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電腦熱情如火,此時想換個CPU散熱器讓電腦降降火氣,不然老是這麼熱情也不是辦法,於是就去了改@軍團看看有沒有看起來比較漂亮的散熱器回來裝,看到這款時覺得滿漂亮的,而且售價也在我的預算範圍內,就把它買回來裝啦
先來一張正面。
旁邊的特點說明。
把外包裝拿出來啦!
內附的配件包,上面左邊是Intel 775/1156/1333扣具右邊為AMDAM3 / AM2+ / AM2扣具與散熱膏.4個吸震拉釘,下方為說明書。
散熱器上方,看的到3支8mm導熱管。
底座為導熱管直接接觸CPU。
非常密集的鋸齒設計,可增加與風接觸的面積,加快帶走熱的速度。
風扇正面,風扇為自動控溫800-2000轉。
背面說明,電壓與電流。
裝上775的扣具,與1156/1333不同的僅為螺絲鎖點與凹朝處。
接下來是上機測試
CPU:Intel Core 2 Duo E6750
RAM:KINGBOX 2G*2
MB:ASUS P5K-E
OS:Windows XP SP2 32-bit
測試軟體使用OCCTv3.1.0
冷氣機顯示現在溫度為27度(未開)
先來看原廠風扇長什麼樣子吧!
開機後BIOS顯示為42度,風扇2848轉。
待機最低為43度,開始燒機後最高為67度,在65-67徘徊。
換上Thermaltake contac 29啦!(使用內附散熱膏)
開機後BIOS顯示為37度,風扇1973轉。
換上後待機最低溫為38度,開始燒機後最高為58度,在54-57徘徊,而且比原廠風扇安靜多了。
來張淺顯易懂的圖表吧!
總結: 第一次換CPU散熱器,這款散熱器的效能我覺得還算不錯,由於鰭片間隙較大,風可以快速的通過並且帶走熱量,但在安裝過程中發現要拆風扇才能裝,不然扣具根本壓不到,而且在安裝的過程中扣具以對角的方式扣入時發現會有點難裝,算是美中不足的部份吧。
優點:
1.鰭片間隙較大,風量不用很大就可以快速帶走熱量。
2.雖然是塔型散熱器,但不會大到無法蓋上側板。
3.風扇為自動控溫。
4.跟原廠風扇比起來安靜多了。
缺點:
1.要裝上主機板要拆風扇才能裝。
2.扣具可以的話再精準一點會更好。
3.Intle跟AMD都沒有附上強化背板
jerry20530 wrote:
大致上 感覺還不錯 ...(恕刪)
其實我比較困惑的是,為什麼TT完全沒有提供他們的風扇性能數據,根本不知其風量與風壓表現
官網上找不到
連包裝盒上都沒寫
實在是太反常了.......這不是一般散熱器產品必寫的標準規格之一嗎?
alanyang01 wrote:
...小軸心加大風壓範圍...(恕刪)
小小吐槽一下,通常小hub風扇因為擁有比較大的扇葉面積,所以強調的應是風量大,但因為hub空間侷限了線圈繞線的數量,馬達扭力相對較小,所以很難跟風壓扯上啥關係,遇到阻抗時的轉速損失也相對嚴重。Scythe的小hub風扇是用超高的電流來產生足夠的扭力解決這問題,產生大風量與勉強還OK的風壓,但缺點是軸心處的溫升超誇張,上次試用過1600rpm的版本,才不過跑個十分鐘不到hub表面就已經可以到「燙手」的程度了,軸心裡面的溫度還得了,更何況上頭還有個電流0.53A的1900rpm版。實在很擔心這種高溫裡面的軸承跟電路板會不會夭壽.......
言歸正傳,基於上述觀察,我不認為Contac 29的配扇算是真正的加分,頂多只能說是有利有弊。在扣具方面,原廠宣稱整個cooler的重量是550g上下,雖然以12cm風扇塔式來說算是最輕的一顆,不過還是超過Intel官方規範的500g,很多玩家連Intel原裝push-pin散熱器都嫌板彎嚴重了,12cm風扇的塔式還不附背板,似乎有點跟不上時代潮流哩?
還是一句話,為何原廠不提供風扇數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