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AMD RX7900XT的能性領先50%於 NVIDIA RTX 4090

資料來源:
https://www.techpowerup.com/gpu-specs/geforce-rtx-4090.c3889
https://www.techpowerup.com/gpu-specs/radeon-rx-7900-xt.c3912

按照最近被洩漏的資料來看,AMD RX7900XT 24GB的價格有可能與 NVIDIA RTX 4090 24GB相同,同樣都是1599美元,因此有人就質疑AMD的作法,但如果性能強於50%呢?

雖然兩張顯卡都尚未正式發售,較難有實測的機會,但可以按照目前被洩漏的理論性能數據來比較
AMD RX7900XT的能性領先50%於 NVIDIA RTX 4090

由於顯卡不像iPhone要保密到家(我其實不太懂為什麼需要保密),因此這些被洩漏的數據可信度很高,因為造假這種其實大多數人不關心的數據,實質意義不大

nVidia仍然是採用高成本的大晶片來製作4090,導致他的售價必須要拉得很高,結果引來一波罵聲,但如同底下文章所述,4090晶片成本大約就要1000美元,整個完整顯卡"才"賣1599美元,真心不貴了,但我其實不是要去推4090(如果有看懂我整篇文章的意思,只是很可惜,大多數人的理解能力太差,誤以為我是在推4090)

5nm晶片開發成本與製造成本都幾乎是翻倍,你還想買便宜?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6672729

在底下這篇文章中,提到AMD RDNA3將是首款MCM GPU,使得AMD有機會可以利用chiplet,透過堆料方式,推出更多核心,而且AMD可以看nVidia所推出的產品,把相對競爭關係產品的性能再提高一點,讓nVidia無法追趕就足夠了

這個策略,早在Ryzen系列推出時,AMD曾拿來對付Intel,如果還有印象,在超多核心CPU市場中,全部都是AMD,因為Intel沒辦法在大晶片中塞入更多核心,如今對nVidia來說也是如此,nVidia將在短時間內無力做出反制的產品,只能眼睜睜看著市場被搶走

讓我們一起見證nVidia的殞落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6673712

nVidia所吹的4090性能,現在牛皮吹破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8&t=6672684

很多人都誤以為還是nVidia技術強於AMD,其實錯了,AMD早已追平,主要是過去幾年AMD在CPU市場攻城掠地,撈了很多錢,而有錢大幅提升在GPU的技術實力,而且AMD將用MCM GPU將差距進一步拉開,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以為的霸主nVidia居然也必須要用台積電更先進製程與AMD比拚:

NVIDIA RTX 4090 24GB是採用台積電5nm改良版的4N工藝(nVidia特別強調不是4nm),而AMD RX7900XT 24GB則是採用價格較低的5nm/6nm混合工藝
2022-10-05 19:26 發佈
反正就是想跟NV一樣賣貴而已
主要看這次AMD的7900性能表現如何了.
如果N家依然只有光追領先, 其它部分輸太多, 那這次真的有好戲可看.
PS, Xbox平台都AMD的人, 要怎麼跟人家鬥.
也難怪這幾年光追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 遊戲沒幾款...
也不看看人家遊戲大作出的平台, 都用哪家的GPU...
要優化當然針對AMD.
要支援光追? 等著吧...
至於DLSS 3.0, 我開電視補幀不就得了.
Liu v
Liu v 樓主

在光追上,6950 XT 大約接近 RTX 3080,但在RDNA3低成本堆料下,將可以輕鬆反超[^++^]

2022-10-06 8:55
HeeroYo

一堆PS5支援光追的遊戲都是NV協力開發..., AMD chip可能CP值高所以遊戲機愛用, 但遊戲業軟體協力開發更是重點, 這部分AMD是弱項

2022-10-12 11:09
1599美元,晶片1000美元..有沒有搞錯..你是老闆會不會這樣投資?

生意都是翻倍才會做,從米到壽司,香蕉從農地到大中小盤到消費者翻了幾次

產品研發採購製造品質庫存通路維修和利潤等
如果晶片1000美元剩下599美元,板卡製造50美元,賣一張業務賺50美元..

簡單的說就是好小話,成本重複報累加給別人
exricky1030

edhibgu 真正的財富密碼寫在刑法裡[^++^]

2022-10-26 17:20
ThomasRhin

連台積電報價都保密的,小小的一個mobile01論壇竟然能破解報價,厲害厲害![笑到噴淚]

2022-10-26 21:44
Pan.tc328 wrote:
1599美元,晶片1000美元..有沒有搞錯..你是老闆會不會這樣投資?


這真的太誇張.......
RTX4090 資料上寫 Die size 608m^2......但是查不到實際長寬, 用接近的25mmX24.5mm(612.5m^2)跑die-to-wafer計算, 大概是一片wafer 91顆, 用yield 70%算大約一片產出63顆
網路資料寫台積電一片wafer賣18000美金, 因此一顆die成本約286美金, 後段封測成本約等於晶圓代工成本, 因此RTX4090一顆完整GPU成本估算應該在572左右.....
接下來就是計算做成整個顯示卡的費用, 我猜應該是再多一倍, 因此是858美金
Liu v
Liu v 樓主

我在"5nm晶片開發成本與製造成本都幾乎是翻倍,你還想買便宜?"有提到細節,你想辯論,你先看過內容再來辯

2022-10-06 10:32
Sinfield

3080/90是三星做的,yield低到三星只敢報die的價格不管瑕疵品, GG是報整片wafer的價格~三星應該只是賺"做"而已,沒辦法技不如人又要練功就只能如此流血輸出~

2022-11-04 19:05
jhlien wrote:
RTX4090 資料上寫 Die size 608m^2......但是查不到實際長寬, 用接近的25mmX24.5mm(612.5m^2)跑die-to-wafer計算, 大概是一片wafer 91顆, 用yield 70%算大約一片產出63顆


簡單講,哪有你想得這麼美妙可以切出63顆?還有,你也是把晶粒當作成豆腐,Die size 608m^2就按照這大小下去切?

