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d wrote:我何德何能可以誤導大家呢?就只是按照雜誌的介紹 Step by Step 所完成。
樓主DIY的精神令人感佩, 但是這樣的轉接及焊接是完全無法符合USB3.0的規格的! 在EMI及Cross Talk上都有極大的瑕疵, 充其量只能說這一個Port是個多了5根pin的USB2.0而已, 實在不宜誤導大家!!!...(恕刪)




PS:如果你更有實驗精神的話,不妨去買一咖 USB 3.0 機殼,線材為延伸背板的型式。看看是否也是像雜誌那樣的作法,再來質疑也不遲。

歡迎參觀小白的小小窩
http://www.mobile01.com/mpitemlist.php?id=573390
但是真正的USB3.0 規格即是規格, 一切須以ETC測試結果符合規範來驗證. 目前不管是國外大廠或是台廠都還在努力將產品做進規範內!


以上只是節錄一小部分USB3.0的規格
依照樓主的DIY作法, 只能說可是被系統識別為USB3.0的連接介面, 但實際使用上還是有極大的可能是被down grade 到USB3.0以下, 以USB2.0來進行工作.
目前市面上有一大堆宣稱是USB3.0介面的裝置或是纜線, 但是您可以仔細去看一看, 是否這些裝置或是纜線有取得TID? 就小弟所知, 絕大部分都是冒充的土炮, 距離USB3.0的規格都還有一段距離...
小弟寫這一段只是想告訴大家: USB3.0並不是隨便把線接一接就可以達到的!!!
cord wrote:原來如此,不過實測的結果速度有跑出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我日常使用 USB 3.0 隨身碟時沒明顯感受到被降速的感覺即可。這個作法只是讓 USB 3.0 的使用接口更加的方便、讓機殼的外觀更加的一致美觀,如此而已。這篇文章最主要強調的是 DIY 的精神和我實際土砲的做法。
訪間的雜誌畢竟只是動...(恕刪)


在這裡你可以提出你的質疑和看法,但是你說我誤導大家就証明你一開頭的文章就沒有看清楚。

歡迎參觀小白的小小窩
http://www.mobile01.com/mpitemlist.php?id=57339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