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入這個新坑中XD
【第一張獨立顯示卡是對岸銘瑄的FX5200】

而隨著當時從RO這類比較簡單的網遊逐漸轉戰當時要求3D效能頗高的極地戰嚎1代以及DOOM3
原本的FX5200已經不堪負荷,於是便累積了一小筆的預算升級顯示卡為XFX的6600GT以及日後
代替的影馳6600GE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接下來一個個的戰略大作 超級指揮官 泰伯倫之日3漸漸的讓這些顯示卡發出陣陣哀嚎XD 於是隨著戰事的提高【誤】再度升級為盈通R1950GT
接著DX10的來臨 末日之戰1代 失落的星球1代 就算是DX9的中階顯卡1950GT也無法運行DX10特效
並且就算是DX9模式玩起來也十分的卡頓【中低畫質】

這個時候一款藍寶4850立刻進入我的眼簾中!由於當時幫人裝機時經常用到這張卡廣受好評於是自己
也入手了一張【這也是我第一張彩繪改造顯示卡作品】


隨著當兵入伍,對於要長途往返服役單位和家里路途遙遠所以待在單位的時間比較多【包括休假】
於是爲了打發無聊也因為DX11遊戲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ASUS的GTX460TOP版成為了
進擊DX11遊戲的入場卷 【途中的憾訊4830是要準備送給以前高中時的朋友用】
而ASUS的GTX460也成為我在01第一張開箱的顯示卡>w<

同樣的只有768顯存記憶體容量的GTX460也略顯不足,於是開始升級為MSI GTX560

為暢玩戰地3小升級的喬帝GTX560Ti

在退伍之後因為回到家中,因為我的床就在電腦上方所以安靜的主機成為我的一點訴求
喬帝的GTX560Ti運行時風切聲稍大漸漸影響我的睡眠,於是經過爬文發現MSI GTX650Ti Boost
是個CP值不錯又安靜又冷靜的好卡。於是自升級此卡後時至今日!

前不久FPS大作戰地4以及決勝時刻 幽靈的推出再度讓我燃起了升級顯示卡的念頭,從以前到現在
一直沒有直接躍入中高階顯示卡的領域..........爲了斷此怨念又或跌入更深的坑XD
這一次就讓和我一樣征戰多年叱咤戰場的濕內褲大叔【超誤】來為大家進入本次的顯卡開箱活動!
有請濕內褲


SNAKE:我警告你!敢在叫我內褲我就..........

SNAKE:抱歉....已經開始在錄了嗎.....大家好!我是久違來為大家主持開箱文的SNAKE
請別在意剛才失態的表現~~~從現在開始我們即將進入戰鬥狀態!

SNAKE:噢!!看來本次作戰的新兵器已經運送來了!

SNAKE:噢噢噢噢噢!傳說中的合金裝備Metal Gear終於送達了【超誤+1】
這兩款新兵器究竟如何呢?!

SNAKE:就讓我們來領教一下合金裝備的風采吧【喂...哪來的合金裝備啊...是顯示卡好吧】

SNAKE:咳咳...抱歉...一下子太興奮了...本次首先要介紹開箱的是MSI推出的GTX760 HAWK版
【MSI GTX760 HAWK開箱】

SNAKE:HAWK版本和之前MSI有推出過的GAMEING版本在包裝上改以美國空軍所屬的F-117隱形戰機
為此款式代言!搭配絢麗的弧光這架F-117有著一躍而出的衝擊感!封面上的OC字樣代表著這是一款
適合超頻的顯示卡。


SNAKE:包裝的側面厚度和一般中階的GTX650~660差不多大小並且簡單註明了顯卡的特色支援LOGO




SNAKE:包裝的背面有許多的認證項目以及規格附屬物簡介
READY FOR 3DMARK似乎是對這款性能檢測軟體有備而來【MSI有贊助3DMARK11~2013的開發】

SNAKE:接著我們揭開包裝前板可以看到HAWK版設計用料的特色內容說明!

