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erf0212 wrote:Fractal De...(恕刪) 如果,只是如果POWER反過來裝讓電路板不容易積塵機殼面板的連接線改由下面那個孔或許,只是或許會更漂亮另外,這個殼很漂亮您拍照也拍得很漂亮
alumic wrote:怒吼~~麻煩機殼的設計師們,不要再設計一堆背板難以走線的產品.看了許多鄉民的背板走線,幾乎用硬塞的方式來完成,甚至連側板都不想再打開(因為不好在蓋回去).強烈的懷疑,這些設計師們,是否有親自動手裝過自己所設計出來的產品.若廠商們把問題歸究在使用者走線功力不夠,但我不這樣認為. 拜託...機殼五金件 幾乎都是機箱工廠已經出來的架構品牌商只是設計面板部分 所以才會有不同品牌但使用同一個架構的五金有沒有品牌自己開五金件 有! 但不多 費用非常之高有品牌商願意砸錢 提升Brand Image五金架構挑選好之後 才開始進行面板的外觀設計 機箱五金挑選除了本身SPECS也關係到成本和市場定位通常由PM評估設計人員能因為這架構不好拒絕設計嗎?而每個產品都有市場定位 寬的窄的大的小的 都有自己的市場 總不能產品線全是大的機殼 在市場上互相對打吧....你重視走線 當然會買好一點的 也很多人只要便宜能裝就好 散熱好不好也無所謂了解了嗎?順便分享一下自己的 沒太花時間理就是了
大大你好喔。我也想學習整線惹。請問有那些心得技巧或學習的網站呢?另外,我想問機箱使用Cooler Master Elite 311 Plus或cooler master N400火牛用Antec HCG-520M(80Plus Bronze Cable Management),整線會很難嗎?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