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顆1TB的硬碟還不夠。因為謹慎一點,其實總容量一半多半拿去同步備份或RAID1。也就是說實際上應用只有一半容量。
加上硬碟通常不是一次全購足的,一段時間看需求還有硬碟狀況慢慢買的,從1TB買起最後又換更大容量的1.5TB 2TB,結果就是硬碟越來越多。
目前我是塞了10顆,也才12TB,一半做同步備份,實際運用只有6TB,顆顆使用率也已達8成。除了慢慢整理如何簡化檔案,也在開始慢慢地開始把舊的1TB換到2TB的,接下來只有找更大機殼來裝了。
目前我是用5大的機殼透過轉換架,這5大可以塞7顆3.5吋硬碟,轉換架都外帶風扇,所以散熱還好,至於那內置3.5吋各廠牌有的可以提供到6個以上。所以極限大約是13顆。
市面上還有幾個11大七小的機殼,算了一下加轉換架,可以塞到22個顆3.5吋硬碟。
塞那麼多,一台主機都變得好重。還得算一下POWER安培數夠不夠力。
這張是網拍上有人要出清二手9大的CM 590+3個MB455SPF-B,能裝15顆

這張是國外有人用12大的Lian-Li PC-A77A+4個MB455SPF-B能裝20顆

恍似 wrote:
這樣弄一套就好啦
認真存的話,8顆也不大夠用,而且有抽取功能比較好管理
我後來也是弄了1個SNT-3141SS,不過只是裝在CM690II,日後擴衝上仍有問題


hitman wrote:
其實硬碟需求多也沒什麼好驚訝,主要還是看個人需要,有影音存放需求的網友來說,系統碟不算。
10顆1TB的硬碟還不夠。因為謹慎一點,其實總容量一半多半拿去同步備份或RAID1。也就是說實際上應用只有一半容量。
像我是預算的關係
手邊10顆2TB倉庫碟都是各自獨立,沒RAID、也沒拿來備份,目前實際上是用了9顆
以後打算都升級成單顆3~4TB省空間
hitman wrote:
其實硬碟需求多也沒什麼好驚訝,主要還是看個人需要,有影音存放需求的網友來說,系統碟不算。
10顆1TB的硬碟還不夠。因為謹慎一點,其實總容量一半多半拿去同步備份或RAID1。也就是說實際上應用只有一半容量。
加上硬碟通常不是一次全購足的,一段時間看需求還有硬碟狀況慢慢買的,從1TB買起最後又換更大容量的1.5TB 2TB,結果就是硬碟越來越多。
目前我是塞了10顆,也才12TB,一半做同步備份,實際運用只有6TB,顆顆使用率也已達8成。除了慢慢整理如何簡化檔案,也在開始慢慢地開始把舊的1TB換到2TB的,接下來只有找更大機殼來裝了。
目前我是用5大的機殼透過轉換架,這5大可以塞7顆3.5吋硬碟,轉換架都外帶風扇,所以散熱還好,至於那內置3.5吋各廠牌有的可以提供到6個以上。所以極限大約是13顆。
市面上還有幾個11大七小的機殼,算了一下加轉換架,可以塞到22個顆3.5吋硬碟。
塞那麼多,一台主機都變得好重。還得算一下POWER安培數夠不夠力。(恕刪)
您好
請問您用哪個主機板呢
有主機板可以裝到10顆甚至22顆硬碟嗎?
謝謝
kinyo wrote:
您好
請問您用哪個主機板呢
有主機板可以裝到10顆甚至22顆硬碟嗎?
謝謝
只要有足夠的PCIe插槽,接RAID HBA後要上10顆硬碟甚至20顆都不是問題
1張便宜的DELL SAS 6iR就能支援8-port SATA/SAS
當然也有1張PCIe x8介面的HBA能支援28port SATA/SAS的產品 (例如Adaptec 52445)
這邊還只是提到單1張HBA,像是X58要插個3張也不是問題吧?
題外話...這種45bay似乎挺省陳本的
DIY 60TB Storage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