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當初在 9800GT 和這張卡中間抉擇不定,不過最後打算試試看給 ATi 一次機會,畢竟之前只有用過一次 ATi 的顯卡(Radeon 9700,而且還只用了一個月)
選 4830 最大的理由,還是在這張卡的高 C/P 值上,畢竟 4870 和 4850 都和這張卡用同一個晶片,效能還不至於天差地遠(再說還能超頻)價錢卻可親多了,心想:等真的不夠用再一舉換新世代的產品吧。

封面的大獸人看了有點囧... 這是要表現很強大的意思嗎?(那眼睛是不是有點像某個線上遊戲資料片的男主角...)

後來看了盒子背面提到的 Tough、Sustainable 等關鍵字,猜想美工是想塑造一個「耐操又硬」的形象吧~

從卡外觀上就能瞧見微星這張 4830 的最大特點:4+1 電源相數、特殊設計的風扇、固態電感,以及到哪裡都少不了的固態電容。仔細算一下,中間的 Power Phase 還真的有五個,為打算超頻的玩家提供更好的耐用度。雖然我本身不太玩超頻,但是這種能延長顯卡壽命的設計當然是歡迎的。不過用習慣了花俏外觀的 nVidia,MSI 這張 4830 確實有點樸素,算了反正又不是要辦選美...好用比較要緊

這張卡會用到兩個檔板,其中一個檔板是 MSI 標誌的髏空,有像我一樣主機板不插滿不夠本的人要稍微注意一下空間夠不夠。

裝上機的樣子,真的什麼都看不到了。在裝的過程中我感到比較不一樣的是這張卡在主機板上略微「鬆」一些,記得上電以前該鎖檔板的螺絲別忘了(最好是兩個都鎖上)。
盒子上寫最低 Power 需求要 450W,幸好我也剛換 800W 的 Power... 這邊題外話提一下,有用電腦聽音樂的即使用不到那麼大瓦數的電源供應器也可以考慮敗一個,改善滿明顯的


先來透過 ATi 的公用程式來看一下狀況,GPU 本身的風扇會自動根據操不操來控制風扇轉速。我的機殼本身沒什麼特殊的散熱處理,不過微星這張在平常閒置的時候 GPU 溫度幾乎都穩定維持在 4X 度左右,噪音也不特別明顯,感覺那顆特殊的「海藻」風扇也幫了不小的忙。
接下來是「實戰」測試,我個人的配備只能算是普普而已,就直接敘述進行遊戲的感覺,反正數據非常多應該不差我這一個..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這次終於回到了熟悉的二戰... 柏林的國會大廈內部,接下來的劇情就是重現蘇聯紅軍把勝利的紅旗插在國會大廈的屋頂!

千萬不要往拿著火焰發射器的槍口衝,不然下場就是...
Cod WaW 在 4830 用 1920*1200 特效全開,非常的順暢,只有偶而的大規模爆破場面會小小頓一下。

Crysis: Warhead
我個人是開到 1680*1050,選項都調 Gamer,但是效果已經讓我很滿意了。
老實說,出了這麼久我這個月才第一次玩 Crysis,以前根本就跟圖上面的小雞一樣跑不動也不敢跑,只能聽人家說畫面多炫... 現在 ...感動呀


Dead Space
1680*1050,特效開到最高。我個人最怕的恐怖遊戲,目前還是慢慢摸索奮戰中。這次換這了這張卡才知道原本以為是移植沒作好的頓頓的感覺完全是原本的顯示卡根本不夠力。現在操控很流暢,正考慮要不要換成手把來挑戰。解析度沒開到 1920 的原因是我聽到我的 Online UPS 風扇在一進遊戲之後就轉得特別賣力,想想還是為地球省一些電好


Fallout 3,在 VATS 模式下丟芭樂丟輻射變種蠍子,感覺好像在拍電影....
1920*1200,特效全開,這也是沒什麼問題。

嗯... 這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啊。
以上的遊戲在玩了一兩個小時之後 GPU 溫度約會上升到 70 度附近,而一旦回到桌面就會看到溫度降的非常之快,沒幾下子就會回到四五十度出頭。結論是:MSI 的這張 4830 證明在不超頻的情況下對幾乎應付大部分主流遊戲都游刃有餘(除了 Crysis 之外),而宣傳的幾項耐用的特點我個人也是覺得有他的道理在。4830 預設的 GPU 跟記憶體的時脈跟 4850 差了約 10%。如果覺得自己不用用到很好的卡,那在口袋不夠深的情況下,4830 倒是可以列入考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