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大是一個好處, 材質好是另一個好處 (06年用到現在, 抹布擦一擦就跟新的差不了多少)!
不過他有些設計是像前面幾位所說的, 有點不太相容 ....
我A70機殼側面跟裝機板末端那都有支撐板型較大的卡的機制 ...
我發現側面的輔助裝置就不太實用~但是尾端那的就很有效!
另一點就是CPU塔型散熱器, 太高大的話 > 側支撐會檔到 (現在那側邊支撐完全拆掉)
裝水冷或是普通大一點的CPU散熱是還好 (之前裝CM-V10 / 水冷裝Swiftech 水冷頭 + 24x12冷排架在機殼前方進風口也都OK)
我是覺得不管哪一家的機殼買回來 ~ 要對應自己內部的裝備, 多少都是要卸下/改裝一下原有的機殼架構的!
除非你所有的硬體裝備都是用原廠標配 (例如~原廠CPU散熱器)!
個人覺得聯力大概只能做面版,面版好看~
內部機殼結構大概跟十年前沒什麼進步
簡單的說 設計內部的人我看根本沒組裝過電腦
共振真的OOXX的嚴重
我的是V352
改天要來努力自己改裝一下內部共振問題
one.page.book wrote:
NEO大 遇到的問題...(恕刪)
5.25快拆的確不太好用
不過不至於無法固定
我也喬了一陣子才大力壓下會有咖一聲
快拆橫桿整個服貼才是有固定
剛開始孔沒對得很好也是一動就後縮
快拆就該做的讓人覺得好用且可快速裝卸
這裡真的有點難裝......
PCI那裡的快拆我反而覺得設計的很好
我卡一堆
GTX680/Dell H700/LSI M1015/創巨X-Fi F1 PRO音效卡
裝上很穩固阿
尤其顯卡我更常拆裝
看心情更換GTX680 or HD7970
沒發生過不穩固或是得喬其他卡的問題過
難鎖這個的確有過
我在拆裝匯流排的選購散熱就有發生過
早期硬碟架設計真的很爛
最好選購滑軌纇的硬碟架
舊款的真的超難拆裝

(舊款圖片)
現在一些新殼都是採用滑軌式或是底部四點固定式
比以前真的好裝不少(我用過Q11/Z70)
購買前最好多收集一下這一纇訊息
整體來說不至於爛到哪去
共振比起以前好上不少
要是你用過v1000系列再跟我說你聽過啥叫機殼共振
震到不行而且超大聲
現在的已經改善很多
我現在用的Z70就很穩完全沒有共振聲音
不過聯力還是會有些小設計缺陷讓你很噴飯
聯力設計的熱插拔怎都是大4pin.....Z70更是需求一大票大4pin

上方橫桿也是很腦殘的設計

好在他們也算有在注意玩家的心聲
常會對缺陷處作小修改
以前的按鈕/共振/輪子就是
近期就有不少得外接的USB3頭換成內接19pin
據說也是一票玩家反應之後就整個改換的
bond wrote:
四處打聽後,從朋友的...(恕刪)
評測....官網就有<<<
十幾個專業評測網站任你看
不過可惜的
這咖也是有共振問題喔
(設計上屬於舊款式)
前IO port也是擠在一起
硬碟架也是舊款(整個拆下用鎖的)
在加上
CPU供電沒法走背面穿過去
(看一下上面....沒開洞可用來穿過4 or 8pin供電)
除非真的便宜到不行
不然不建議買舊款的機殼
(我之前才把v1010整個丟到回收站....震到一整個誇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