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前言-
兩個月前NVIDIA發表了GTX280/260系列,想不到卻被ATI的HD4800系列擊出攻擊加成的背刺,當時的GTX280/260簡直被修理的灰頭土臉,兩個月後的今天,兩方的驅動程式從NVIDIA的177.3X到筆者截稿前的177.79 (快截稿時177.93發佈… ),ATI的8.6 Hot Fixes到8.7 (快截稿時8.8也發佈了…)。NVIDIA經過一番價格上的震盪,兩個月後GTX260/280和HD4800系列的情況如何?
從1998年由3dfx發表了SLI技術,2004年此技術被NVIDIA收購,到了2008年,經過了10年的發展,SLI是還是當年的雞肋嗎?ATI也不落人後地在2005年發表了CF,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是否能跟SLI一較高下?抑或者也是雞肋?
筆者基於自己的好奇心,於是準備了一些遊戲,實際地來一場大亂鬥。比較SLI/CF效率之餘,順便也來個效能大車拼。

以下沒有美美的圖,只有一堆數據~~還請版友們多多海涵。

首先是測試諸元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顯卡排排站(左邊兩張4870+兩張4850,右邊兩張GTX280+兩張GTX260)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HDD和RAM(三個250G硬碟和4條1G海盜牌DDR3記憶體)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X38 (本來風扇拆下來準備要拍CPU的,但是相機爛…也許是筆者技術爛…,所以拍不起來…)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790i Ultra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PSU(2個1200Watt)跟功率計(這顆功率計叫"Watts Up"筆者託朋友從米國帶回來的好物)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最後是兩個Dell 3007WFP...看謎片的好物 (旁邊的面紙是用來擦螢幕的…)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接著是系統資訊(30吋全螢幕的截圖會很大,所以儘抓要看的東西~)
CPU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Asus 4850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PowerColor 4870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NVIDIA GTX280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NVIDIA GTX260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測試的配備如圖所示,筆者準備了兩個平台同時測試,一方面是節省時間,另一方面目前還沒有SLI/CF通吃的平台,所以還是得準備兩個平台。除了顯卡跟主機板不一樣外,其餘的東西都是一式兩份。
CPU不超頻,皆用INTEL所附的散熱器。單卡的部分以790i的平台來測試。另外硬碟有三顆,一個給X38測試CF,一個給790i測試ATI單卡,第三個給790i測試NVIDIA單卡。所以不會有驅動程式清不乾淨的問題。

接下來是測試說明,大部分的顯卡Benchmark,是以fps來當作量測的基準。fps越高越好。如果遊戲有內建Benchmark的話那是最好 (例如Company of Heroes或是Lost Planet) ,雙方在相同的測試時間內跑相同的內容,這樣的比較是最公平的。(如果有特殊情況,測試中會另外註明。)

但是並非所有的遊戲都有內建Benchmark的選項,此時我們以Fraps這套軟體來作輔助量測。

雖然Fraps可以記錄某段固定的時間內的fps,其結果卻會隨著測試者的行為會有所誤差,舉例來說,GRID「極速房車賽:街頭賽車」,測試結果會因為實際遊戲時的操作,讓fps產生誤差,多踩一下剎車都會影響比較的結果,更不用說如果途中翻車或是撞上護欄。所以這類型的遊戲測試,採用的方式是預錄一段實際遊戲時的內容(這種測試的方式叫TIMEDEMO,有在逛類似ANANDTECH網站的版友應該對這個不陌生),然後每次測試時皆藉由遊戲來播放這段TIMEDEMO,並且以Fraps來計算fps,這樣每次測試的內容不會因測試者的行為而產生誤差。既然都拿Dell 3007來測試了, 所有的測試解析都都在1920x1200及2560x1600下完成。1920x1200是24”螢幕的標準解析度,也是這次測試的比較基準。2560x1600則是極限的考驗,看看目前兩家最新世代的顯卡極限能到哪邊,在某些情況下,2560x1600更能看出差距。

如果遊戲有支援AA/AF的設定,則在遊戲內調整,否則皆由NVIDIA/ATI的控制台來設定。
如果對各項遊戲的細節設定有疑問,歡迎pm詢問,筆者都有詳細的紀錄下來,實際的測試畫面就讓筆者偷懶一下,只用相機拍了。對了,所有的遊戲畫面都是事後拍的,為了不讓螢幕的資訊影響閱讀,所以部分做了處理。

