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樓主分享這麼漂亮的case

※以下是個人雞蛋裡挑骨頭心得※
個人認為以現在的價位
4999中倒有3999是花錢在買設計上
念在確實有突破之處倒是無可厚非
就當作是享受新一代的機殼也不錯的
倒是幾個缺點應該會再改版
不急的可以再等等
0. 線要能夠全接起來才算數。
=>有沒有注意到幾乎所有的開箱文都沒有外部接線
包括電源線、DVI/HDMI,網路線,音源線,
您不妨思考看看這些東西要有90度轉角的話,
要去哪買呢? 不然那漂亮的白色網蓋恐怕很難蓋起來呀
那蓋起來之後還是不是一樣美觀呢?
奉勸SS還是附上所有的轉接頭好,別忘了要整線唷
1. 非全鋁結構,沒有一次到位。
=>定位上應該要用全鋁才對,
否則無法滿足高效能玩家的需求,難登大雅之堂。
花的起4999來買機殼的族群難道配備會只有普普?
想升級cpu或video card還得考慮散熱夠不夠力?省省吧
很顯然SS並沒有如同apple一般深思熟慮其"消費族群"的定位
#不要跟我吵說女生會花4999買嘿,你想會有幾個XD
2. 硬碟散熱不佳。
=>你看傳統機殼都還有前置風扇可以幫忙排熱
這咖卻全部給你封起來XD
想也知道側板最少也要開小洞洞排熱
更好一點就是SS自己知道要附上超薄12cm扇
不然4顆硬碟全上 那邊該有多熱啊
#不要說SSD沒有熱量嘿
3. 從地板吸灰塵是這咖機殼的使命啊!
=>底部設計如同超級吸塵器,濾網應該很快就塞爆了,然後溫度慢慢飆高...
不但power自己吸還不夠,還有8cmX2一起吸到主機裡,
再加上天生煙囪式設計有如神助,
建議需要再墊高離地高度才是
4. 抽取式硬碟設計真的很雞肋。
=>可不可以不要,然後售價減個1000好嗎?
我自己是都用esata 2.5/3.5"硬碟座啦,放在桌上不是好拿多了嗎?
#不然弄個選配套件也好,強迫購買讓人覺得粉不酥服啦
5. 吸入式光碟孔,這是什麼鬼啊?!
=>高度多個2公分,然後改成普通5.25高度+附上同色面版,很難嗎??
都已經是"塔型結構"了,高度多個2公分是會差多少XD
有需求的特地買了個薄型光碟機,以後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延用(錢多的沒差)
沒需求的被你開了個孔,難不成是要用來"排灰塵"的嗎??XD
#我看封起來比較快啦,外接式光碟機省事多了,還可以變矮一點
6. 什麼,居然沒有白色鋼琴烤漆!?
=>難道是"2012世界末日紀念版"才有嗎
這是個人喜好所以放在最後
結論:
4999真的有3999是花在買設計!
個人期待改板+全鋁結構,白色版本
然後全部壓在2500以內

(其實我在等對岸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