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4070 Ti 已經推出 4 個多月了,自推出以來非公板的價格一直是不太友善的
這就是INNO3D 發揮作用的地方。
那麼對於想要NVIDIA最新40系列GPU 價格預算有限。機殼空間有限。不想要太笨重的顯卡
最佳解決方案是誰呢?
他可能會是最佳解決方案
今天我們來看 INNO3D GEFORCE RTX 4070 Ti X3

外盒上寫著規格與參數

背面標註著更多使用的相關技術。

打開盒面。可以看到顯示卡被固定的很緊湊。幾乎不太可能在搬運中發生意外

內附有說明文件與一條8*2 轉 12VHPWR的線材。可使一般電源供應器支援這張顯示卡

這款顯示卡的外觀採用鋁殼設計,並呈現拉髮絲紋的紋理。整體設計與之前的30系列非常相似,保留了相似的風格和外觀元素。這種設計的延續性讓用戶在升級到這款40系列顯示卡時感到熟悉

這款顯示卡的寬度為103.54mm,這符合了大部分機殼的安裝尺寸要求。無論您使用的是哪種機箱,您可以放心地購入這款顯示卡。它的尺寸設計也考慮到了相容性問題

這款顯示卡採用雙槽式設計,厚度為42.95mm,符合大部分機箱的安裝尺寸要求。這使得該顯示卡能夠在各種機箱中輕鬆安裝,

這款顯示卡的背面設計與其他40系列顯示卡相似,都採用公版PCB設計,並搭配龐大的散熱器,以提供專業級的散熱效能。

話不多說進入測試環節:
CPU︰AMD Ryzen 9 7900X3D
MB︰BIOSTAR AMD X670E VALKYRIE
RAM︰T-CREATE EXPERT EXPERT DDR5 6400 128G (32G*4)
SSD:TEAM T-CREATE CLASSIC DL 2TB
OS︰Windows 10 Professional 22H2
VGA:INNO3D GEFORCE RTX 4070 Ti X3
PSU:Seasonic 海韻VERTEX GX-850 金牌
CASE:還沒想到要裝什麼機殼。先丟在桌上XD...
3D馬克系列





散熱系統符合期待。穩定度為99.0%

Speed Way 壓力測試時顯示卡消耗的功耗約為254左右。

映眾 INNO3D GEFORCE RTX 4070 Ti X3 具有以下特性
優點:
- 搭載NVIDIA DLSS3、高效的Ada Lovelace架構和完整的光線追蹤技術。
- 第四代Tensor核心:相較於強力渲染,DLSS3提供高達4倍的效能。
- 第三代RT核心:光線追蹤效能提升最高達2倍。
- 更小的體積:僅42.95mm 雙槽設計厚度。103.54mm顯示卡寬度。長度297mm 可輕鬆塞入各種各式各樣不同的主機。至少不會讓你造成困擾。
- 軍規級電容器可在105°C下連續使用20,000小時,使GPU電源更耐用。
- 金屬外殼增加結構強度和散熱可靠性。
- 映眾的 Auto-Extreme精密自動化製程能夠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 GPU Tweak III軟體提供直觀的性能調整、溫度控制和系統監控功能。
- 貼近甚至比公板更便宜,效能與散熱比公板更好。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類似價位做出了更好的表現。
缺點:
品牌不夠大算缺點嗎?
- 上面沒有寫AMG?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