SNAKE:GTX760HAWK採用微星第四代軍規組件。Dark Solid Cap銀色固態電容、SFC封閉式電感 Hi-C CAPs鉭電容。這些豐富高素質的原料也是專門為穩定超頻專屬配置的!
具有雙BIOS切換鈕于顯卡上,可以切換為極限超頻模式解除原廠數值設定。

SNAKE:搭載第四代Twin Frozr散熱系統,採用PWM刀鋒葉片不但風切聲小也比較不容易堆積灰塵

SNAKE:好的!我們馬上開箱檢查吧【似乎對紙箱很有興趣的濕內褲大叔XD】

SNAKE:去除內包裝後可以看到一個黑盒子【不是F-117的啦】

SNAKE:而在黑盒子下方還有緩衝泡棉保護著顯示卡主體。


SNAKE:打開黑盒子後就可以看到HAWK內附屬的附件以及說明單據。


SNAKE:和封面一樣連說明書也印製同款的戰鬥機,內容大略的介紹安裝顯示卡的步奏和重點

SNAKE:宣傳小冊則是同樣介紹顯卡安裝步奏外也對自己研發的散熱風扇多做介紹。

SNAKE:似乎有著通過日本特許廳長岩井良行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認可。


SNAKE:隨卡附屬的DVI轉VGA接頭

SNAKE:6PIN轉8PIN電源接頭

SNAKE:3條電壓檢測線方便超頻玩家連接檢測電錶觀察檢驗

SNAKE:接下來就是顯示卡本體的介紹!

SNAKE:靜電套解除!

SNAKE:顯卡散熱風扇表面採用金屬髮絲紋衝壓材質製成,雖然重量比較重但是堅固度和散熱效率上會比塑料的GAMEING來的好些。



SNAKE:先前提到的刀鋒扇,很象徵性的貼有F-117戰機以及HAWK字樣的LOGO貼紙【貼紙也是髮絲紋的】

SNAKE:同樣的有別於GAMING版增加了一條熱管為5條【多出來的一條在背面】,採用迴流焊接工藝迅速分散引導熱量。


SNAKE:頂端設有3個電壓檢測線接口,用來連接先前提到的檢測線。

SNAKE:採用8+8PIN的電源設計有別於一般GTX760的雙6PIN或者8+6PIN,因為原始出廠頻率已經比公版GTX760提高至1111MHz/6008MHz外加還能繼續超跑所以大供電勢在必行!

SNAKE:顯卡側面採用防變形鋼條保護顯卡在較高的重量下穩固定型並且延伸至後面擋板連接鎖死。

SNAKE:具有SLI橋接接口給需要組建雙卡平臺的玩家。而一旁的則是雙BIOS切換鈕!


SNAKE:顯卡擁有大面積防變形鋼板保護並且留有散熱孔設計,印有HAWK字樣並且也是髮絲紋紋路。
質感非常棒!

SNAKE:後方擋板接頭界面有DP+HDMI+DVI*2 可以簡單滿足雙屏幕輸出的設定。
並且DVI接口內側有電磁屏蔽罩減少因外在干擾訊號的疑慮【很多公版GTX760都沒有此保護措施】

SNAKE:除了強化背板外在散熱風扇下面也有覆蓋在PCB板上的強化鋼板幫助顯存記憶體以及電感元件散熱。

SNAKE:現在GTX760 HAWK以及開箱完畢,我們接著下一張卡!
【MSI 7970PE 3GD5 BE 開箱】

SNAKE:7970PE 3GD5 BE 採用了非戰鬥機的包裝盒而是自家設計的閃電狀LOGO

SNAKE:有別於HAWK直接把認證貼在了包裝正面。GHz Edition則是著名了這是款提高頻率的7970

SNAKE:似乎同樣採用第四代刀鋒扇散熱系統!

SNAKE:包裝盒的外觀不但比HAWK大上一圈而且厚度也增加不少,果然進入高端卡後體積也增加了嗎?

