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機殼究竟是要出風<進風還是出風>進風


janet7682441 wrote:
我也是這樣覺得啦可是...(恕刪)



我說的...
就是換成風壓比較大的風扇
不是把12cm或14cm風扇換成更大的(18,20cm)
果然是個爛地方
Jason-tw wrote:
其實空調 就是空氣調整 調整啥?
調整(溫度)(濕度)(清淨度)
以電腦機殼來說,只有用到了其中兩樣 濕度控制都還沒用到耶!!
我不了解為何空調的觀念不能套用在電腦機殼上?


大大您好︿︿,關於小弟前面所提到的,先很感謝大大您的指教︿︿!

小弟我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因此也無法提出什麼數據或是圖證等資料,

以下是小弟我小小的想法︿︿,再有勞大大過目指較!

其實小弟的意思並非空調的觀念不能引用到機殼上,應該說不能"完全引用",

基本上小弟的淺見是...空調一般用於室內,而室內若開空調的話,

室內整個空間會是處於封閉狀態,因此若將冷空氣大量放進來,也必須

將熱空氣大量排出,小弟我認為較不一樣的地方是說,

若是以封閉空間來講(像一般屋子內開空調),機器利用冷媒將冷空氣導入

室內,熱空氣因室內密閉的關係,不易找縫隙排出,所以會停留在屋內上層,

而冷空氣會處於下層,若大量將熱空氣抽出,效果是會更好的!

因此大量將室內上層熱氣強制排出室外,讓室內下層的冷空氣慢慢將整個室內填滿,

來達到整個室內冷卻效果!

所以空調來講的話,會是排氣(熱)越大效果會比較好!


再來,如果是機殼的話,機殼本身並不是封閉設計,這點就較不同於室內!

所以機殼內的熱氣會自動找空隙往機外上方排出(除非您機殼用封閉式)@@!

且機殼外溫度基本上會比機殼內低(較不同於剛剛空調是利用冷媒製造冷空氣導入

室內,且一般台灣的天氣是室外比室內溫度高,這邊因環境因素,因此機殼內對流方

式是不同於室內與空調的立場),機殼的話,因為室外溫度較低,因此是大量吸入

室外溫度(視為冷空氣)來擠掉機內熱氣,所以要進氣(冷) > 排氣(熱)!


若是室內使用空調,室外溫度是較高(跟機殼立場不同),利用機器製造的冷空氣

慢慢導入室內,管路及室內皆屬於較密閉,因此需要大量排出(熱氣),讓室內

慢慢填滿冷空氣來達冷卻效果,所以要排氣(熱)>進氣(冷)。


在這邊小弟我向各位專業的高手大大們致意一下︿︿

以上是屬小弟個人的淺見,我並非很專業的人士,因此想法有錯誤的地方,

再有勞高手專業人士指較指教︿︿,非常感謝!

不管你怎麼搞

進風一定會等於出風

除非空氣他會無中生有或是突然消失


我以上講的都是謬論
fnf2000 wrote:
不管你怎麼搞進風一定...(恕刪)


小弟私自認為
從哪邊進風應該比較重要
假設都只裝排風扇造成負壓的話
那麼空氣除了從有濾網的進風口吸吸氣外
更會到處從有縫隙.阻力小.路徑短的地方吸(因為機殼不可能100%密封)
這時候吸灰塵很難避免

我覺得吸風量要略大於排風應該會比較好
至於有些人說煙囪效應
我覺得要看上置風扇的位置和有無塔散及前置風扇
若是裝塔散且有前置風扇的話...上置風扇要排風的話要裝在塔散後面
裝在塔散前面根本只是跟CPU風扇在搶風而已
此版討論機殼(非裸機)的進出風,