以下是測試結果
=3DMark 06=
這是個由Futuremark發行很老很老的Benchmark,因為這是DX9(也就是XP)的Benchmark,所以放進來給大家參考一下。本來是考慮不要測試這個的,畢竟這個測試的分數計算公式CPU佔很大的比。反而讓要測試的GPU失焦了。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3DMark 06現今存在的價值大概只剩讓超頻狂人來賽山豬,對於兩家新世代的顯卡很難表現出GPU真正的性能,以3G的CPU來說,根本就餵不飽兩家的顯卡 (Bottleneck) 。筆者不喜歡超頻(看看躺在桌上的水冷,好吧…是我懶…),如果想看賽山豬,還請移駕到友站。同時3DMark 06分數僅供參考,不列入比較。(要比較也行啦…分數都在這,自己算一算囉。)

=3DMark Vantage=
3DMark 06的後繼者,這一代的Benchmark新基準 (不是馬賽克喔) ,支援DX10,可以將GPU的性能更加正確的顯示出來,當然也相對降低了CPU的影響。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3DMark Vantage比較正確的反映出SLI和CF的效率。在Extreme的Preset下兩家都能達到約8成8左右的水準。另外3DMark Vantage支援NVIDIA的PhyX物理加速,在總分的表現上,可以說是完勝ATI。如果不看總分,單純比較GPU的分數(也就是不看PhyX的分數加成),NVIDIA還是居於領先地位。另外要提的一點是,不知道是催化劑的關係還是卡的關係,ATI的卡在CF跑3DMark Vantage時,GPU1(Jane Nash)和Feature Test4這兩項測試,怎麼跑怎麼破圖,筆者不死心,翻出3870,3850,3870X2,都一樣,這兩項測試就是會破圖,但是不影響總成績,可能是驅動程式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催化劑8.4~8.7都還看的到,只是截稿前8.8來不及測試,不知道ATI在這兩項測試的破圖有沒有改善。

當然內行的板友會說,我又不是買卡來跑3DMark。所以接下來我們來看遊戲的部分。

══ DX9遊戲部分 ══
= Call of Duty 4 (決勝時刻4) =
超人氣的第一人稱射擊, 榮譽勳章4可以算是歷代故事劇情最好玩的一代。遊戲測試採用Bog和Wetwork兩個場景的TIMEDEMO, 並且由Fraps來紀錄fps。
BOG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WETWORK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在效率方面,CF在這項測試中有不錯的結果,2560x1600,AA和AF開啟下,幾乎快有1+1=2的水準了。而在1920x1200的解析度下,也有7~8成的實力。
而SLI在1920x1200解析度底下的表現因為還沒到達極限,所以效率沒有2560x1600來的高。但是無論24”或是30”的效率都沒有CF來的好。
在fps的表現上,GTX260 SLI 跟4870 CF,在兩個場景下可說是平分秋色,而單卡最強的還是GTX280。
但是仔細看看GTX280 SLI的表現,怎麼好像有點怪怪的,跟GTX260 SLI差不了多少?所以同場加映了兄弟鬩牆的戲碼。由NVIDIA的控制台下,直接強制開啟16xAA和16xQAA來做比較。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果然16xAA開啟才看的出跟GTX260 SLI的差距。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GTX280 SLI和30”的螢幕,玩CoD 4 16x界王拳…err是反鋸齒給他開下去就對了。

= Elder Scrolls IV: Oblivion (上古卷軸4) =
老字號的RPG遊戲,以超高自由度見稱,當初發行的時候,也是高階顯卡殺手。遊戲的測試是錄一段實際的TIMEDEMO,然後用Fraps來記錄fps。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無論是SLI或是CF的效率在上古捲軸中都表現平平,ATI更因為驅動程式的問題,CF在AA/AF一開後便沒有作用。而在NVIDIA方面,雖然SLI沒有令人驚艷的表現,但是在2560X1600,4xAA/16xAF下,GTX260 SLI能達到8成的效率。fps方面,各項表現還是由NVIDIA勝出。

=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s (雷神之戰) =
一段敘述外星人與地球人愛的故事…當然不是,這是一款Quake系列的遊戲,有玩過Battle Field系列的玩家對這款遊戲會相當容易上手。
遊戲的測試也是測試一段TIMEDEMO,由Fraps來記錄每次測試的fps。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跟上古捲軸很類似的情況。在CF n\a的項目皆因為測試時會導致系統不穩,然後導致系統直接重開機。希望8.8或是更新的驅動有改善這個現象。而NVIDIA的表現還是一樣平平穩穩。SLI的部分大多可以輕鬆的應付本遊戲,所以GTX260和GTX280 SLI的差距僅在2560x1600/4xAA/16xAF下比較明顯。

