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AMD 的 Polaris 系列晶片雖然在頂級性能的場域上還是沒辦法力壓友商,對於曾經也很愛用 AMD GPU 的使用者來說,看到寄予厚望的全新產品卻沒有帶來壓倒性的勝利也多少是有些遺憾。但自發表至今的數個月的產品布局,還是可以看到 AMD 還是利用了過去一向拿手的,在非旗艦產品上效能、價位上的卡位來集中火力在市場較大的主流市場而非高階地段,也的確在各式各樣的統計中看到了 Polaris 發表後的市佔率也是有著不錯的提升。

雖說目前的風向好像有將顯示卡採購的價位慢慢的帶到近萬元的區間帶,但其實對於不少人來說,五千上下的顯示卡還是不少人的首選,在整機採購的預算分配也是較為均勻一點,尤其是預算有限的狀態之下。

在這個價位帶所對應到的 AMD GPU,大概就是 RX 470 了,而考慮到這價位帶普遍還是 1080p 解析度的狀況下自然就是選擇了4GB 記憶體的款式。於是選擇了兩張同價位的 RX 470 產品進行比較,分別是 PowerColor 的 Red Dragon RX 470 4GB OC V2,也就是所謂的單風扇版紅龍;另外一張就是 MSI 的 RX 470 ARMOR 4G OC。兩張卡前一段時間都是相同價格(但撼訊已經將紅龍 RX470 4G 單風扇價格調降),在 SPEC 上各有異同。接下來進行一系列的開箱介紹,以及測試與個人的一些心得看法。

產品外包裝: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本體外觀:兩者有相當多的差別,PowerColor 使用了單風扇、直徑略大的配置,因此在外觀上的高度也略為高了一些;而MSI 則是用慣用的雙風扇散熱器。在背部的部分,撼訊選擇加上了強化背版來進行PCB強化與保護,而微星就是直接裸露 PCB 無強化背版的設計。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先由 PowerColor 紅龍 RX470 看起,顯示輸出IO: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電路本體:可以看到不少上件的空位,與 RX480 產品共用設計。電容用料則是以藍色的NCC PSE與萬裕 ULR 兩種不同的固態電容。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VRM、供電的部分,則是以 IR 的 3567B主控為主體,VRM MOSFET 則是 ON的 NTMFS4983MF、NTMFS4C10N,搭配 IR 的CHL8510 Driver去推動;另外 GSTEK GS9238 作為次要電路的整合供電,VRAM 供電則是以 GSTEK GS7256 去推動ON SEMI S4C10N、S4C05N。
電源的配置則是使用 PCIe 6 Pin輸入以及 PCIe Slot Power,將其中一相 GPU 供電以及 VRAM 供電指派給 PEX power,GPU 其餘三相則是從 PCIe 6 Pin 輸入。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卸除背版後並沒有其他與供電較為相關的零件與電路: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散熱器部分:採用了兩根導管的 HDT 配置,接觸的利用率很高。散熱片使用了整塊的鋁擠散熱片,VRM、記憶體導熱也直接傳到散熱片本體上。導管與散熱片間無迴流焊等製程。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MSI RX 470 ARMOR 4G OC 的部分:輸出 IO Port 出廠配有防塵塞。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電路本體的佈局略有不同:應該是基於短卡的直接移植。電容部分推測應為 APAQ AR5K 系列固態電容。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VRM 的部分,同樣採用了 IR 3567B 主控,但MOSFET 改為 NIKOS PK698SA 與 PK618BA 的組合,Driver 同為 CHL8510。次要電路供電也同是 GSTEK GS9238。但 MSI 在電力配置的部分,改用了 PCIe 6+2 Pin 的配置,12 V 也不從 PCIe Slot 取得,VRAM 也透過 PCIe 12V,而控制的來源則是 IR 3567B 統一控制。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散熱器的部分,MSI 使用了鋁底座加上薄鰭片,效率會更好一些,但MSI只是用了一根熱導管 HDT 接觸面不太足夠,也同樣沒有回流焊僅有穿 Fin。VRM 則是獨立一塊散熱片鎖固,沒有與主散熱器接觸。另外散熱器貼有泡綿墊片防止意外短路。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性能測試的部分,使用5960X 平台,Driver 則是統一使用 Crimson 16.11.5 Hotfix。測試溫度控制在約 28.5 的室內裸測平台。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PowerColor 紅龍 RX470 的 GPU-z基礎資料。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MSI RX470 ARMOR: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BIOS 內容的比較:上方為MSI ARMOR,下方則是 PowerColor 紅龍,主要的差異還是在於時脈的調配,MSI 略高來到了最高1230 MHz,撼訊則是最高1210MHz,另外 PowerPlay 的 Power Control Limit 上限也有不少差異。其餘資料則是大抵相同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性能與遊戲驗證:測試將以卡入手時的預設狀態為主,兩張卡直接進行對比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溫度的部分,以Furmark 0XAA 探究極限狀態下的反應,並以 8XAA 設定與實際運作 Merto : Last Light 15 Loop紀錄作為 Long-trem 負載反應的模擬,同時加入 Clock 的變化。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PowerColor: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MSI: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平價 RX470 比拚,撼訊紅龍版 RX470 4GB 對決微星鎧甲虎 RX470 Armor 4GB


