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開箱&測試] 技嘉 GTX560Ti 威風 超頻極限板



技嘉SOC系列(全名為Super Over Clock)為對超級玩家市場的產品線,這次搭配NVidia GF114(GTX 560Ti)一開賣就直接出最高超頻版本,看來這次技嘉動作非常的快,而本來的WinfForce的中文為風之力,現在已經改名為威風版本了,並且也有分為四種等級的威風版本,可以從顏色(藍→黃→橘→紅)跟圖案的風扇多寡(前二為雙風扇、後二為三風扇)判斷,並且有的搭配Vapor Chamber(均熱板),以及不同的Inclined Fin(鰭片熱流風向)設計,那我們來看看這款橘威風SOC如何吧。

基本資料
核心時脈/處理器時脈:1000 MHz/2000 MHz (公板時脈:822MHz/1644 MHz)
記憶體時脈:GDDR5 4580 MHz (公板時脈:GDDR5 4000MHz)
輸出訊號源:Mini HDMI,DVI-I*2
風扇數/大小:兩顆直徑8公分EBR承軸風扇
熱導管:四根直徑6mm熱導管
核心供電相位:6相採用1H2L MosFet
記憶體供電相位:1相採用1H2L MosFet
幾Pin供電:雙PCI-E 6 Pin
佔幾Slot大小:兩
附件:DVI轉D-Sub,Mini HDMI to HDMI線,雙四Pin轉單六Pin供電線*2


▼橘色威風版本為雙風扇左右AirFlow設計



首先先看PCB上的設計
▼正面PCB LayOut可看出為正面為全日系固態電容並且MosFet都有完全覆蓋散熱晶片


▼背面四顆彈簧螺絲鎖以及為玩家等級設計的顯卡也有測電壓點在薄膜大電容上方PCB最上面那


▼全封閉式的Choke,全日系固態電容


▼供電為6+1相,六相提供給GPU一相為Memory供電,MosFet均為一高兩低全覆蓋的散熱晶體也貼上口香糖散熱膏


▼六+六、雙六Pin電源供應,為向上開頭


▼背板可以看出有一顆NEC的Proadlizer Film 電容,薄式電容特性就是低ESL/ESR,可以看技嘉的SOC系列看到均有搭配此電容


▼背板鎖孔都有黏上防ARS塑膠墊片,並且現在幾乎中高階顯卡都會配的鉭質電容


▼看起來是4Pin的PWM插頭,不過並非為PWM風扇為3Pin+3Pin並聯為4Pin並且由IC晶片調控風扇轉速


▼GTX560 Ti為GF114晶片當然還是TSMC代工的MIT


▼記憶體為三星GDDR5 K4G10325FE-HC04


▼I/O Port為:Mini HDMI,DVI-I*2



接下來看風扇設計
▼風罩感覺有點像蝴蝶並且風扇為左右導流設計


▼左右導流的角度不會很大並且壓在2 SLOT厚度下


▼左邊風扇


▼右邊風扇


▼風扇直徑約8公分,可以看出是使用EBR承軸的風扇有效壽命約三萬小時萬小時


▼散熱晶體為四根6mm直徑的熱導管,為左右導流的鰭片設計


▼散熱鰭片約0.4mm厚,並且跟底座的熱導管也有接合導熱


▼每根熱導管跟散熱鰭片都非百分之百密合的設計


▼左右Anti-turbulence Inclined Fins防亂流鰭片設計



▼散熱導跟底座的接觸也滿OK的


▼純銅底座接觸


▼純銅的底座不夠GPU DIE的寬度,所以有加片金屬片使DIE完全覆蓋到



以上是整張卡的拆解,接下來看看相關測試
中央處理器:Intel I5-750 OC 3.6G
主機板:Asus P7P55D
記憶體:正創見 DDR3-1333 2G*2 & 金士頓 T1 DDR3-1600 2G*2
顯示卡:技嘉 GTX560 Ti GDDR5 1G SOC 威風版本
硬碟:WD 1T EASL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M12D 650W
機殼:ThermalTake V4 Black
CPU散熱器:ThermalTake Jing
前置進氣風扇:EnerMax Apollish 12cm
前置出氣風扇:EnerMax 靜蝠 12cm
作業系統:Windows 7 64位元旗艦版
▼GPU-Z資料