= F.E.A.R. (顫慄突擊) =
一個適合7月玩的第一人稱阿飄射擊遊戲,故事劇情蠻棒的。會拿來測試是因為有內建Benchmark。沒開啟AA/AF下會開啟Soft Shadow,反之則開啟。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2005年發行的老遊戲了,SLI和CF都有不錯的支援度。
fps方面,沒甚麼太大的意外,仍然由NVIDIA領先。但是不會有版友想翻出來玩吧…

= GRID (極速房車賽) =
這是一款由XBOX360移植到PC上的賽車遊戲,當然如果不做一點設定,PC版的畫面會沒有XBOX360好。
遊戲的測試一樣是實際賽事的TIMEDEMO,各跑三圈,然後用Fraps紀錄其fps平均值。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CF可能在驅動還未完善下,一到達2560x1600/4xAA/16xAF以上的設定馬上掛點。4850單卡在2560x1600/4xAA/16xAF下因為lag到不行也無法完成測試。 SLI則是維持水準。
撇開ATI驅動的老毛病不說,本項測試ATI在可行的測試項目中大部分領先對手NVIDIA。難道賽車遊戲是NVIDIA的罩門…(誤)?

= Half-Life2: Episode Two (半條命2: 第2章) =
筆者覺得半條命翻譯的比顫慄時空來的好。 老牌到不能在老的遊戲了,唯一筆者受不了的部分就是Steam怎麼下載更新這麼慢啊!!!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Wow!!4850CF在此項測試跟初號機暴走一樣,同步率最高可達132%。CF的效率不但高於SLI,還直接幹掉自己的老大哥4870 CF。fps方面,GTX260 SLI的效能直逼4870CF。但是…喂喂喂~~GTX280 SLI是在幹嘛?”1920x1200/4xAA/16xAF以下的設定”是看不起所有的卡是吧? “1920x1200/4xAA/16xAF以上的設定”才慢慢加溫,看出GTX280 SLI的實力…

= S.T.A.L.K.E.R. (浩劫殺陣) =
S.T.A.L.K.E.R.也是一款經典遊戲,本身沒有內建Benchmark,更好玩的是,內建的AA/AF是沒有作用的,所以測試的時候要從NVIDIA/ATI的控制台內強制啟動AA/AF。
測試的方法是用網路上所提供的方式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CF在本項測試有相當不錯的表現,無論怎麼設定都有8成以上的效率。SLI則是在2560X1600下才有不錯的效率。Fps方面,沒太大的意外,仍是GTX260 SLI纏鬥4870 CF。GTX280 SLI還是在高高的地方上看著GTX260 SLI被圍攻 (誤) 。

= Unreal Tournament 3 (浴血戰場3) =
這次的測試先跳過PhyX,不過筆者只能說,PhyX真是好物啊…遊戲中並沒有AA/AF的設定,都要由各家顯卡的控制台來調整。測試是採用由UT2003/2004開始就用的老方法,寫個。bat檔即可,有興趣的google一下應該不難發現,找不到的話,事實上有一兩個網站已經把這個。bat檔視窗化,可以更簡單的測試這款遊戲。這次的測試挑選的是Suspense和Heatray兩個場景的TIMEDEMO。

SUSPENSE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HEATRAY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沒錯,ATI驅動的問題又出現了,CF在強制開啟AA/AF底下,再次沒有效果。更糟糕的是4870 CF居然還拖垮了單張卡的效能。希望下一板驅動能修正這個問題。SLI的表現反而在2560x1600底下有很不錯的表現。fps的方面,因為4870 CF驅動方面的問題,基本上還是由GTX260 SLI取得領先。

= Age of Conan (柯南時代…不是名偵探柯南…XD) =
最近一款在國外很熱門的網路遊戲,改編自小說,1982和1984年阿諾接連演了兩部柯南系列電影,也因為接了這個電影讓他有機會演出同年的魔鬼終結者。Funcom發行時吸引了不少WoW的玩家跳槽來看看。內容因為寫實暴力,被歸類為MATURE也就是17+的遊戲。遊戲中的3D場景真的漂亮到一個不行,有別於暴風社卡通風的WoW。可惜台灣沒有代理,玩的人相較WoW應該少很多。截稿前筆者得知Age of Conan有更新到DX10的版本,下次有機會寫測評將會把本項測試移到DX10囉。
測試的方法是預錄一段在新手村的實際TIMEDEMO,然後由Fraps來記錄fps。因為MMORPG測試的變數很多,所以這個測試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新手村的30秒絕對不會跟副本的30秒有相同的fps。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CF在這個3D MMORPG也可能是因為驅動的關係,2560x1600底下完全沒發揮功效,還拖垮單卡效能。SLI則是表現不錯。fps方面,GTX260 SLI算是拿下勝利。

