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台灣仍然一上市就被掃光,猜想不少人應是買不到 3080而就3090,反正日後二手價香,再拋出來也沒差。而且 3090 比 RTX TITAN 便宜了一萬塊NTD,效能又更高,在繪圖及創作市場的潛力及實力指日可待啊~
在知道 3090 遊戲效能沒有突出到讓人驚豔後,其實入手時沒那麼興奮,只能抱持著「你也找不到更快的卡了」的心態來用。有空時,就會想把它餵飽、操滿,以下持續記錄怎麼把它塞好塞滿的心得。

顯卡本體。這樣看不出來有多大張。

這是跟我平常在喝的 1500ML 運動飲料的比較,基本上比兩罐台啤加起來還長,如果你用的是 Mini-ITX 主機板,那就真的是「把主機板插在顯示卡上」哩。

三個 8pin 輸入。微星這張的電力負載做得很足,所以只要power夠力,基本上不必擔心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問題。官網建議750W,我自己是用 1200W的power,開furmark或遊戲全速運行時,變電家上顯示的瓦數很少超過 600W(處理器是 10600k),所以如果環境相似,850W的電源應不致於應付不來。

3090 的背板是金屬的,裡頭有大面積的方形導管幫助排熱。金屬背板也好,石墨稀材質也好,我比較在意電力元件的用料。目前這批 3090 超頻幅度也不大,穩穩地不要黑屏就好。unikohardware的這篇評得蠻詳細的:
https://unikoshardware.com/2020/09/msi-geforce-rtx-3090-gaming-x-trio-24g-review.html

三個 DP 加上一個 HDMI,現在HDMI也沒多貴了,所以應不是成本考量,而是為了高解度高張數輸入才有的配置。
接著看測試的部份。3090 可能是因為定位較特殊,NV應有一份評測指南給媒體,因為大家的評測都好像啊XD~
遊戲的部份,透過NV控制面板可以摸擬8K的效能,個人覺得沒啥意義就不測了。以下幾個遊戲算是 4k 也挺吃畫質:

這是 GTA V 開到 4K 全滿的畫面,GTA V推出超過 5 年了,引擎不算新,有心的玩家可以下載 naturalvision 之類的 mod 來開外掛把畫質撐滿。也因為是 5 年的遊戲,比較理想的手段是透過拉高解析度、反鉅齒及材質畫富程度來塞顯卡。

用內建的benchmark測,最低都有 80fps。

上圖則是把刺客教條奧德賽畫質開滿的畫面,真的很漂亮,尤其是水面的波紋及半透明處理,玩起來心情真的會很好~

這是設定值,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右下角 VRAM 的部份。

測起來平均70張,最低的部份為 39 張,由此可知這款遊戲對GPU資源有多麼貪婪。

古墓奇兵暗影的部份,光追全開,畫質手動把所有可以調的選項調至最高。

未開啟 DLSS時,只有 55 張。

DLSS開啟後來到 73張~古墓奇兵暗影有非常多的叢林場景,加上樹葉間灑下的光影,很具參考價值,又有免費試玩版,強烈推薦大家玩玩看。

Gears5畫質攻頂,全程很穩定的在 60fps 上下遊移。

全境封鎖二終於可以用最高畫質一路60張順順跑了。

RDR2的畫質設定一樣開到最高,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VRAM 的部份。

效能接近刺客教條奧德賽,整體算是流暢的。

最後的大魔王仍是模擬飛行2020,聽說在紐約市起降,張數是最低的。我選擇在台灣本島上空約三千呎飛行,張數最高約 50fps。看來要破60fps,真的需要 SLI了~
以上,遊戲的部份效能並沒有讓人驚豔,這已經是用最嚴苛的畫質在3A大作上的水準,有幾款就是有一個60fps的gap在那,所以大家才會說 3090 定位不算是認真的遊戲卡。那麼,繪圖的領域有多強呢?
先來看 VRAM 的部份。24GB 的VRAM,多到國外有玩家拿來當 RAMDISK。要怎麼把24GB 的 VRAM 塞滿?前面幾款遊戲在4K下畫質全開,是10~14GB左右,用不到一半,如果只是為了 gaming,剩下的10GB還真的可以拿來開ramdisk。假設 RTX 3090 的生命周期跟 2080 一樣是兩年,就只能期待這兩年內遊戲能夠對光追及DLSS的支援更完善,好好利用這龐大的記憶體。
對繪圖專業應用領域來說,有幾個部份是很吃 VRAM 的,複雜的材質、多邊形以及拉高的特效及解析度,只要方式夠暴力,沒有顯示卡是餵不飽的,在此前提下,就算CPU及GPU效能固定,VRAM容量愈大,算得當然就愈快,是很簡單的數學。
就一般平面設計或攝影工作者常用的 PS、LR、AI 來說,GPU及VRAM可以發揮的效果有限,幾乎可以無視,頂多就是在一些濾鏡套用時、以及操作時的檢視會比較滑順,而這幾點靠10年前處理器的內顯就可以輕鬆達成。
影片轉檔的部份受益較多,我把古墓奇兵暗影的內建測試過程透過 GeForce Experience 以4K 130Mbps 的品質錄下來,用處理器與顯示卡來轉檔成 HEVC 格式的 1080p 影片,速度約差了一倍: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對 VRAM 的需求也不高。靜態圖片的處理及動態影片的轉檔對 VRAM 並不飢渴,3D場景、高流量來源及動畫的渲染才是比較怪獸級的應用。
廣播級的工作室處理 8K 或 4K Raw 不稀奇,加個特效就可以讓顯卡氣喘如牛或崩潰。至於一般學生或動畫工作師,24GB VRAM 確實仍是遊刃有餘。3090 除了VRAM大,amphere GPU 支援 Optix 硬體加速,容量大又算得快,對作業的流程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實際幫助。
Octane Render 是跟 NVIDIA 配合的非常密切的 render 引擎商(講渲染一定又被炮是中國語,以下都用render夠爽了吧?),看了幾篇媒體寫的文章,NV應是有提供獨立版的Octane Render及素材做評測。Octane Render 要 2020.1.5 的獨立版本才有支援 amphere GPU,官網上不提供免費下載,於是我載了Blender的Octane版本,有Cinema4D的玩家也可以載載看,它們也都支援 Amphere GPU。

上圖是用 Blender Octane 計算並輸出一個3D動態4K場景。若只是靜態素材,吃VRAM不到3GB,但算圖時可以暴增到13~14GB,如果再把物件變多、套用更複雜的計算條件,要吃上20GB不是不可能。
若計算一個影格約5秒,一秒鐘60hz的動畫等於60個影格是5分鐘。若記憶體少一半,就是10分鐘。算一秒鐘長度的動畫少5分鐘,請問算一分鐘長度的動畫會少幾小時呢?
順帶跑一下 Blender 及 Octane 官方自帶的 benchmark:


Octane 的 Benchmark 是跟 GTX980比,年代久遠是有點不公平,但還在用 GTX980 算圖的玩家,最少快3.2倍,最快快11.2倍,不妨參考。
以上,今天先更新到這。本來想用兩張 3090 配 x570 跑 SLI,但孤卡難鳴,有辦法湊到另一張的話再來測測看~

↑近2000轉時約66度,講到溫度就想到一件事,大家知道拆卡對於保固的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