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半夜才開始湊出一些時間慢慢安裝零組件。
外殼部份是鋁製,為了結構強度,不少鋼鐵素材,所以才會重達22公斤,已經是Intel 4U機架式機殼的重量了。
烤漆非常容易刮傷,拿工具時請注意自己的手。
目前先把想的到的寫出來,以後會陸續補完,也算是自我記錄,免得以後又犯一樣的錯誤。
基本上,這個機殼是以設計感為主,安裝便利性可以說"沒有",
曜越的產品也沒有專門為了這個機殼設計的,所以說,完全不用考慮曜越其他的產品。
機械結構完全沒概念的人(就是連小學生玩的電動勞作都組不起來的那種人XD)千萬別自行組裝,
等組完後我看外殼也慘不忍賭了

1、安裝光碟機
5.25吋x3模組的外罩上有個光碟機專用的面板,
在安裝光碟機時要記得向後退一格。
忘了退一格再安裝的結果就是外罩變形,一變形就刮傷龍骨的烤漆,光碟機面板也順便刮傷。
外罩變形後要記得壓回來,不然光碟機會很難進出。
2、安裝PSU
這個我實在是無言,曜越自己的650W power在放入矽膠墊後就無法鎖上

我只好把矽膠墊換放在模組化接頭的那端

光是這點就可以判斷這個機殼連曜越自家的產品都沒考慮,真的完全是設計感導向 ╮(︶︿︶)╭
3、安裝硬碟
雖然有6個抽取槽,但只有上方兩個有風扇+SATA背板,
下面四個無風扇和背板,我想應該也不會賣SCSI專用的背板吧……
以一個24000的價位來說,背板只提供兩個實在是小氣的讓人無言XD
3.5吋的Samsung 160GB SATA HDD放入抽取盒上時卡的非常的緊,
緊到要拿出來都要用縲賴巴包布硬推 出來……
2.5吋Fujutsu 120GB和3.5吋Seagate160G SATA HDD安裝倒是很容易就是。
4、安裝主機板
我裝ASUS P7P55D-E PRO,
在PCI-E界面那邊已經有兩個黑色柱腳,要用硬碟用的銀色鏍絲。
其他的點(A、MA)要自行鎖上銅柱。
銅柱的部份用內附的黑色鏍絲(比較大的那個)就ok。
AC97的脚位和機殻外的脚位似乎不一樣,但HD的脚位是一樣的,
主機板内定是HD開啟,所以用HD接頭就OK。
5、外殼背板的走線
說真的,要很費心整理,不然背板就會突起來,久了我想一定會變形,
特別是PSU那條最粗的主線,真的很傷腦筋。
而且,外殼內附的線材,有些並沒標明是何用,要自己拉線才知道。
6丶安裝顯示卡
安裝過Elsa ATI PX800,當然是一定没問題的。
再來換成MSI R5770 HAWK,
該650W POWER内附多條模組化線材,但其中的6pin PSU to VGA因為機殻的關係,一定不夠長;
所以要用8pin PSU to VGA再加上8ping轉6pin的線,就會剛好。
不得不説,曜越的POWER,附的線材真的很完整。
7丶安裝音效卡
裝的是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Fatality Champion,
安装的PCI-E 1X的位置在主機板最下方。
此音效卡有個5.25吋的外接盒可鎖在磁碟機的位置,
該音效卡內附的兩條連接線,只能說,很剛剛好的可以正常連接,差1mm就不夠長……
8、最後,組起來的感覺
整個外觀只能說soso,我想最大的敗筆是那些紅色的燈光,實在不知該如何形容,
可能是太多還是顏色並不是很好看?
還有就是,5.25吋區,外罩和磁碟機固定處,磁碟機區會有點下垂,
造成外罩上去時,整個就是有點難看,要自行微調XD
RESET的按鍵本身整顆發紅光,我覺得有點多餘,因為旁邊上方就是POWER鍵,也是紅色。
每個硬碟抽取盒都有一個紅光燈號,但就只是發光,並不會因為讀取就閃啊閃的……
這個部份我還得自行改裝成硬碟讀取燈,真是夠麻煩的。
不過,這個外殼,對知情的人,就是一個爽

畢竟難得有BMW合作設計的電腦機殼

還不至於裝完後會後悔啦,畢竟看來就很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