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這麼一個想法的產生 是來自於長期生活上的不方便

從開發設計 到組裝實踐

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由於工程過於浩大且繁重

所以 無法將每個細節都完整呈現

因此 若有小細節不足之處 還請各位版大多多見諒
-------------------------------------------

話說 小弟與女王和父母一起居住

雖然房間坪數不大 但小弟苦心規劃

只為讓女王住起來感到舒適

為此 小弟和女王的愛居 取名為 雙B安養院 「小弟和女王的英文名字都是B開頭的」

在安養院裡 沒有咖啡機 但有三合一

沒有小廚房 但有零食櫃

沒有全套衛浴 但出房門就在隔壁

這裡有的 就是舒適的雙人床和座落在床角的32吋液晶電視 再加上高級電腦一台

這 就是雙B安養院的視聽劇院了

泡杯咖啡 拿出零食 將床鋪排成劇院隊形 打開電視 就是躺一整天的人生了

可是~~生活再久 永遠都嫌空間不夠

為了解決女王的困擾 一位全能造王的我 就開始改善空間使用度的任務

這裡 曾經擺了一台酷媽690的主機 是利用衣櫃旁的小空間擺設的

主機幾乎是妨礙了進出的空間 於是 這就是小弟今天故事的重點囉

看得出來 一陀線擠在這裡 實在很雜亂 又不易清潔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於是 鏘鏘~~拉噹噹 新機殼誕生了

利用木板與舊機殼組合而成的新機殼

看見它的外觀 雖然和高貴的主機無法相比 但卻也是獨一無二的機殼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將鏡頭拉近 5.25"的空間只使用到四分之三 內框周圍利用修飾條美化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除了一個空間沒使用到外 小弟裝了兩台光碟機
另外為了多媒體面版 還去採購了聯力的BZ-U01 5.25吋前置面板/重新起動開關
才得以解決 電腦主機的啟動鍵問題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左手邊的大顆按鈕是電腦的電源鍵 小顆則是重置鍵
打開防塵蓋後 可以看見一組1394 一組E sata 四組USB2.0 與耳麥端子
使得主機的外觀美化外 也擴充了實用的介面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再來可以看見兩顆裝防塵網的進風風扇 與3.5"的記憶卡讀取介面和風扇調速器
女王說她遠看 就覺得像是一台收音機 小弟也是這麼認為 哈哈~~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風扇的濾網雖是便宜貨 但適合整體的配色協調 令我覺得很滿意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3.5"的內框因為45度角不好抓 所以組裝起來的密和度略差
新手設計 請多包涵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再來介紹的是機身的左側 開了兩個洞 是便於小弟在拆裝硬碟與光碟機時 卸螺絲用
看到這裡 相信大家可以瞭解到 這台機殼的歷史是多麼悠久了
側版的部分 則是利用機殼底部組裝再切割的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再來介紹的是 機身的屁股
其實和一般的機殼沒啥兩樣
只不過原本設計的8*8風扇 不敷我現在電腦的設計使用
所以我把洞開到12*12 方便我把風扇裝上 加速散熱
右手邊的則是裝供給硬碟散熱的風扇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介紹完主機的四周圍後 則是給大家看看主機配置圖
小弟裝了12*12風扇一共六顆 和先前酷媽690的機殼風扇滿載數比起來
還少了三顆 節能省電了不少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首先看到的是舊主機拆下來利用的5.25"四大機架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還有3.5"的兩小機架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當然還不能少的五組的硬碟架囉
由於這硬碟架原本是架在3.5"的正下方
但是小弟把它切開來後 就是兩片廢鐵了
於是搭配鐵線箝制住前後孔位 不讓機架變形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有切割到的鐵片 小弟都有加上自由絕緣保護套 防止手或電線被割到
還加上了速力康固定 讓它更為牢固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緊接著看到的則是 小弟的CPU散熱風扇組
為了這次的組裝 小弟也花了近半天的時間把主機整個大掃除一番
還用愛心去關懷它 照顧它 讓它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而這次電腦機殼改造最大的問題 則是在於機殼變大了46*62
所以 風扇的電源線與電源供應器提供給硬碟與光碟機的電源線長度不足
小弟利用了舊有的電源供應器 剪掉它的線再利用焊接結合 外皮包覆熱縮套管美化線路的延長度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看到這裡 主機大致上已經介紹完畢了
那麼 它的窩在哪裡呢?
各位看官照過來 小弟利用衣櫃裡的空間 格出了一個夾層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夾層裡還按裝一盞T5燈具 為了美化開關 小弟很辛苦的鑿了一個洞將開關埋入
還將電線隱藏起來 讓使用者看不見電線垂掛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將衣櫃的一角拍出來作為對照 機身即將結合了~~~~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經過十幾分鐘 流了一身汗以及女王的鼎力相助後 衣櫃專用的機殼 大功告成了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機殼與上方夾層版間距預留了7公分 方便熱氣排出
而機殼正對面 則是冷氣的出風口 因此 可以有效的幫助電腦降溫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再來要面對的 則是把原本拉出去的線路 全部裝回到衣櫃裡
電源線.音源線.網路線.D-SUB螢幕訊號線.DVI-HDMI電視螢幕訊號線共五條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開工前 女王拍照記錄 小弟此時已經累到想睡覺了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將線路全拉進主機後 則是反著裝線的訓練 磨練著我的左右腦顛倒利用
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去思考怎麼將線路接完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看到小弟的極限姿勢 不難想像 這個機殼的設計 實在是暨完美 卻又一堆缺陷
幸好 這是我當初設計就已知的問題
以下畫面有礙觀瞻 剛吃飽飯者 不宜觀賞 以免受傷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主機接好線路後 則是將螢幕背後的線路全都整理一次 美化一番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話說 不經一番寒徹骨 哪得梅花撲鼻香
有請女王進行啟用典禮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恩~~很好 幾天沒開機了 可以進入BIOS畫面 是個好預兆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耶~~~ 我的XP開始跑囉~~ 真不愧當初花了兩萬大洋投資的設備 經得起考驗耶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水拉~~~ 開機成功了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給新機殼開工大吉 來張照吧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風扇調速器啟用後 會開啟藍光 夜間指示照明亮度 辨識度百分百 很好用的一個物品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從機殼上方檢視電腦運轉的狀態 一切正常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移除主機後的衣櫃角落 顯得乾淨俐落多了 也讓女王讚不絕口

