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設計或是一些研究的,資料量通常不能用常理來衡量
像我光繪圖的素材還有算出來的原始檔就有1~2T了
其他有遊戲電影還沒計算,所以我有六、七顆硬碟以上
藍光燒錄機與普通DVD,分攤使用提高壽命
2.黑化、紅化:這是有什麼用意嗎?比較會吸熱??
這應該除了防銹與防靜電外,就好看而已,其實這層對於導熱是沒有幫助的,所以我比較排斥這種機殼
3.下置電源:也是模具
下置式電源前面有人說了,是解決散熱問題
4.免螺絲設計、熱插拔模組、快拆:這好像還挺方便的,貴一點正常
這很同意
5.前置USB、E-SATA、HD Audio:多牽了幾條線出來,貴一點正常
這絕對要
6.風扇數量:這個...越多越貴吧

加強對流散熱更好,對於高性能的機子這是必須的
7.機殼大小:越大越貴...金屬現在不便宜啊

這正常
8.LED閃閃光、透明側版:好看用...貴一點正常
喜歡的人喜歡,討厭的討厭,看各人喜好決定是否要閃亮亮
9.防塵濾網:哦哦~這個好有用,貴一點正常
這也很重要
10.外表帥氣度:好吧...帥一點的比較貴
同樣也是各人喜好,像我喜好簡潔俐落的
11.材質:有鍍的和全鋁、髮絲紋、鋼琴烤漆什麼的吧...?
全鋁散熱真的不錯,髮絲紋就是好看而已,鋼琴烤漆這層會把熱封在內部,所以我也不愛
台灣老闆認為設計師不值錢,所以他們產品設計就不值錢
gp671112 wrote:
小弟對於電腦零件有小...(恕刪)
個人是有買過便宜的機殼與現在用的比較貴一點點的機殼....供大家參考一下,..
便宜(300~700內個人感覺)有側風扇..三大二小的正常機殼
就個人使用上來說..剛裝上去後發現..側版與殼之前密合度不夠..開機後會發生共振
灰塵吸很大.整線不好整,線都卷在一起無法走背板,..雖然三大二小
但..機殼不夠長..硬碟會跟主機板卡到..有側風扇.但線全都在機殼內...我還怕線被捲進去..
晚上睡覺機殼共振聲,比電風扇還要大聲....到後來.受不了換了
好一點的(1200~3200個人感覺) K58 五大五小吧.. 無側風扇.無黑化,無透側..的中高型機殼
買了一台聯酷的機殼.雖跟以前比起來貴.以前都買一千內的..
但使用起來,跟便宜的真的差很大..線材好整,側版與機殼的密合度很高,又不割手.
用了一年內部的灰塵少到都不想清,晚上開機時電風扇都比電腦還大聲..
也因為線材好整理,溫度都比有原來用有側風扇的機殼 來的低..
也因機殼比較大.內部空間夠.也不怕硬碟會跟其他的東西卡到
售後服務也不錯.. 雖然不少錢..但也很值得....
一個機箱多少錢, 依我下面步驟就可以算出個大概
1. 鐵塑件拿起來秤一秤, SECC, SGCC, PC, ABS....查出單價乘上重量即可
2. 看一下有多少配件, 風扇, rubber, gasket, LED.....
3. 加工費(含人工及機台攤提), 視複雜度大約1-3美金
4. 模具攤提費(這個幅度很大, 視設計及要求3百萬到幾千萬台幣都有), 公殼就幾乎沒有模具攤提費
5. 利潤及管銷
給大家一個比較清楚的成本概念數字
數年前我們交給某一家國際大廠的伺服器機箱二大七小帶HotSwap(不含PSU)
上述1+2+3成本也才1200台幣左右(市場同等級賣價要上萬)
看到這裡大家千萬別就這麼以為利潤有多高, 因為銷量會影嚮到模具攤提費用
假設一套模具成本六百萬, 每個月賣5000台, 賣一年計大約是六萬台, 每台攤100元
但高價不是因為它真的成本貴而是賣量少, 每個月只賣100台, 一年1200台, 每台就得攤5000元
不信你去找任何一家機箱廠談任一款高階機箱, 說你一年吃下6萬台, 保證單價立刻打對折以上
為什麼大家都在談模組化, 其實模具也在模組化, 為了就是降低這個最大的成本
(模具費還得在成品開賣前就全部付清)
總結: 好壞機箱的物料成本其實差不大, 差最大的是在模具攤提成本
說難聽一點就是關係到模具所以才會有影響阿

而且大的越多,用的料也越多,材料成本增加,不會對價錢有影響騙誰阿

2.黑化、紅化:這是有什麼用意嗎?比較會吸熱??
防鏽之類的吧,再者應該有防靜電的作用
3.下置電源:也是模具
這部分的話,你不覺得一個機殼最重的原件完全擺在力矩最大的地方非常的奇怪嗎= =
我上高中的時候對於上製式電源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哪個XX設計的阿
熱量來說,一股腦的把熱往上,然後上方是封閉機殼,然後就這樣惡性循環,CASE也就這樣熱了起來
而且擺下面,電源線也比較好整理吧
4.免螺絲設計、熱插拔模組、快拆:這好像還挺方便的,貴一點正常
5.前置USB、E-SATA、HD Audio:多牽了幾條線出來,貴一點正常
6.風扇數量:這個...越多越貴吧
其實要看風扇等級

7.機殼大小:越大越貴...金屬現在不便宜啊
可以買『空氣機殼』,保證環保不用錢

8.LED閃閃光、透明側版:好看用...貴一點正常
9.防塵濾網:哦哦~這個好有用,貴一點正常
10.外表帥氣度:好吧...帥一點的比較貴
11.材質:有鍍的和全鋁、髮絲紋、鋼琴烤漆什麼的吧...?
鋁殼是相對於鐵殼散熱快,剩下的就只是好看的

沒影響
2.黑化、紅化:這是有什麼用意嗎?比較會吸熱??
比較不會割手
3.下置電源:也是模具
線材比較好整理
4.免螺絲設計、熱插拔模組、快拆:這好像還挺方便的,貴一點正常
確實方便,但不覺得會增加多少成本
5.前置USB、E-SATA、HD Audio:多牽了幾條線出來,貴一點正常
會貴一點正常
6.風扇數量:這個...越多越貴吧
不一定要多
7.機殼大小:越大越貴...金屬現在不便宜啊
這點倒不一定
8.LED閃閃光、透明側版:好看用...貴一點正常
這個也不一定
9.防塵濾網:哦哦~這個好有用,貴一點正常
貴一點正常
10.外表帥氣度:好吧...帥一點的比較貴
通常是這樣
11.材質:有鍍的和全鋁、髮絲紋、鋼琴烤漆什麼的吧...?
有差
結論:機殼的價值--外表佔6成 設計實用度佔2成 性能(散熱)佔1成 售後服務佔1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