你懶得去看,我貼上來:
Just for the sake of comparison, the GA104 die of the RTX 3070 is 392mm² or roughly 20mm x 20mm. meaning you can get a yield of closer to 150,000 usable dies per production day.


In actual manufacturing, one EUV laser can produce roughly 1000 to 1500 wafers per day. With very large chips like a GA102 (RTX 3080/3090) for example with an area of 628mm² you get relatively few dies per wafer.
Of the 80 dies per wafer, only 20 are without defects. These would probably all go toward manufacturing the RTX 3090. Those with defects can have more of the SM’s disabled and go toward production of RTX 3080 cards.

Liu v wrote:
4090晶片成本大約就要1000美元,整個完整顯卡"才"賣1599美元(恕刪)


連我這外行人都覺得不可能
edhibgu

Liu v 你哪來的自信可以嘲笑別人?你的底氣在哪?來自謎之自信?還是因為在網路上敲鍵盤可以四處吠?

2022-10-07 4:57
exricky1030

edhibgu 別跟他凹了,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背後利益要天天發文,單純看的話就一個標準的護航狂粉

2022-10-26 17:23
Liu v wrote:
簡單講,哪有你想得這麼美妙可以切出63顆?還有,你也是把晶粒當作成豆腐,Die size 608m^2就按照這大小下去切?


唉~~~你貼的資訊跟我說的有不一樣嗎?
我給你的也是網站 Die-to-wafer算出來的資訊
不同的是.......你貼的資料, RTX3090面積628m^2......他用25mmX25mm去計算, 其實25X25=625, 他還少估了, 然後算出來gross die is 80顆, yield=25%, 因此得出20顆good die
我是看 RTX4090資料寫608m^2.....因此用25mmX24.5mm=612.5m^2, 跑出來是91顆
接下來就是yield估算了......如果只用25%yield, 當然就是91X25%=22顆
一片wafer 18000......18000/22=818美元
問題是我說這不正確是因為, 台積電過往65% yield以下是die-buy, 實際賣價只有 NV 知道, 超過65%的改成wafer-buy, 91X65%=59顆.....成本就是18000/59=305美元.......一片超過65%以上多的die都是 NV賺的
nVidia與其他公司一樣, 產品定價用初期低良率時期的價格去定價, 會造成定價過高問題, 產品就沒人買, 因此會用yield fine tune後的估算值去算BOM與定價

以前的資料說, 半導體來到先進製程, 後段的封裝測試成本漸漸追上代工成本, 以前比率是25%~45%, 現在已經幾乎是相同了, 如果die成本是818, 整顆成本就是1636美金......這樣 NV RTX4090卡要賣多少錢?
Liu v
Liu v 樓主

你是逗我笑?我前面提供的資料是30系列,那是三星8nm, 台積電5nm反而更便宜?[睡著][睡著][睡著]

2022-10-06 11:28
edhibgu

我感覺你LIU V簡直是外行假內行,人家晶圓是整片賣給NV,有做壞也要吞,那台GG良率高,可以切出更多的好晶片不是很正常。三星良率低當然便宜。但換算起來台GG更划算更便宜,這樣你有沒有懂?

2022-10-10 16:49
jhlien wrote:
一片wafer 18000......18000/22=818美元


再加上每顆晶片 108 美元的設計成本以及每顆晶片 80 美元的封裝和測試成本,所以每顆成本1000美元,你的問題是什麼? 這裡還是低估每片價錢計算出來的,即使台積電良率可以做到比較高,但每片wafer報價會變高的,但關於4090的估算,就忽略台積電良率較高,但每片wafer較高的因素

台積電良率高的優勢主要是在於供應量可以較高,晶片公司不用擔心沒貨可賣,而不是比三星便宜
jhlien wrote:
台積電過往65% yield以下是die-buy, 實際賣價只有 NV 知道, 超過65%的改成wafer-buy, 91X65%=59顆....


我前面講過了,越大顆晶粒良率越低,即使是台積電也不會特別厲害的,而4090這種超大顆晶粒,良率會有65%,你逗我笑?

就像是在披薩餅上灑胡椒(瑕疵),若是要切出的餅越大,當然會越有較高機率會有胡椒粒(瑕疵),因此同樣都是5nm製程,按照客戶需求所需切出晶粒大小差異很大,因此每個客戶的晶圓良率也會差很多(屬於該晶粒的範圍,只要有一點瑕疵,就報廢,頂多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搞成較低階的晶片),台積電每片報價不會都是一樣的,哪會是固定在18000美元?你逗我笑?
Liu v
Liu v 樓主

這只是表面上,就像賣房子時,賣方支付4%傭金給房仲,買方才支付2%,但實際上還是全部都是由買方支付6%傭金,你覺得為什麼?若房仲說6%全部都由買方支付,買方會很憤怒,而去找其他房仲...生意還做得成?

2022-10-06 11:55
Liu v
Liu v 樓主

尤其是投資客,他肯定有成本觀念,若他的出售價格沒有考慮4%轉嫁給買方,他如何做投資?

2022-10-06 11:57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