沒啥分量可言,玩家機殼是著重於可以給 CPU 裝散熱塔的設計
P4 初期的時代 CPU 依然熱情,而顯示卡也漸漸嶄露頭角,玩家機殼除了 CPU 外 開始重視顯示卡風的散熱問題
P4 後期,CPU 反而不再是散熱重點,顯示卡才是主角,玩家機殼的重點是散熱、長卡、雙卡 (現在是三顯卡...)
用了六年的聯力機殼原本就有顯卡長度限制,現在更因為新 power 塞不進去而得淘汰
我挑新機殼的條件是
1.大小足夠,光碟機 X 2、硬碟 X 3 要綽綽有餘
2.空間足夠,顯示卡長卡可以輕鬆安裝
3.散熱足夠,雖然我不是很愛超頻,不過適當的散熱是延長零組件壽命的不二法門
4.不把機殼當傳家之寶,價錢 3000 以下
經過篩選後選出了 聯力副廠的 Lan cool PC-K62 與 振華 SF-1000
這兩個機殼非常有打對台的味道,蠻相像的
最後選擇 SF-1000,主要原因是那顆感覺就很爽快的側面大風扇 XD
廢話不多說,開箱!

紙盒正面照

紙盒背面照,可以看到設計介紹

紙盒側面照,規格標示

紙箱上面特別要求你要從後面來 (炸 + 無誤)

從後面打開 ~~~ 以後,原來是取出的問題,後面有許多可以手握施力的點,比正面容易從紙箱裡拉出來

拔出來以後來一張

正面的確沒啥地方好抓,附帶一提,我蠻喜歡這種洞洞設計的,不過請愛用靜電濾網...不然灰塵也很喜歡這些洞洞

就是這顆大風扇~基本上完全是衝著這顆風扇打敗 K62 的 XD

這四隻厚實的腳也是個賣點,不過紙是個腳而已,要自己改很容易,也算不上多大特色就是了

背後來一張,整個機殼黑化之後,的確是比一般老鼠色鍍鋅鋼板或是閃亮亮的鋁板好看多了

背後的可調轉速風扇

內部照

內部照

power 安裝的位置,四隻小泡棉腳

頂端的大風扇

硬碟安裝的設計,是兩個抽取式的硬碟架

每個抽取架可以安裝四顆硬碟
開箱介紹到此結束
想要敗的版友請稍等
下次是安裝篇
會針對 SF-1000 設計上的缺點作介紹
我覺得產品有哪些優點,廠商的介紹絕對完整,不過做為資訊分享的文章,重點應該是放在有哪些缺點囉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