測試軟體:
1. 3D Mark06 - DX9
2. 3D Mark11 - DX11
3. Aliens vs. Predator(異形戰場) - DX11
4. Resident Evil 5(惡靈古堡5) - DX9 & DX10
5. DEVIL MAY CRY 4(惡魔獵人4) - DX9 & DX10
6. Final Fantasy XIV(太空戰士14) - DX9
7. Unigine Heaven 2.1 - DX11
8. Street Fight 4(快打旋風4) - DX9
9. Dirt2 - DX11


測試一:3D Mark06 - DirextX 9
▼預設模式(解析度:1280*1024、無反鋸齒、無反線性)

SM2.0得分:8913
HDR/SM3.0得分:11896
CPU 得分:5575
總分:23019

▼特效全開(解析度:1680*1050、8X反鋸齒、16X反線性)

SM2.0得分:8187
HDR/SM3.0得分:7154
CPU 得分:5533
總分:18126

▼測試一:3D Mark06總圖表:



測試二:3D Mark11 - DirextX 11
▼E模式測試,分數為E7589


▼P模式測試,分數為P4949


▼X模式測試,分數為X1686


▼測試二:3D Mark11總圖表:



測試三:Aliens vs. Predator(異形戰場) - Direct 11
Resolution: 1680 x 1050
Texture Quality: 2
Shadow Quality: 3
Anisotropic Filtering: 16
SSAO: ON
Vertical Sync: OFF
DX11 Tessellation: ON
DX11 Advanced Shadows: ON
DX11 MSAA Samples: 1

Benchmark Summary:
Number of frames: 6379
Average Frame Time: 16.4ms
Average FPS: 60.9

▼測試三:Aliens vs. Predator(異形戰場)總圖表:



測試四:Resident Evil 5(惡靈古堡5)-DirectX 9 & DirectX10
▼特效圖全開



▼DirectX 9特效全開,判定等級S、平均張數126.6


▼DirectX 10特效全開,判定等級S、平均張數126.2


▼測試四:Resident Evil 5(惡靈古堡5)總圖表:



測試五:DEVIL MAY CRY 4(惡魔獵人4)- DirectX 9 & DirectX10
▼ 特效一:預設


▼ 特效二:全開


▼DirectX 9特效一:預設,測試結果

第一場景:438.13
第二場景:400.45
第三場景:387.89
第四場景:334.56
平均張數:401.50
測試等級:S

▼DirectX 9特效二:全開,測試結果

第一場景:230.29
第二場景:171.63
第三場景:285.61
第四場景:170.33
平均張數:214.47
測試等級:S

▼DirectX 10特效一:預設,測試結果

第一場景:392.06
第二場景:352.83
第三場景:390.26
第四場景:356.03
平均張數:372.80
測試等級:S

▼DirectX 10特效二:全開,測試結果

第一場景:231.00
第二場景:166.09
第三場景:254.82
第四場景:179.11
平均張數:207.76
測試等級:S

▼測試五:DEVIL MAY CRY 4(惡魔獵人4)總圖表:



測試六:Final Fantasy XIV(太空戰士14) - DirectX 9
▼特效低解析度1280*720


▼測試結果

SCORE:6527
LOAD TIME:11763 ms

▼特效高解析度1920*1080


▼測試結果

SCORE:4824
LOAD TIME:10326ms

▼測試六:Final Fantasy XIV(太空戰士14)總圖表:



測試七:Unigine Heaven 2.1 - DirectX 11
▼DirectX 11特效全開(Tessellation開到Extreme,解析度1080P)

平均張數:27.6
得分:696
最低張數:6.4
最高張數:61.8

▼測試七:Unigine Heaven 2.1總圖表:



測試八:Street Fight 4(快打旋風4) - DirectX 9
▼特效圖:全開



▼測試結果

得分:14324
平均張數:212.49

▼測試八:Street Fight 4(快打旋風4)總圖表:



測試九:Dirt2 - DX11
▼特效圖:全開



▼測試結果

總張數:29765
平均張數:124
最低張數:79.1

▼測試九:Dirt2總圖表:



耗電測試
耗電測試拿勾錶勾勾12V的部分給大家做個單卡參考,這次只拿了一條雙4P轉單6PIN的轉接線來勾了,另一條勾六P線上的三條12V,因為一條轉線不見了
▼整機


待機:顯卡6Pin拉出00.11、00.07、00.22、00.23、00.20,主機板上的兩條12V為1.6、1.85,一共約4.48A大約為53.76W

燒機GPU 100%滿載:顯卡6Pin拉出2.05、1.27、4.0、3.9、4,主機板上的兩條12V為3.65、4.0,一共約22.87A大約為274.44W


FurMark燒機測試
▼待機時約為40度上下,燒機十分鐘約在94度下



總結:
這次技嘉很快速的一開始就出極限超頻版本SOC系列,看來技嘉對於顯示卡這塊有要努力耕耘的意圖,不過這款風扇沒想之前450、460藍標風之力來的靜音,或許拉的頻率真的太高,噪音表現只能說普普,而560的部分這次也是來勢洶洶,在開高特效和AA、AF降低的幅度也改善了不少,八千左右的價位帶應該算是滿不錯的價位設定,以上就這樣另外要提的就是這次技嘉也出了超頻與監控用的軟體,下次我再補說明。


2011-01-26 5:38 發佈

vic81324 wrote:
技嘉SOC系列(全名...(恕刪)


直接推SOC板會不會太誇張!!!

我覺得這篇文章應該要找6950 6970
之類的來測一下

不然這樣也看不出所以然....
也無3DMARK VANTAGE

willexander8 wrote:
直接推SOC板會不會...(恕刪)


XD其實我一直以來都不測3D V的~"~
雖然我有序號Orz不過因為習慣問題所以就都不測了

寫比較文之前寫過幾次每次都很累
光是單一卡就快累死了來個更多卡會慘
而且寫比較文真的是....吃力不討好,也容易會被冠上帽子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 選擇產品:擇你所想要的優點,犧牲掉你不在意的缺點。 只有你不適合的產品,沒有不好的產品。
看來560效能沒提升很多
耗電量反而比460更多
但溫度有比較低些
但這是500 Series
目前唯一支援DTS-HD、Dolby TrueHD音效的卡了
1G時脈這麼吃電?要274W比570還威
這次技嘉直接推核心時脈1Ghz了
應該短時間內其他廠很難超越
請不要用鍵盤開車/騎車。用台灣輪走台灣路
Sorry忘了說明一下這次拉表這次
包含了主機板的12V主機板上不只有顯卡吃12v
還有其他裝置也靠主機板的12V供電
所以拉表的結果只會高估不會低估也不算是單顯卡的最正確耗電
實際上會大一點點但是會是最接近顯卡耗電的測試

而一般我們看到的顯卡標示的TDP是所謂的熱供耗
他也不是標示耗電的實際量
但也是會滿接近的就是了

460的TDP是151W
560的TDP是175W
570的TDP是210W左右
以上均為公版預設頻率的標示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 選擇產品:擇你所想要的優點,犧牲掉你不在意的缺點。 只有你不適合的產品,沒有不好的產品。
另外我是覺得560跟460測試出來的效能
其實是完全不同檔次的

這次560並非取代460而推出的
所以也不用太期待460會因為560而降價
反之對手69XX系列則可以觀望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產品, 選擇產品:擇你所想要的優點,犧牲掉你不在意的缺點。 只有你不適合的產品,沒有不好的產品。

vic81324 wrote:
XD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恕刪)


辛苦樓主囉
感謝詳細開箱^^

辛苦做比較文還被冠帽子
心情一定五味雜陳
加油呢
還有很多像我一樣不專業的人想看熱心的樓主們的專業開箱啦
感恩喔
一值有再觀察這張卡
但是目前 配備
AMD 1090T OC-4G
技嘉870-USB3A
HDD*2 SSD*1
500W 金蝶金牌

不知道搭配N牌560ti 這張猛卡 500W金牌砲管夠不夠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