卻又問了一句令我啞口無言的話

那這個空間我要擺什麼..... THE END
『分享』科技來自於人性    一篇自組機殼改裝的故事


後續使用心得:

這台主機裝進衣櫃後,電腦運轉的震動不如我所想像的嚴重,還比先前的主機更安靜,

風扇運轉的風切聲也小很多,大概是空間開放度增加,所以,氣流不會亂撞機殼,搭配上風速調控器,

一來也可以自由控制轉速,二來還有故障保護提示,整體來說,以後如果要讀記憶卡,

或是燒錄片都不用離開座位了,算是搭配我和女王的環境所調整出來的最佳操作模式,

給各位有類似狀況的網友們,一個參考的設計,謝謝~~

優點:
1.操作便利度提高
2.節能率提升
3.噪音度降低
4.隱藏度100分
5.驚喜度101分
6.衣櫃除濕度提升

缺點:
1.保養維修不易
2.機殼重量增加
3.外來異物入侵機率高
4.硬體保護度降低
5.線路拆裝困難

改善空間:
1.降低機殼重量
2.機架改為快拆防震
3.背版介面改變,方便拆裝線路
4.機殼上方加裝沙網,避免異物掉入或爬入
2011-08-01 3:11 發佈
主機靠壁是種麻煩
這是相當不錯的改造
希望可以分享一下
製作過程中會使用到的工具圖片(比方用什麼鋸圓孔、切鐵片..etc)
不論哪個時代,賣國的人總是有很多理由。
看完我只有一個問題....為啥不把主機平放進衣櫃就好?
首先 恭喜您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想必也花了不少時間在構思與製作
整體看起來想當不錯

比較好奇的是絕緣的要去哪裡買?