性能來看,PowerColor RX470 紅龍因為時脈設定的緣故,在絕大部分的測試是落後於 MSI 約 5-10% 左右,算是合理的範圍。

但如果來看極端一點的溫度、時脈表現的話,可以看到落差就顯現出來,時脈的保持上 PowerColor 就會出現跌幅較多的狀況,但從 BIOS 溫控設定以及實際溫度結果看起來,問題並不是出於散熱器風扇或是鰭片等差別,主要的問題應該來自於 VRM 的配置,MSI 採取全部自 PCIe 6+2 抽取電力的設計,與撼訊採用的標準設計有別;為了防止這類型標準供電設計出了類似於先前 RX480 公版抽取過多 PCIe 插槽電力的情形,驅動上對於這類型的顯卡白名單限制比較嚴苛一些,因此才出現了正規遊戲差異不大,但高載性能量測差距明顯的狀況。

但全部使用 PCIe 插頭電源的設計就有可能會出現插頭電力失效時,無法透過 PCIe Slot 電力使GPU得以進行提示的可能,因此不太能說兩者間的做法誰最正確,考量各有不同罷了。

VRM 設計的部分,其實兩款都是移植自 reference 設計,再於佈局跟細節作些調整,但在用料部分就有些不同,撼訊使用的ON Semi MOSFET 品牌與規格皆勝過 MSI 使用的 NIKOS,電容部分也是撼訊使用的等級小贏,但這部份差距就不太大。另外在高載狀態下,電感的 Coil Whining 聲是紅龍 RX470 較小聲。

散熱的部分,兩者相同狀況下出來的表現相當接近,採用單風扇的憾訊RX470 紅龍的解熱性能也是足以解決 RX470 的熱量,但使用時在裸機狀態下可以察覺撼訊的風切聲比微星略大,微星也以一至兩度的微小差距獲勝;但撼訊也還有強化背版以及雙熱導管的小小加值。

兩者在卡片本體設計上算是各有優劣。整體來看,撼訊的紅龍 RX470 單風扇,在電路用料上等級較佳。但因為設計的關係造成功耗限制較多,間接影響了點性能。而 MSI 則是在出廠預設設定上較高,因此性能上小有領先,測試中功耗牆的的限制也不明顯,散熱也小勝。或許撼訊如果願意釋出解鎖版本BIOS 應該也可以縮小差距,卡本體的配置空間應該還有些餘裕可以這樣操作。


在這樣的結論下,原先或許會因小勝的性能而推薦 MSI 作為這次比較的勝出者,但憾訊目前的價格優勢卻得以抵消了這兩者在性能上的差距,提升紅龍 RX 470 的誘人程度以及 CP值,在RX470 產品中成為相當有競爭力的選擇之一。

以上就是針對憾訊 Red Dragon RX 470 4G OC 單風扇版以及微星 RX470 ARMOR 4G OC 的測試。
2016-12-13 21:45 發佈

shadowsfall wrote:
AMD 的 Polaris...(恕刪)

專業文!
推一個!
感謝大大細心的分享!
1515151515

shadowsfall wrote:
AMD 的 Polaris...(恕刪)

shadowsfall wrote:
AMD 的 Polaris...(恕刪)


shadowsfall,你拿了兩張RX 470有沒有跑個Direct X12的遊戲測一下CrossFire的效能?
很詳細的比拼評測文,幫推一下
這兩塊絕對是近期最值得推薦的顯示卡

不過....

如果散熱器同轉速(噪音值)條件下,究竟是
一個吹兩根比較降火?
還是兩個吹一根比較降火?
很用心

Driver 則是統一使用 Crimson 16.11.5 Hotfix
有新的驅動程式 Crimson ReLive Edition 16.12.1會不會在一次對決這2張顯示卡?
結論 還是N卡好~!

補字補字補字補字
cs113ta wrote:
shadowsfall...(恕刪)


RX470 CF 竊以為效益並不大,之後有RX480的測試會考慮進行



FerrymanLimmat wrote:
很詳細的比拼評測文...(恕刪)


其實單純看一根還是兩根PIPE也還是有個誤區,兩款的散熱鰭片結構不同,不過看同轉速下,穿FIN式設計應該會好一點。

u6788 wrote:
很用心Driver...(恕刪)


可能就沒辦法,因為兩張卡都名花有主XD 不過可以在下一次的測試去做hotfix跟ReLive的對比去進一步推論。



gregji121 wrote:
結論 還是N卡好~...(恕刪)


低價卡整體表現還是 RX 系列優喔,端看預算跟需求效能去選。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