SNAKE:由於具體的認證LOGO已經放於盒面所以背面的介紹就比較貧庸了些。

SNAKE:掀開了外盒前蓋除了和HAWK一樣有著許多用料特色介紹外還可以看到顯示卡以鏤空的方式展示於眾

SNAKE:同樣採用軍規用料,除了Dark Solid Cap銀色固態電容、 Hi-C CAPs鉭電容外SFC封閉式電感更是升級為金色的SSC電感!十分豪華。也有敘述利用自家超頻軟體AFTERBURNER來超頻或者加強顯卡效能

SNAKE:此外也有對刀鋒扇散熱係數和噪音係數進行介紹。

SNAKE:嗯嗯~~~開箱~~潛伏【內褲大叔你是不是弄錯什麽了


SNAKE:嗯......雖然沒有黑盒子~~~但是這樣鏤空的設計是直接在誘惑我嗎......

SNAKE:掀開內盒蓋裡面有一層泡棉保護顯卡本體。

SNAKE:看來我錯了~還是有黑盒子....不過變成長條狀安置在側邊


SNAKE:就讓我們一覽隨卡附屬的組件和說明書吧。

SNAKE:有別於HAWK說明書上的戰機改為美軍的F-35戰機 並且令人在意的是Lightning字樣....
這張不是R7970 PE 3GD5 BE嗎?!


SNAKE:經過查證這一張卡確實是Lightning版本包裝在R7970 PE 3GD5 BE的盒子內販售
所以連說明書里都有提到Lightning才有的鋼鐵之心外掛模組。

SNAKE:附屬一張經過MSI授權通過多項榮譽驗證的獎狀【是想提高勸敗價值嗎XD】



SNAKE:DVI轉HDMI接頭 比較好奇的是居然出現久違的ATi字樣 真是令人懷念那個ATi沒被AMD收購的時代。


SNAKE:MINI DP轉DP接頭


SNAKE:CF交火橋接線

SNAKE:3條電壓檢測線

SNAKE:2條6PIN轉8PIN電源線


SNAKE:準備進入顯卡本體介紹!


SNAEK:和HAWK版一樣雖然都是刀鋒扇散熱器但是R7970 PE 3GD5 BE體積更大而且
利於導流的散熱孔變得較多。

SNAKE:不過可惜的是風扇沒有什麽LOGO貼紙是光禿禿一片。

SNAKE:TwinFrozr字樣也比HAWK來的大些


SNAEK:和HAWK一樣這款顯卡同樣採用5熱管散熱並且由於卡身較長熱管長度變得很壯觀!

SNAKE:不過除此之外外露的風扇線材比較不美觀外還會影響一些機箱顯卡區塊長度剛好差不多的玩家造成
安裝困擾,所以一定要選擇更大的機箱來便於安裝。至於顯卡長度後面會多加敘述。

SNAKE:採用8+8PIN的電源設計!

SNAKE:和HAWK不同的是雖然也有3個電壓檢測接口但是位於側面。不變的是更加厚實的防變形鋼條一直延伸到後方擋板鎖死固定!

SNAKE:具有可CF交火的接口。

SNAKE:有點誇張的強化背板和HAWK一樣有髮絲紋設計不過比較淡,經典的鋼鐵之心外掛模組是爲了強化因超頻帶來的龐大電耗設計。更加穩定顯卡外也增添不少魅力。

SNAKE:幫助顯卡電感 電容散熱的開孔,在通電的情況下還會散發出耀眼的藍光!稍後再實際上機測試時會演示給大家!

SNAKE:鋼鐵之心特寫。

SNAKE:底部輸出界面有2個DVI以及4個DP接口為組件3屏幕或者多屏幕立下良好基礎。而且DVI接頭
居然還採用鍍金設計想必抗氧化程度會更加強化。

SNAKE:之前提到的SSC黃金電感以及 在強光的照射下十分明顯,可惜因為保固原因不能拆開風扇給大家看透透。

SNAKE:其它元件也十分不賴,誠意十足。
【雙卡對比部份】

SNAKE:開完前面2卡我們就來實際對比一下吧,可以看到在體積上HAWK已經稱得上是大塊頭了但是7970PE
可以說是巨無霸中的戰鬥機XD 機箱沒有三兩三可是對付不了的!


SNAKE:HAWK加上散熱器長度約26.4CM 最好機箱有超過28CM的顯卡安裝空間。

SNAKE:7970PE則是可怕的29.8CM 若是加上外露的電線應該就是官方的30.5CM
最好選擇是擁有32CM以上顯卡安裝空間的機箱為佳!
【終於我們的濕內褲大叔終於按耐不住了......】

SNAKE:噢噢噢噢!終於可以擁有究極的Metal Gear了

【謎之音:好孩子千萬不要這樣使用顯示卡.........


