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CoolerMasater RC-430 整線疑問?

自從看了某人貼出老外那非常非常整齊的整線圖,在下實在慚愧
畢竟整線又不是有錢人才能做到(買模組化PSU那種不算)
現在清掃自己的機殼灰塵同時決定再整一次
p.s:因房間太容易積塵,所以機殼的清掃成了我偶爾會做的事情
不過我倒還不知道哪裡可以買"迷你的"壓縮機+高壓噴氣槍
只要用噴的,幾乎所有灰塵可以噴光光,然後再吸塵器吸一吸

經由我個人比對
CPU電源的4P(或是8P)確定可以從主機板底下走
但我實在不想拆MB,就沒這麼做了,所以這條線另繞他路

其餘還是根之前弄得差不多,盡可能節省拉線的數量
除了CPU電源、主機板電源、顯卡的雙6P、都是必拉

PSU部分我只拉了2組4P的線(以PSU出線來看),SATA設備部分呢??
之前曾提到因為SATA的防呆設計,害我還要繞一大圈,除非PSU上下顛倒180度

從零件庫翻了幾個大4P轉SATA的,所以拉線的量本來從1組4P+1組SATA
縮編成1組4P線就搞定,還省去拉SATA線要轉彎的困擾(還好是SATA線,不是白海豚 )
p.s:以上皆針對PSU是單路的12V+5V這一點才有膽子這麼做

照片手震跟房間光源(小杯燈)的問題請多包涵
整體圖

CPU電源線繞路(畢竟我不想為了徹底遮蔽而拆了主機板)

這次連硬碟也改用轉接的電源線(反正家裡的線庫有寶物可翻 )

上蓋後

背面照來一張:盡量把沒用的線藏在後面


正面:線夠長的可以走後門,再從3.5"的區域繞出來接


蓋上透側板


撕掉透明薄膜來兩張:





從左前方的角度看



左前上-俯角45度:


右後上-俯角45度:


整個作業環境


--
沒有像外國的這麼神…
但是應該有達到空氣流暢了
RC430最近買來汰換掉用了三年半的千元機殼
看到大家在討論整線問題,我個人感覺,這款價位(1500)跟他的散熱能力比起來算很不錯了
又有全黑化,下置電源跟免螺絲安裝硬碟光碟工具組,算是中低價位內CP值最高的了
之後再拍自己的機殼分享,等等要回老家過年了

五顆STAT2硬碟,兩台光碟機,還加上兩張音效卡,顯示卡是4850熱導管版本
兩顆12CM跟兩顆8CM風扇,側板不另外加上風扇,五顆硬碟溫度都能壓在27度以內
比之前的1000某西華X天使足足幫五顆硬碟降了五到六度的平均溫度(之前是32~34度均溫)


這幾天才幫朋友組一台
剛好也是這咖, 上置面板的線應該要再長一點才對
我是硬把它塞到背板..

老外的整線讓我深深的覺得...
他一定有學過工業配線!
因為以前在學校老師就是教我們那樣整線的

rcat2010 wrote:
老外的整線讓我深深的...(恕刪)


[H]論壇的高手

我的RC430,因為有兩個光碟機、六顆硬碟、兩張音效卡,跟不算短的4850,所以整線整理了一番時間
中間那條CPU8PIN可以走背板,我是不想重拆安裝了,很累,這樣就很滿意了

這咖在1500元價位的機殼質感不錯(全黑化),霧面噴砂處理,我很喜歡,不像那標榜鏡面的容易留下指紋刮痕
散熱空間(上兩個12風扇孔下也兩個12風扇孔,後一12風扇孔,前一12電源下置)算是一等一的了
空間整理好的話散熱效果很好(我只有前面12吸後9吸上14排),某些兩千多元的散熱可能遠比他不如

現在這種普通室溫下,機殼放在地上,六顆硬碟溫度大概都維持在32度以內,BT專用硬碟多一度約33度
CPU是上4G的E6500(原時脈2.93G),平常溫度是41~42(只用E2140的原廠散熱)


這個應該孔洞配置算是廉價板的690,機殼好像跟690開孔完全相同
只有差在這個沒抽取架、跟附贈風扇數量,還有免拆工具數量,以及機殼比690小一些





rcat2010 wrote:
老外的整線讓我深深的...(恕刪)


小弟我有學過工業配線還拿張小證照也很難把機殼整成那樣
除非~不喜歡的線全部剪掉
有用到的線也是剪掉用接續端子接續成需要的長度

或許~哪天小弟一時想不開會搞搞看
如果有那麼一天~小弟一定PO上來跟各位大大分享
慾望少一點~幸福多一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始終來自於惰性~/先和解的不是認輸~是在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