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想購買散熱器,
但發現市售散熱器
都在比大,比多根導管
均無量化的數據
例如說:散熱面積5cm平方(約cpu大小)
分別施加100W 或 200W的熱能在這個5cm介面上
散熱器整體溫度為多少?
以導熱管設計就面積來算 應該會比一體成型的小
簡單來算一下表面積,
導熱管周長x6根x與鰭片接觸面積x鰭片數量
以上是我有辦法計算的部份
但導熱管與鰭片接觸的接點包含了兩種金屬導熱係數,
且接點密合度也無法計算
這種設計(ex 6根導熱管與鰭片的接點與接觸面積)
會比以前P4時期那種一體成型的散熱器效果好嗎?
上述我有仔細測試P4銅底(鋁鰭一體成形)散熱器的的溫度
測試方式是採用 TO247包裝的二極體
二極體散熱面採用P4散熱器
施加100A的電流,二極體導通電壓是0.95V
由上面我們知道P=I*V
相信大家都可以接受這個公式
相當於95W的熱施加在P4散熱器上
散熱片其溫度37.8度
二極體表面溫度則是58度
所以導熱管的效果真的會比一體成型的好嗎?
目前打算購買Hyper 212回來測試
在與大家分享.
比熱管材料與燒結法
比熱管的彎管技術
比底座的熱阻
比fin與熱管鉗合的精度
比fin的表面積
比fin的合金材料
一體成型的金屬塊是否在導熱方面可超過熱管
以單位成本來說...目前小弟所知是沒有
最後再順便一提...目前所知的空冷設計(沒包含生產的部份)已有超過八成出自台灣與大陸了
不管它的牌子是哪一個國家或是哪一個洲...都是一樣的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a56605111 wrote:
比熱管材料與燒結法&...(恕刪)
比熱管材料與燒結法<--若都用銅管 燒結法是指?
比熱管的彎管技術<--彎管技術?是指彎30 60 90度 不是很懂 請指教
比fin與熱管鉗合的精度<-- 不會看 也不知如何看QQ
另外空銅管與實心銅有差異嗎?沒修過熱力學不清楚
就電流來說兩者是有差異的,交流電流多走表面
1.燒結法式指熱管內部的管壁上的毛細的工藝,對傳熱速率影響很大,所用的材料也是影響導熱能力,所以熱管好壞差很多,外表是難以分辨的.
2.彎管技術..熱管折彎的幅度越大,導熱能力就越差,若是有形變的話又更慘.
3.fin與熱管鉗合的精度...像利民用焊接的就很好,熱管和fin密合的好,傳熱就好
指的是管內毛細結構的燒結技術差異
>>比熱管的彎管技術<--彎管技術?是指彎30 60 90度 不是很懂 請指教
對熱導管彎管多少都會破壞到內部的毛細結構,這裏就是技術差異所在
>>比fin與熱管鉗合的精度<-- 不會看 也不知如何看QQ
最好的是完全銲在一起
普通的是只有銲上固定或只是貼得很緊
很慘的是鰭片還可以在銅管上滑動...

>>另外空銅管與實心銅有差異嗎?沒修過熱力學不清楚
基本上金屬管導熱性能直接相關於截面積
但是熱導管跟單純銅管的運作方式是完全兩回事
單純銅管只靠熱傳導
熱導管靠的是熱對流跟毛細現象運作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6%B1%E5%B0%8E%E7%AE%A1&variant=zh-tw
維基百科-熱導管
讓您參考一下
比熱管材料與燒結法<--若都用銅管 燒結法是指?
熱管內部成型方法樓上網友已有給答案了...
以現接段的熱管大多數都是用銅粉燒結
燒結的工法與粉末的顆粒都會影響到熱傳導的效能
比熱管的彎管技術<--彎管技術?是指彎30 60 90度 不是很懂 請指教
熱管的最佳效能為直線傳導
彎管會使效能下降...如果造成管徑型變會下降更多
比fin與熱管鉗合的精度<-- 不會看 也不知如何看QQ
目前除了ThermalRight體系的散熱器是使用焊接外
其餘大多是使用壓力黔合或是公差鉗合
為何不用則是牽涉到專利問題
另外空銅管與實心銅有差異嗎?
熱管其實不是空銅管....上位網兄貼的wiki有詳解
熱管的傳導主要是利用低壓相變的原理去成形的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