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工業用油的吸熱和散熱在轉換效能上還是比水差,也就是從吸熱--對流--散熱這整個循環過程沒有水來得好,做成小小的管道在機殼內流動,就算馬達拼命運轉,被加熱過的油還沒把吸收到的熱散掉可能又被抽進去重複加熱。而一些活性較好的油可能成本較高,或是活性大相對也容易氧化,如果氧化的油垢累積在管線內可能也會阻擋傳輸散熱。
2.一般水冷系統為了讓吸熱可以順利散出,通常在水箱部分都是設計半開放或全開放式讓水面接觸空氣散出熱量,這樣增加散熱方式會使水分蒸發,必須定期補充增加蒸發散失的水量。加入的新水與原有的水濃度、成分雖不相同,但通常很快就可以達到稀釋均衡的地步。
如果用油來取代,很難像水一樣隨時加多少,因為補進去的新油成分與舊油有差異,要達到平衡的時間相對較久,要不然就是像車輛換機油一樣一次換掉全部,但那又很麻煩。
其實小弟比較希望未來有人可以研究水冷系統的取代成分,可以製造出一種流動率、吸熱/散熱效能都和水差不多的冷卻液,製造成本低又不導電,成分均一不易氧化,而且重點是必須是無毒,那就很有可能全面取代現有的水冷系統設計,甚至連汽車等重工業也可能因此大為改觀。
雖說想起來好像有點虛幻,但是像超導體的成分從原先零下幾百度都已經慢慢提升數百度以上的門檻,如果有人肯持續研究,在未來應該還是有可能做出來的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