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雖然我也知道
消費級的產品來說
E-ATX的主機板
其實比例非常少
可是...就是一個大得漂亮的詭異思維~~
而且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 板到大時恨殼小
的一個概念~~
除非真的是要搞ITX配套
不然我機殼基本上都喜歡看Full tower跟支援E-ATX的~
但關鍵來了
現在好像很多機殼
規格好像都各說各話??
有些網站寫可以支援
有些網站又沒有寫
官網有時候寫可以
但是買東西的網站又只寫到ATX...
真的滿亂的~~
以上都不是重點~~
想問各位大大不知道有沒有推薦可以支援到E-ATX的Full tower機殼?
其中~
Full tower並非是一定要求
但是支援E-ATX則是必要
因為以前還有酷媽的HAF-XM可以選擇
但是酷媽XM的產品線好像收掉了?
至於其他家的
好像其實都有出類似的機殼
但是台灣大部分都沒有進...
要求有幾個
盡量Full Tower但是不強求
支援E-ATX是一定要的
USB3.0 一定要是19pin
(就是這個原因 我放棄 銀欣的 RV-03)
前方擴充能盡量有就有
(USB3.0 3.1 Type-c 甚至是熱插拔硬碟等等~)
能支援夠長的顯卡
能支援夠高的塔散
能支援24甚至36的水冷排
(塔散只是彈性比較方便 基本上 我會以水冷排為主~)
整線空間彈性大
3.5的擴充空間能多就多
喔...對了
盡可能透側 比較開心 XDD
關於水冷排有另外一個問題
因為也是一時性起買了一體式的水冷來玩
不過在裝在我現在XM的這個機殼的時候發現...
如果
我是說如果啦
今天我裝了四張的技嘉1080 水之力
那....我的水冷排怎麼鎖??
而且再加上CPU的水冷排
是不是一般來說如果是24的
就是鎖機頂
那其他四張的水冷排呢?
反正找到孔就鎖?
因為實在是不想玩水冷套件
(光是想到要搞那顆泵浦就頭痛= =)
而且也突然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水冷排的風扇和冷排的接電pin是....分開的....
是不是也就表示
如果主機板不支援等於就不用玩??
抑或是基本上 不要太離譜舊或是太離譜低階的主機板都能夠上?
價格部分....只要不是破萬級的就好
機殼也很有趣
只要破6K以後 基本都是直破10K
當然有便宜大碗的推薦更好囉~
不要求材質
目前是暫時把目標放在海盜船的600C
(我當然也是很想上CosmosII 跟900D啊!!!!!)
問題有點多~~感謝各位大大耐心看完~
因為機殼通常再看網路圖片跟自己摸到的感覺
差異很大~~
而又不是所有的店都會把機殼放上去給大家把玩~
另外再弱弱的問....現在有機殼支援RGB了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