我想應該說成是機殼內空氣的對流比較正確。

有多少風進來,就有多少風出去,時間問題。

進入的風量多,而排氣風扇不強的話,就要多花點時間將這些空氣的量排出(這種情形會有較多的氣體

留在殼內,若主機容易發高熱的零件太多或正在使用時,容易造成熱氣在殼裡的時間太久)。

而吸入的風不多,排氣風扇夠強的話,在短暫時間內就可以把這些量的氣體排出,(這種情形雖然對流

快,但是效果小:進入的風原本就不多了,排氣扇又一直強力排出,其實對散熱沒多大幫助,因為殼內

裡的氣體本來就是那麼少,排氣扇狂抽頂多是順便從機殼的縫隙再多抽些氣體而已,反而造成吸塵器

的效應,也把大量灰塵吸入了)。

========

小弟傾向吸入的風量"大約等於"排出的風量,且對流的路線要夠順暢,最好是符合冷空氣在下,

熱空氣在上的原則。

所以機殼內的的環境就相當重要了,線材最好是都有整理而且最好是能藏就藏,

這樣就能讓氣體在殼內流動時達到最少的阻礙,也加快氣體流動的速度。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鳳翎 wrote:
小弟私自認為從哪邊進...(恕刪)


那買烏鴉就好了...

不過烏鴉真的是買他的設計

J2306014 wrote:
大大您好︿︿,關於小...(恕刪)


冷氣比喻不對,
冷氣是將室內空氣不停轉換
不會將室內熱氣排出
由於天氣漸漸變熱,想幫自己的機殼做散熱改裝於是考古了這篇文章,
其中有人問說為甚麼空調概念不適用於機殼,
因為空調是一種循環的概念,主要用來調節室內溫度,
室內的空氣被吸入後進行熱量轉換後再排放回室內,
不會吸入外部的空氣,汽車則是有內循環跟外循環,
因為車內氧氣有限,單純內循環的話人會缺氧悶死。
機殼則是用熱對流的方式排出機殼內的熱量,
跟空調概念當然不同,除非你在機殼內裝冷氣讓機殼內部循環作冷熱交換,

小弟後來自己實驗的結果,進氣量通常應該大於出氣量,
出氣大於進氣的結果,就會變成類似吸塵器,從機殼所有有洞的地方吸進空氣,
不只熱量沒有因為這樣減少,反而機殼內部會增加大量的灰塵,
進氣大於出氣的時候,只要正確安排好出氣的位置讓熱量能正確散出去,
剩下多的空氣自己會從機殼有洞的地方排出去,
機殼內不會有多餘的廢熱,
前面有位大大將上面的風扇也改成進氣也是不對,
進氣遠大於出氣的時候會造成廢熱堆在出氣的地方,
由於那地方又是CPU散熱所在,
不僅沒幫忙到散熱,反而堆積多餘的廢熱,
小弟原本也是那樣裝,卻發現CPU溫度降不下來,
因此也參考了其他文章作更改後,以自身經驗分享給各位大大參考。
黑暗先鋒 wrote:
由於天氣漸漸變熱,想...(恕刪)


好久沒看到這文章了,在前面我好像也回文過

剛好最近在搞我的 PC-A04 MOD 改造~~~Part.1 強化結構

閒閒進來在聊聊現在想法

我覺得沒有所謂的大於小於, 答案只有一個 進風等於出風 ,這有幾位大大也提過了

當然這是不考慮啥白努力定律或氣體動力學啥的,只考慮質量守恆而已

至於風扇配置只是要決定 "哪裡" 進風 "那裡" 出風 而已

例如,負壓式容易使機殼從縫隙進風,因此容易集塵

janet7682441 wrote:
在Google大神上...(恕刪)


這種問題永遠都有人在問
實際上散熱僅僅需要2點
1: 合理的風道
2: 風道儘量減少風阻

一般傳統的前下方近風,后上方出風其實是最完美的風道
任何上方,側面加風扇都會擾亂對流,沒錯,增加風扇會加強效能但效率非常差,而且灰塵會增多無數

因此你需要做2件事

1: 整理機箱內部,除塵,整理電源線別讓線材檔住風道流動
2: 選擇良好的風扇,別選擇那些便宜無力扇,或機箱送的包牌風扇,那些都效率非常差,風壓很低,風量也少,扇面設計粗糙,一把好的機箱120mm/140mm風扇可以良好運作5~8年絲毫無問題,如有設計濾塵網等維護手段,可用更久
關於品牌我就不說勒,免得被說廣告,風扇牌子很多很多,你經常看看討論區都會看到好的風扇文,但需要留意的是 好的機箱扇 不等於 好的 散熱器風扇

關於入風/出風問題
我建議是 入風>出風

好處是
1: 正壓差
2: 機箱不會在縫隙間累積大量灰塵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