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超級大外行開箱文】聯力 PC-7FW (9 月 12 日更新,附測試圖)

這咖透明側板機殼PC7_FW原本就是我鎖定的一個機殼
不過太晚出了且聽說壓克力側板沒鋁合金散熱好...
所以我已經買PC7_F無透明側板的
現在有點不爽的是.....這咖剛出的機殼竟然會降價
四個星期我3.6K買的現在只要3.3K.....
買聯力機殼不是可以保值嗎?!
還是店家給我多賺了.....

華碩的高階主機板做的還真漂亮阿

想要散熱好點,換酷媽的690吧!!

g2342016 wrote:
為什麼會挑這款機殼咧...如果有出 12 或 14 公分風扇開孔的上蓋,我一定會去買,不過到底會不會出.....(恕刪)

看是要 12 或 14 公分的風扇開孔
把上蓋拿去水刀切割一下
就ok啦
板子真的蠻漂亮的~
如果不採用透明側板
機殼關起來就看不到 (爽度大減...)
我比較替大大擔心 侧板共振..
小弟的PC-A07才多裝了一顆硬碟(3+1)
就開始發脾氣了
每次都要用手去摸一下 它才會乖乖
這兩天用大家推薦的壓書本大法
好像有比較沒聲音了
不過對聯力的印象
down down down...

另外補一個缺點
活動式硬碟架設計不良 可以抽取 但是很難抽
左閃右閃東撞撞西撞撞

不過看著7系列這樣越改越好
證明聯力還是一家不錯的廠商
A07 算是比較早期的設計,之前我用過 PC-60 一段時間,
側板有時候是需要去調整一下夾片跟整體形狀,這樣才會比較不共振。
比較新的系列都有做彈片去頂住,這個問題會比較少一點...

不過... X2000 剛裝好的時候,主機板背面側板偶爾也是會有一點共振,
拿下來重新調整底部夾片跟微調一下側板形狀讓各部服貼就好了。
因為 X2000 活動扣具鎖上部,下部靠夾片,中間很大的範圍其實是沒有固定的 (只有塑膠定位柱)
裝機的時候若是讓側板有些許形變就有機會發生共振...
(這片後側板我是放床墊上,上面放螺絲排線硬碟那些配件)
這個聽說舊的 V 系列也有類似症頭...
g2342016 wrote:
不知該貼哪一區,還是...(恕刪)


聯立機殼系列最主要的問題在於無法提供足夠的北橋及顯卡的散熱
可以加裝側板風扇直吹顯卡及北橋 在高溫高速的時代有其必要 這也是聯力機殼最弱的一點
小弟的配備如下
CM-590
前 12公分 1200轉風扇 X1 進氣
側下 12公分 1200轉風扇 X1 進氣
上 14公分 1000轉風扇 X2 排氣
後 12公分 1200轉風扇 X1 排氣
Q6600 OC 到 333X9=3G + EAH 3850 鳳梨扇 + 7200轉 500G HDX4
可以在室溫下將溫度控制得很好
如果聯力的設計 透側可以加裝進氣風扇 上蓋可以將裝排氣風扇 對於顯卡及北橋散熱會有明顯的助益
雖然進塵量會增加 卻是必要之惡
小弟現在就算 OC 到 400X9=3.6G 北橋跑 400 FSB 跑 400 還是可以控溫的很好


請問樓主個 harddisk 架可否作 90度的旋轉
monmon wrote:


聯立機殼系列最主...(恕刪)


monmon大,這溫度是在室溫幾度下測的阿?
cpu才37度真的很低,
小弟我家室溫差不多33度(頂樓)cpu50%運轉下都是45~46度之間,
主機板溫度更是高到48度,
本來想說是機殼的問題,
結果換了A17溫度還是一樣,
老實說換了A17後這樣的溫度我真的是給他傻眼= =
monmon wrote:
聯立機殼系列最主要的...(恕刪)


其實北橋散熱我覺得還好,可能是因為 AMD discrete chipset 不太耗電吧...

個人是認為南北橋的散熱不應該由倚賴側板風扇來做...
如果一張主機板的南北橋在無側板風扇的機殼,測試出來會過度高溫的話,
這樣的散熱設計本身就有問題存在...因為不是所有的機構都會有這種設計...
而且側板風扇其實在很多機殼上都欠缺考量,反而破壞內部的風流設計...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