══ DX9遊戲測試結語 ══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DX9遊戲的比較,筆者只貼出GTX260 SLI和4870 CF的比較(這是目前兩家公司相同價錢的產品帶)。很多情況下,GTX280 SLI根本就是殺雞焉用牛刀。也許等筆者拿到4870X2可以再來個比較。
如果因為驅動的問題導是無法測出分數,那就算對手贏,帳面上來說NVIDIA因為驅動較對手完整和長期耕耘遊戲廠商(好啦~要說綁標也行),對於DX9遊戲的支援度比ATI好。
其實ATI的驅動一直有在進步,只是目前現階段的考量,新的DX9/DX10遊戲不斷推出下,對於舊一點遊戲的支援應該不會擺在第一順位,這是可以理解的。從DX10遊戲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就筆者看來,雖然說比較上有輸有贏,除了Age of Conan,哪個DX9遊戲是兩家這個世代跑不動的遊戲?DX9遊戲的部分,NVIDIA勝ATI 或是 ATI勝NVIDIA 並不代表另一方就跑不了其他的遊戲了。
另外,本來想把單卡比較跟其他比較也擺進來的,但是會讓版面看起來很亂,僅做GTX260 SLI和4870 CF的比較。其他如果有興趣,數據都在上面,可以自行比較。

接下來是

══ DX10遊戲部分 ══
= Assassins Creed (刺客教條) =
這是個紛紛擾擾的遊戲啊(茶~)。不提這個,這是款波斯王子刺客版(誤~~)。測試的方法也是預錄遊戲中的TIMEDEMO片段,然後用Fraps紀錄fps。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wow~~(不是魔獸喔!!),如同DX9結尾所說,如果遊戲夠新,ATI的驅動能全力支援,CF的效率直逼1+1=2。相當的不錯。SLI則是略遜一籌,僅約8.5成的效率。但是在fps方面,不開AA/AF下,GTX260 SLI還可領先4870CF,但是一旦開啟AA/AF,RV770系列的晶片便發揮了其長處,微幅領先了GTX260 SLI。

= Bioshock (生化奇兵) =
相當早推出的一款DX10遊戲,相當受好評的遊戲。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4850 CF表現相當不錯,雖然4870 CF下降了一點,但仍然瑕不掩瑜。SLI方面也不錯,也有9成左右的水準。fps方面,仍然是由ATI拿下一成。

= Call of Juarez (荒野雙蛟龍) =
這是一款由ATI所支援研發的遊戲,patch後有內建的Benchmark。但是這個測試還是採用Fraps來計算實際遊戲的TIMEDEMO。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令人玩味的是,這款原始由ATI所支援的遊戲,在AA/AF一開啟後,CF的效率跟fps都輸給了NVIDIA。

= CoH: Opposing Fronts (英雄連隊) =

這是資料片,如果是購買原始程式,可以直接由patch升級到資料片。二戰題材總是FPS遊戲的最愛,而且歷久不衰,遊戲的測試採用內建的Benchmark。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這個測試很明顯的由NVIDIA扳回一城。

= Crysis (孤島危機) =

這款遊戲就不用筆者多說啦…直接看測試結果,這個測試筆者捨棄了原來的Benchmark工具內的TIMEDEMO,而直接在遊戲中預存一段實際的TIMEDEMO,並且由Fraps來記錄,每種設定都測試2次,然後採取平均值。所有設定皆為HIGH。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可能是驅動程式的問題,ATI的卡在2560x1600底下皆無法發會CF的效能。但是畢竟是吃硬體的怪物遊戲,就連NVIDIA SLI在2560x1600底下也佔不了多少好處,僅發揮約5成的效能。fps方面,單卡卡王畢竟還是GTX280。

= Lost Planet: Colonies (失落的星球) =

最新的資料片,一樣有內建Benchmark。只是原來的雪景(Snow) 跟洞穴 (Cave) 改成了沙漠 (AREA 1) 跟火山 (AREA 2) 。

沙漠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火山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不知道是否是驅動或者是遊戲本身的關係,AREA1最高的fps似乎被鎖在44上下。但是AREA2則可以看出比較正確的效能。fps方面GTX260 SLI跟4870 CF還是難分難解。