風之遊人 wrote:
看完我只有一個問題....(恕刪)


因為這樣光碟機就變直的了
風扇的方向怎麼都是對著櫃子裡面吹??
樓主有沒有試過風扇如果都往外面最散熱效果會不會比較好啊

kisslatte wrote:
主機靠壁是種麻煩
這...(恕刪)


K大~

其實小弟使用的工具沒有太特殊

一般家庭幾乎都會有

但因為我是利用公司的工具來製作的

所以 可以提出一些 一般家庭比較碰不到的工具好了

有些工具因為我自己本身沒有拍照、但又不敢隨便引用網站上的圖片

所以寫上正確名稱、版大你可以上網查看

1.木工用 工作鋸檯==木板的裁切就靠它了

2.手持式沙輪機==這次機殼的開孔、不管方形的圓形的、都是它的傑作

3.飛機型開孔器==這次木頭的12公分風扇開孔是利用它辦到的

4.電烙鐵、銲錫==這次電源線的延長焊接就是利用它完成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電線絞接再用電火布包起來,但問題是包紮不確實的話,不但會降低電流的品質,也可能會導致漏電,所以絞接後再焊接,最後再加入熱縮套管保護,才是最安全的,我相信有電子專業背景的人可以認同此點

5.線鋸機==木頭的方形開孔,用它來做比較省力

特殊的工具大概就這些了

其他如電鑽、捲尺、十字起子等等則不再特別提出

風之遊人 wrote:
看完我只有一個問題....(恕刪)

viphone wrote:
因為這樣光碟機就變直...(恕刪)


風大~
其實你提出的問題 也是小弟同事提出的問題

所以 我在文章中有提到 這台主機的產生 是為了配合我的居住環境而製作的

很抱歉 小弟的酷媽690放不進衣櫃

而V大特別提到的光碟機變直立一事 也是小弟的考慮重點

其實光碟機直立使用 是無所謂 我的外接光碟機就是擺直的

但小弟的想法很單純

我不希望多媒體介面改成側用 這樣會影響到我的跑線問題

我也不想要把硬碟擺直立使用

如果為此還特別去買一台橫式主機機殼來安裝的話

那我還要擔心我的CPU散熱器會裝不下的問題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再加上 小弟是想把主機跟衣櫃結合

那麼它的外觀看起來 就不能太過於主機吧

這樣才特殊囉~~


didis_huang wrote:
話說 小弟與女王和父母一起居住
...(恕刪)

請問大大
你家那位女王是英國女王嗎?
我記得台灣好像沒有女王??
趙葉 wrote:
首先 恭喜您完成如此...(恕刪)


趙大

自由絕緣保護套 這東西確實一般人比較不容易碰到

這需要有電機或自動控制背景的人比較常遇見

基本上電機材料行都會有賣

水電行的話 還要問問看

連鎖工具賣場 這我就不確定

版大可以上網查一下 就可以得到很多資訊了~




XD使者 wrote:
風扇的方向怎麼都是對...(恕刪)


X大 你提出的問題也很棒

這個問題 也是我和同事在當初設計時討論的重點

放在一個U字形的空間(有一個國字,會被系統判斷成注音符號,所以只好打U) 到底要怎樣才能把熱氣引出來

我們想過很多作法 但我同事提出的作法我可以認同

他說 你把電風扇對著牆壁吹 風是不是就會被擠出來

這也就是我在機殼上方預留七公分間隙的理由

基本上 它算是開放型的機殼了

對內吹 只會把熱氣逼出來

但我不確定會不會把逼出來的熱氣流 再吸回去

我只知道~~昨晚開了三個多小時 手伸進去機殼內部

幾乎感覺不到熱氣流

但在七公分的間隙處 卻能感受到氣流跑出來

因此 我同事的理論算是成功

對內吹有好處 就是可以不斷的把外面的冷空氣往內引進

如果是對外吹的話 那冷空氣的引進 不就只能靠那七公分的間隙來引進了

就空氣的比例來說 似乎往內吹比較有贏面耶

當然我也可以架一台小電風扇對內吹 當然以那樣的轉速來看

相信版大你也可以猜得到結果會是怎樣了

等小弟有錢 再去架設一台溫度監控介面

版大就可以得知這樣的設計理論是否正確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