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機殼沒有那麼難懂的
先將我看到覺得有問題的先提出來討論一下:
防電磁波就是要有"導電"形成"屏障"來"包住"電磁波
所以鋁和鐵只要組裝和設計良好, 效果差不多
而很多筆電拆開後, 塑膠殼內還噴上一層金屬膜, 就是為了行成屏障來包住電磁波...
而熱傳導, 以桌機來說CPU 和Cooler, 是以金屬和金屬間來傳導熱, 而cooler 透過風扇利用風來傳導熱, 這應該不算用輻射熱傳導, 還是一樣有介質傳導的, 所以你說對了一半, 但是因為內部的空氣會隨著原件的溫度上升, 會一直升高, 除了利用空間對流外, 機殼材質在這邊就很有幫助, 在電腦一直不關的情況下, 去摸電腦機殼, 應該感到溫溫的, 就是機殼已經吸引熱, 並排到外部的表現.
而為何挑鋁合金機殼咧? 其實早期的時候的設計, 鋁機殼真的有幫忙散熱,
因為免工具的設計用的少, 所以像硬碟這類的發熱源是鎖在硬碟架上的,
產生的熱多少就被機殼吸收掉了, 而其他硬要說可以幫助散熱的, 可能就是
像玩水冷把水冷排直接和機殼有接觸, 把熱傳到機殼上, 利用機殼大面積的表面協助散熱
而為何散熱和材質沒有多大關係時, 我還是會選用鋁殼呢?
1. 因為爽度夠, 像開法拉力一樣 (法拉力也是鋁的車身, 看製造過程還整台陽極後才烤漆, 不過目前買不起....
), 鋁機殼這東西說貴, 不貴, 說便宜也不便宜, 但是它就是那麼大一台, 而一用也好幾年, 買就買好一點的, 爽就好...
2. 設計和品牌, 我是聯力的支持者, 重以前的PC-65 到PC-V1000, 到現在的PC-X2000, 越用我覺得越好用, 而整個設計讓我的手在機殼內穿梭不用怕噴血事件發生, 而設計良好的機殼, 真的好安靜...我現在都要注意地看我的電源燈有沒有亮著才知道電腦有沒有關掉了, 而外貌協會會員的我, 對機殼我喜歡挑素雅大方的, 所以鋁外觀, 但是素素的最好看
3. 價值....這個就好玩了, 之前我把我的PC-65賣掉, 我想被我改東改西, 且內部硬碟架還陽極為金色的,用了三年後, 開$2000元賣, 我還怕賣不掉, 買家秒殺後還問我是否呼巄他, 直到他拿到東西才相信, 還一直說太划算了, 我想應該沒有機殼(電腦產品)可以用三年後賣掉還有1/3的殘值吧....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