= World in Conflict (衝突世界) =
最早的一款DX10即時戰略遊戲。筆者是即時戰略苦手,所以涉獵未深,測試也是採用內建的Benchmark。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雖然SLI和CF的效率在這款遊戲都不怎樣,但是fps方面還是由NVIDIA拿下。

══ DX10遊戲結語══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經過了兩個月驅動程式的改良,和價格的修正,DX10遊戲的測試結果,NVIDIA的GTX260 SLI還是領先ATI的4870 CF。筆者稍微看了一下原價屋,GTX260單卡的性價比應該跟4870差不多了。
至於SLI和CF方面,由於DX10的遊戲都比較新,效率方面沒有DX9來的好,但是至少在筆者看來,如果現階段顯卡要應付DX10的遊戲,而且又有夠大的螢幕,那麼要跑的動所有DX10的遊戲,除了繼續等下一代的規格外,其實SLI或是CF也會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口袋要夠深啦~~不過在台灣,你知道,我知道,張友驊也知道~~CF的主機板比SLI的主機板容易取得。

══ 功耗部分 ══
對於單卡,SLI及CF,筆者也做了一些測試。所採用的器材是Watt’s Up PRO版,這個功率計可以經由USB紀錄功耗。(就是之前跟電源供應器合照的那個小東西~)

待機測試方法: 清除Watt’s Up內部記憶體後,記錄15分鐘待機功耗。
全速運轉測試方法: 清除Watt’s Up內部記憶體後,跑兩次3DMark Vantage (Extreme),並記錄其功耗。
Watt’s Up會隨測試產生圖表和報表,圖表如下所示,報表(.txt檔)筆者就拿來算平均功耗了。
以下就是Watts Up的記錄(因為太多圖了,所以只貼幾張示意。)

ATI的POWER PLAY在待機時會把GPU和MEMORY的速度降頻。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4850全速時的功耗變化~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ATI有POWER PLAY…那NVIDIA呢?其實NVIDIA也有相同的功能,只是沒有特別去命名。
GTX280 (而且降頻的幅度似乎比ATI還高)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GTX280 SLI全速時的功耗變化~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以下是功耗總表

[評測] GTX260/GTX280 SLI vs. 4850/4870 CF 大亂鬥

待機時,NVIDIA的表現相對不錯,全速運轉時的平均功耗,都比ATI相同價位的產品少了30~40Watt左右 。

= 測後碎碎念 =
哇!好奇心真的會殺死貓,這些測試整整做了一個星期,還不含寫稿呢~而且拍這些照片真的是要了我的命。真佩服平常寫測評的這些前輩…如果各位有疑問,歡迎討論,只是有點要先聲明,如果要拿別人的結果來跟筆者的比較,請先自行考慮彼此的平台差異,測試方法或是驅動版本的差別~這些都是會造成結果上的差異。如果反應不錯,筆者會再接再厲多測試一些東西來給各位參考。
2008-08-29 22:02 發佈
好測試!!
很抱歉我沒辦法加分,不然肯定加
260SLI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
總統先生 wrote:
好測試!!很抱歉我沒...(恕刪)

這樣的文章能不加嗎
好久沒在mobile01看到如此詳盡的測試文
我來 wrote:
這樣的文章能不加嗎...(恕刪)


超用心的測試文章,測試數據記錄的很詳細,
而且表格也整裡的很好。

先不論測試結果如何,這樣的文章不加分對不起自己!
真是測試好文啊!!!
感謝樓主的辛苦付出,讓最近準備購入新卡的我有最新的參考
相當出色得測試文!
比較的非常完善,感謝分享,辛苦了!
火山大沒有測試兩家的硬解,以及各自的看片技術.......,所以衛生紙不用了啦﹝被拖﹞。話說,看到各位這麼賣力的測試,讓我也技癢了起來;礙於電源供應器購入新品是故障品送修兩次的關係,我準備要測的東西也一直無限期延期,真的是快要讓我吐血了.......。
真的是一篇超讚的測試文章..
都忍不住要給筆者好好的拍拍手..
之前就有聽說ATI的DRIVER寫得不好...
看來這個大亂鬥一下子就把ATI打的原形畢露了= =+
我的天阿!
火山大的測試太詳盡了吧
不加分不行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