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Rick借到了ATi Radeon HD3870為主要測試的顯示卡,文章最後也跟朋友借了另一張nVIDIA Geforce 9800GT來做比較。這次因為東西比較多,所以文章就分成三部分來寫,順序如下:
1. ATi Radeon HD3870的外觀與3DMark 06、3DMark Vantage測試。
2. ATi Radeon HD3870的遊戲測試 ( Crysis Benchmarking & F.E.A.R. )。
3. ATi Radeon HD3870 v.s. nVIDIA GeForce 9800GT
今天的這一篇,就是第一篇的部分囉!
所以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張公版的ATi Radeon HD3870的外觀與3DMark的測試囉!
卡的正面外觀,沒有任何的廠商貼紙,還蠻喜歡公版卡的...XD

卡的背面,可以看到風扇的固定座,以及另外五個螺絲,用來固定散熱片組。

這邊看到的是記憶體的主要散熱片,銅製,導熱效果較鋁製的好很多。

主要輸出的兩組DVI-I,以及一組S-Video。DVI-I支援HDCP輸出。

由於是高階卡,所以需要一組6-Pin的電源輸入供應。

這邊可以看到一組CrossFireX連接埠,可以連接兩張顯示卡,或是三張進行效能的提升。

HDCP以及一些其他東西的解碼晶片。

將散熱風扇拆下,採用DC12V、0.6A的風扇,最大耗瓦為9.6W。

記憶體散熱片,以及供電組散熱片還未拆下的裸卡風貌。

這就是ATi RV670 GPU核心,台灣製造。

這張ATi Radeon HD3870採用四向電源輸入,以及全鋁殼固態電容做穩定的電源供應。

將MOSFET散熱片拆下後,總共有八顆MOSFET穩定電壓。

全部的散熱片拆下。
這邊也可以看到全部的散熱片都是採用銅製,記憶體與MOSFET採用導熱墊,而核心採用含銀導熱膏。

完全拆掉所有散熱片後的ATi Radeon HD3870公版風貌。

記憶體採用八顆64MB的GDDR4記憶體,組成共512MB的顯示記憶體。

處理器 AMD Athlon 64 X2 2.6GHz (200x13)
主機板 ASUS M3A32-MVP Deleux ( AMD 790FX + SB600 )
顯示卡 ATi Radeon HD3870 512MB/256Bit
記憶體 Apacer DDRII 667 1GB X 2
硬碟機 Seagate Barracuda 7200.4 40GB
光碟機 ASUS DRW-1608P3S
電源供應器 Seventeam 350W ST-350BKV
散熱風扇 ASUS V60 Mod
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Ultimate 32Bit


3D Mark 06測試:
這邊先全部預設值跑一次3D Mark06。

分數為9013分,可能我的CPU和記憶體太差了,稍遜於他人測得的分數。

接下來將解析度改為點對點1440 x 900,反鉅齒關閉,濾鏡採用三線性濾鏡。

分數不減反升,升到9023分。

接下來解析度點對點1440 x 900,反鉅齒開四倍,濾鏡開三線性濾鏡。

開啟反鉅齒後,分數稍微小降了一些。

最後解析度除了點對點以外,更將反鉅齒開到八倍反鉅齒,濾鏡模式選擇多向性濾鏡。

這次分數降得更多了,最後的分數為6682分。

再來換測試3D Mark Vantage,做Performance測試。

這邊分數為P4155,CPU分數為3957分,GPU分數則為4225分。

請期待第二篇的發表:
ATi Radeon HD3870的遊戲測試 ( Crysis Benchmarking & F.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