SNAKE:擁有著至高火力的Metal Gear!

SNAKE:擁有絕對防禦力的Metal Gear!!

【正當濕內褲大叔陶醉歡樂時卻有人打擾!】

謎之音:喂~~~~孩子
SNAKE:蛤?!

瑞奇小隊隊員 喬治:不是還要實機測試嗎....你怎麼這樣使用顯示卡...
SNAKE:....................失態
【其實濕內褲大叔有著一顆赤子之心......超誤+2】

SNAKE:那麼諸君!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實機測試的環節吧!

【我說濕內褲大叔...最好是NV的卡可以和AMD的卡交火或SLI啦


SNAKE:在一般低載狀態位於7970PE背板鏤空的部份只會有一個藍色LED發光用於提示
已經進入通電狀態。

SNAKE:此外不論是HAWK還是7970PE在刀鋒扇內都有小型LED藍光模組在通電後都會發出幽幽藍光十分漂亮
有側透機箱的朋友用起來一定很酷>w<


SNAEK:而在遊戲或者高負載狀態時7970BE的背板LED模組會依照負載至的不同改變LED燈的顯示數量!
十分明確的指示外也十分絢麗

【實機測試環節】

本次使用的測試平臺為筆者哭哭喵的貧弱PC


MSI GTX760 HAWK GPU-Z規格

MSI R7970PE GPU-Z規格

HAWK的3DMARK11 P模式跑分

7970PE的3DMARK11 P模式跑分

HAWK的3DMARK11 X模式跑分

7970PE的3DMARK11 X模式跑分

HAWK 3DMARK2013 跑分

7970PE 3DMARK2013 跑分
【實機遊戲測試】
【戰地4】


採用1600X900全開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

關卡選擇為颶風攔截 新加坡關卡
【HAWK 成績】



約在44~53針浮動
【7970PE 成績】




約49~59針浮動
【地鐵最後曙光】


採用畫質全開 1600X900 測試場景3回合
【HAWK 成績】

3回合RUN

最後一回合RUN
【7970PE 成績】


3回合RUN

最後一回合RUN
【黑手黨2】

畫質全開 1600X900 關閉垂直同步和物理加速
【HAWK 成績】

【7970PE成績】

【正當防衛2】


畫質全開 1600X900 關閉垂直同步
關卡選擇水泥叢林

【HAWK 成績】

【7970PE 成績】



【溫度簡單測試 因為時間關係沒有長時間燒機跑甜甜圈,改成地鐵RUN3回合之負載溫度】
【HAWK 溫度】

【7970PE 溫度】

-------------------------------------【總結】-------------------------------------
HAWK和7970BE都是很不錯的顯示卡 在用料和穩定度上都十分的傑出甚至到達誇張的等級 HAWK因為已經超頻過的關係性能會比GTX760 GAMING版要強一些,大約是R9 280的等級
以跑分來說7970PE會比HAWK要強一些但是在實際遊戲時差距不會很大而且甚至有時會被HAWK反超
的情況。不過若是的分辨率提高到1980X1080以上7970的GDDR5 3G顯存記憶體才會更顯優勢吧。對比目前
炙手可熱的280X 在價格上7970PE算是頗為實惠【雖然之前有過7990元的甜蜜跳水價】不過現在280X已經全台缺貨也不失是個好選擇!
在散熱係數上7970BE更加的涼快些但是2卡表現皆佳 不到50度的低溫可能是因為冬季外加裸機的關係
推算到夏季大概也就60出頭的溫度。
此外這張7970PE也將作為我下一張痛顯卡的基礎
最終樣式大概和之前改造的650Ti Boost差不多吧


這一次辛苦濕內褲大叔來為我們做這麼豐富的開箱文主持 【當然還有辛苦撰寫的筆者哭哭喵XD】

SNAKE:專業的開箱文由我SNAKE主持准沒錯!感謝大家的捧場!我們下次見


喬治:喂.......下一次不是輪到我開箱嗎?
濕內褲:.........................................................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